浅析三足结构在古代陶瓷中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1

浅析三足结构在古代陶瓷中的影响

陈曈

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

纵观历史,三足器贯穿了我国从陶器到瓷器的整个发展过程,可以说三足器是中国陶瓷中不可忽略的部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三足器?在中国古代发展史上出现的一种以三足为特征的器形,最早出现在老官台文化并延续至今。材质上有陶器、瓷器和青铜器,早期三足器主要作为饮食器具,后经过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三足器也成为身份阶层的象征。

考古发现,华夏文明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均有三足器物产生,其兼备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不同的时代背景赋予其不同的功能及象征意义,它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我国文化、经济、工艺及审美的变化。三足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陶瓷史发展的缩影,造成的影响宽度较广: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交融中都出现了三足结构的器具,影响时间较长:至今依然有三足结构的陶器器具不断产生。

老官台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有三足钵、三足罐,三足钵又分为侈口类和直口类,这类三足器器身较矮,底附有三个锥状足或扁锥状足,腹部分为深腹和浅腹。三足罐分为有领类和无领类,器身较高,整体呈鹅蛋形或罐形。裴李岗文化中同样也出现了三足钵。仰韶时期更是出现了流传至今的鹰鼎。西周时期的主要炊具陶鬲就是三足器,西周不同时期的鬲也略微不同,前期的裆部较高,还有一些夹角裆,晚期的陶鬲底部与圜底更为相似。三国两晋时期则出现了常见的三足文具砚,值得注意的这时的三足出现了熊足,造型玲珑精致。隋朝的古墓里曾出土了白瓷三足炉,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的制瓷工艺相比之前有了较大的提升。唐三彩三足盘突破了釉色单一的局限性。宋代的瓷器种类繁多,不同窑口各有特点,如汝窑三足樽,耀瓷提梁壶等。辽代的陶瓷器物造型则出现了中原式和契丹式,以出土的金代耀州窑青釉印花三足炉较为著名。元代景德镇的制瓷业有了一定的提升,熟练掌握瓷石和高岭土的使用,降低了器物在烧制过程中的变形几率。呼和浩特市东郊曾出土的元代钧窑的堆花三足炉就可以证明这一时期的工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青花云龙三足炉则是景德镇工艺的展现。清朝的瓷器达到了生产高峰,瓷器的黄金时代由此拉开。清代的瓷器较之前应用更为广泛,因此样式较之前也有所增加。造型方面日用器具大多还是沿用以前的样式,同时兴起了一股仿古风,乾隆、雍正时期对宋代官窑的器物仿制非常成功,相比之下有时难以分辨真伪,其中仿制的各种贯耳瓶、三足洗较为常见。

三足的造型变化与同一时期的工艺掌握、文化发展、经济、宗教等有很大关系,三足元素有缺点同时也有优点。史前陶窑初现时,由于当时人们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局限性,又需要解决器具使用问题,顺应自然的出现了陶器,但这时的陶器不可避免的在结构上有一些缺陷,造成的结果就是陶器的烧成颜色和成品质量不够稳定。三足的出现也是为了解决陶窑自身的缺陷,这时出现的三足较矮,类似支钉或纽一样附在器物底部,烧制过程中支撑在器物底部,在烧制时由于器具底部被架空,减少了低温死角的产生,在保证陶器受热均匀的同时,使陶器有利于接触更多的热量,极大提高了陶器的烧制质量。随着发展三足有了越来越多的样式,有的与器身融为一体,有的是做好器身后再接上三足,可以分为实足和空足,同时又有高矮之分。也是三足器的虚实空间完美结合,在这里三足充分发挥了结构优势。在一定的政治文化及宗教背景下,三足器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一定程度上是阶层的象征。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陶器烧成这项工艺越来越了解,不断对前代的陶窑改进,提高了烧成质量,三足与平底、圈底相比隔热效果更好,视觉效果更佳,三足器除了以上特点,在现代日常使用中由于底部凸起,隔热效果更好,可以省略隔热垫的使用,三足器倾向于实用性还是观赏性也离不开时代背景。

陶器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陶器的出现是顺应自然的,也使得人类定居生活更加稳定,并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直到今天,陶瓷始终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通。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烧制陶器的方法。人类在制作器具的过程中,器形方面经历了从对自然的模仿到自主创造,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制作工艺方面由最早的泥条盘筑到今天的模具成型,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陶瓷的烧制也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由最初的平地堆烧到封泥烧,半地下式的横穴窑和竖穴窑,再到今天的电窑气窑,温度从几百度到今天的1000多度,陶瓷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对古代三足器的研究,不难发现三足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一元素也被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