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王耀

432522198702217399

摘要:现如今,我国交通业发展迅速,道路桥梁施工项目逐渐扩大规模。道路桥梁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许多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工程质量控制效果不佳,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工程质量。因此,文章着重分析我国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引言

道路桥梁建设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它直接决定着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发展速度。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只有道路桥梁安全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1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1.1桥面铺装病害

桥面铺装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桥面开裂(包括轻微裂缝和严重裂缝)、磨损严重、局部坑槽、起皮以及车辙等。桥面的损伤较为普遍,并且成为了影响桥梁使用性、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1.2钢筋腐蚀问题

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钢筋的使用频率往往较高,如果钢筋受到侵蚀,会对道路桥梁的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桥梁施工中,需要采用钢筋和混凝土组合,它的主要作用是承载桥梁的重量。如果钢筋被腐蚀,会对其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的挤压也会使其产生变形现象。随着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某些有毒物质将会引起钢筋的腐蚀,从而对钢筋的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期间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摩擦也将导致钢筋性能稳定性下降,由此使其使用寿命大为缩短。另外,钢筋的质量问题也是导致其腐蚀的主要原因,如果使用的钢筋材质相对劣质,在存放期间,钢筋与空气、水分等会发生腐蚀,从而对桥梁工程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1.3梁式桥梁支座病害

目前桥梁支座病害产生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设计方面:设计过于“粗糙”或纵坡、超高等指标取值偏大,使得支座安装后上下支承面接触不紧密、甚至较大幅度的脱空,导致桥梁支座受力不均匀,积年累月后造成支座损坏。

(2)施工方面:支座上、下支承面施工不规范。没有针对盖梁垫石几何尺寸、标高以及表面平整度等参数进行事先计算与校核,致使盖梁垫石产生几何尺寸偏差、标高不匹配、表面不平整等通病,最终造成支座密贴性差、脱空。

(3)养护方面:支座滚动面、滑动面夹杂异物;桥梁防排水装置存在缺陷,支座处发生渗漏水,致使支座发生锈蚀等运营期相关缺陷,没有及时得到维修处理。

(4)其他方面:桥梁墩(台)不均匀沉降、变位及倾斜。

2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2.1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桥梁施工过程是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综合建设活动,涉及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等多方利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需要结合道路桥梁的这种特点,可能会面临各种在施工控制过程中的风险,努力减少质量安全风险。在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最重要的工序,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最重要的,混凝土的质量对桥梁工程质量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实际施工控制需要对桥梁结构、周围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从材料、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施工材料管理

材料进场之前需要进行抽检,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指标,对整个桥梁施工的基础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抽检过程中发现材料质量问题,要及时予以清退,并做好记录工作,绝不允许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2)人员管理

重视对施工建设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培养,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定期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和考核,培训和考核结果直接与员工的绩效挂钩,通过此方式促进施工人员学习,保证每一道工序都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完善质量管理责任制,严格质量控制,将目标分层细化,落实每一位施工管理人员,实现对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管理。

(3)对违规行为的打击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疏于监管可能导致违规行为的发生。比如,需要建立人事考核制度和处罚制度,责任落实下来,通过处罚约束员工违规行为,避免违法行为。

2.2钢筋腐蚀问题的控制及解决措施

为了防止钢筋材料出现锈蚀现象,应根据各种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首先,针对雨水引起的钢筋腐蚀,应在钢筋混凝土前涂上防腐或镀锌处理,这样可以减少雨水对钢筋的侵蚀;其次,在钢筋原材料的审核方面,检测人员根据钢筋材料的相关检测证书,对实物进行进一步检测与核查,保障钢筋材料实物在型号、尺寸重量等方面与质量检测书上的相关数据一致,同时在数据核实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材料的外观进行相应检测,保障其外观不存在裂痕、锈迹等;再者,在后续的钢筋材料试验工作中,检测人员要根据检测的具体内容选取合适的仪器设备,遵循相关标准文件的要求,对抽样数量严格控制,保障钢筋试验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同时,检测人员要对检测结果认真进行核查,保障后期使用的施工材料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最后,对进场的建筑物料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不符合要求的钢筋材料进入工地。在使用前,还要对钢筋进行仔细的检测,以降低钢筋材料出现腐蚀问题的可能性。

2.3裂缝控制要点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会严重影响整体结构质量,若桥梁结构建设初期出现细小裂缝,在后续运营时间不断延长过程中,裂缝长度将进一步增加,最终形成贯通缝,严重威胁桥梁使用安全性。经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和温度、荷载相关,同时桥梁在预制环节可能因为材料不达标而增加后期发生裂缝的几率,或者可能在运输以及吊装梁体期间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桥体出现裂缝。在道路桥梁施工期间,一旦发现桥体有裂缝存在,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修复和控制,一般可运用以下裂缝修复方法。①直接修复法,具体是将水泥砂浆涂抹在裂缝表面,待砂浆硬化之后再涂刷防腐材料,或者将纤维材料加入裂缝表面,使裂缝提升抗拉强度,以防裂纹继续扩大发展。②结构加固法,若混凝土已经开裂,并对桥梁结构及功能产生影响,可应用喷射混凝土加固、预应力加固、附加支点加固等方法加固结构;注浆填缝密封法,其中,填缝密封法在桥梁裂缝处理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顺着裂缝方向挖槽,在裂缝当中填塞刚性止水材料或者是塑料。而在裂缝已经影响到桥梁结构情况下,往往需要通过注浆法对裂缝进行修补,具体是借助机械设备压力使环氧树脂、聚氨酯充分结合。若在裂缝填补过程中选择水泥胶等类型的胶结材料,这类材料一般在经过一定时间后会硬化,促使混凝土连在一起,形成整体,由此密封裂缝,并可发挥加固作用。③电化学保护法,主要有阴极保护法、碱回收法等电化学防腐措施,原理是借助介质当中的电场电化学作用使混凝土周边环境发生改变,由此保护混凝土,以防钢筋锈蚀。④混凝土置换法,若混凝土存在严重的开裂情况,需及时更换混凝土,即先清除已经破坏的混凝土,随后运用新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以及聚合物等进行施工。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桥梁各类病害问题,加强工程管理,及早发现病害,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从而切实保障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超.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分析[J].居舍,2019(07):121+16.

[2]张德东.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探析[J].居舍,2019(12):126.

[3]文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探讨[J].低碳世界,2016(21):195-196.

[4]朱海.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风,2020(25):94-95.

[5]王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分析[J].居舍,2020(3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