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分析及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分析及优化研究

刘杰

身份证号码:3702811991****7315

摘要:建筑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新技术、新理念的融入,对基础建筑结构及建筑方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装配式建筑因施工便捷化、构件预制化、安装简单化,不仅提高了工程装配质量,还降低了生产污染,策应了国家绿色化、节能化的发展战略,备受建筑工程人员青睐。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当中进行有效的造价管理可以提升其施工质量,也能够进一步保证其经济利润。本文主要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失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能够使其得到优化的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优化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使用预制装配构件进行施工的建筑工程,其工程造价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造价管理工作也需要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对装配式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各阶段具体要求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提升其建设质量。

1装配式建筑相关概述

1.1装配式建筑的含义

装配式建筑在组建过程中,通常是将已经经过加工的预制构件,使用机械吊装以及其他安全有效的方式进行连接,使这些独立的预制构件变成一个整体建筑。整个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前期准备过程、设计过程、生产构件过程、运输过程、施工过程以及后期维护过程等,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相对应的资金成本主要有:设计成本、工程生产构件的成本、运输构件过程中使用的成本、现场安装成本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成本等。

1.2装配式建筑所具有的特点

第一,较高的生产效率。传统的现场浇筑的建筑形式,其整个施工具有复杂性、立体性、交叉性和流水性,同其相比,装配式的预制建筑通常都是对工厂化生产以及机械化吊装方法进行使用。其在对预制构件进行安装时,就和对汽车进行组装一样,主要是将各个预制构件拼接起来,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现场施工工作量。其所具有的特点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安全性和质量都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不仅如此,在建造装配式建筑时,外界的天气以及周围的环境都不会对其产生影响,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同时还能减少整个工程的建造时间。第二,较高的标准。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各部分构件都是由工厂进行生产的,有效预防了因为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施工环境差以及天气等方面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在生产构件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标准,能够使构件的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第三,显著的环保效果。通常情况下,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所需要用到的预制构件大多数都是由工厂进行生产的,因此,在进行工程施工时所使用到的预制构件都是成品,大大地降低了工程施工现场出现扬尘以及噪声污染等问题。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失控的原因分析

(1)概预算编制不合理。在编制概预算时,由于工作人员没有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所以概预算编制会出现不完整、漏项、缺项等问题,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项目的总造价。同时,有些装配式工程造价计算不够精确,存在工程量多报、物资浪费等问题,导致工程造价过高,影响了工程概预算的科学性。此外,在概预算的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没有有效控制成本,导致建设资金配置不合理,使得工程项目的实际费用与预算有很大偏差。(2)结构部件的生产成本较高。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这些预制件生产成本较高,在工程造价中的占比较大。所以,装配式建筑工程很容易因材料市场行情变化而出现造价预算失控、预算超支等问题。(3)缺乏有效管控。一些装配式工程缺乏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管理机制,所以其造价、费用难以得到有效管控,进而导致工程造价预算出现失控、超支等问题。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优化策略

3.1PC构件市场价格信息的完善

装配式建筑大部分使用工厂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及部分现浇相结合。其中工厂预制的构件在整个造价预算中占比较大,故PC构件的价格将直接影响到装配式造价预算的把控,这就要求PC构件市场价格信息要进一步完善。但目前来说,预制构件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不高,PC构件的价格通常包含原材料费用、劳务费、模板费、工厂厂房租赁费用等,这些费用的组成就造成了PC构件价格的不确定。因此,在提出装配式造价预算优化策略时,较重要的是对预制构件市场价格进行深度的把控。对整个行业来说,尽快对预制构件制作统一的市场化标准,统一预制构件的价格组成,同时增加装配式建筑构件价格的动态信息展示。对于企业来说,提高构件的标准化,明确PC构件的价格构成,降低预制构件的价格不确定性。

3.2完善装配式建筑造价计量规范

工程计量计价规范是建筑工程计量的标准化文件。在建造过程中,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混凝土现浇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的构成存在较大的区别,现今的计量计价规范制定的工程量清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列项缺失等。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的计量计价规范。我国目前对装配式的计量等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现有的装配式工程量清单构成,还不够完善。一是装配式较现浇新增部分的完善,例如PC构件计量应由数量、体积、钢筋、坐浆长度、注浆工程量和接头数量、抗剪连接件数量、外墙缝的数量、预制构件外墙交接后塞保温块、外墙防渗聚氯乙烯塑料棒等构成;二是对常规内容,在清单项目中进一步全面描述,明确工程量。通过对计量计价标准规范的完善,满足对于装配式建筑造价把控的需要,实现对装配式计量计价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对促进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打好基础。

3.3选取适用于管理费、规费和利润的费率等

我国大部分的省份对造价组成中的管理费、规费和利润的计算是用一定的基数乘以对应的费率确定的。企业管理费及利润根据各地区规定的费率乘以规定的计价基础得出。其中,管理费的计价基础一般选择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的和,利润则取人、料、机费及管理费的和。规费必须按照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计算,其计算基数往往只包含人工费。在装配式建筑中,材料费通常是指预制构件的价格,经过统计分析,预制构件费用在装配式造价构成中占比40%~80%,其构件材料费不仅有原材料费用,还包含了机械、构件运输、管理费等相应的分摊费用。这就导致了材料费较现浇结构显著增加,由于大部分的人工费用已分摊在预制构件价格中,所以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现场的人工费也会明显减少。因此,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装配率的高低影响着人工费、材料费等的计算基数和费率,因此在预算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调整,选择选取适用于管理费、规费和利润的费率等。

3.4广新型承包模式等加快完善市场化竞争模式

由于装配式建造的不同之处,分阶段管理不仅会造成信息断层,更会加大预算支出。由此,推广应用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积极推动项目全周期总体布局,总体把控,资源整合,减少无必要支出。同时,利用BIM+等信息管理技术,实现装配式建造全生命周期的科学有效管理,既能高效传达信息促进各参与方协作配合,同时降低期间各项支出,达到降低装配式建筑预算这一目的。

结束语

依照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形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因此,以保障施工质量为前提,不断深入完善合理、科学、精准有效的造价预算分析,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装配式建筑的绿色环保、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进一步实现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桂利超.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究[J].散装水泥,2022(02):76-78.

[2]孟洪波.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J].陶瓷,2022(07):186-188.

[3]湛繁荣.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分析[J].居舍,2021(36):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