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曾文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二小学  843400

摘要:小学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因为数学的实际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1.教师对于课堂提问不重视

课堂提问作为问题情境教学的主要方式和组成部分,应当给予重视。但一些教师却对此教学环节并不在意,认为课堂提问就是比普通提问重要一点,特殊一点,因此提问内容过于随意,甚至敷衍。课堂提问内容应在课前认真制定,详尽充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问题,不能不了解情况就自以为的角度进行设计问题。或是设计难度过高问题,让学生难以回答;亦或是难度过低问题,让学生没有思考动力。缺乏有规划、有准备的课堂提问,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也无助于学生水平提高,也挤压了师生有效沟通空间。

2.所问问题太多,过于冗杂

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与上述情况正好相反,反而太过于重视课堂提问,因此使课堂提问变得过于繁多冗杂。如部分教师在上课时,提问数量过多,且有时教师只把问题放出,并不在意学生回答的内容与侧重点。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有限,还未把上个问题答案整理清楚时,教师下个问题便接踵而至。这种提问会逐渐趋于传统课堂教学提问,从而不仅会让学生丧失主动思考性,教师与学生地位重新发生较大差距,甚至会让学生产生一些惧怕课堂提问的心理,从而对课堂提问不再主动,久而久之产生排斥或躲避等行为。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策略

1.运用多种形式创设趣味性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以教师正确指引和帮助下,提升学习水平和学习思维健全。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趣味性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持久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增添多种趣味性情境方式,如趣味游戏,趣味故事等等。如在教授学生一百以内加减法中,教师可让学生扮演超市老板,顾客,供应商等角色,通过一些现实事物商品买卖,加快学生对本课的接受理解以及应用,进行计算思维锻炼。“现阶段超市有85元本金,现要进货一批价值25元的茶叶。与此同时,一位顾客购买了30元的水果蔬菜。那么同学们请思考,超市还剩多少本金?”通过这样的小游戏,让学生设身处地将自己带入超市老板身份当中,不仅结合了实际生活,也有助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因势利导地表明本课知识点以及核心知识,从而事半功倍,提升教学活动效率。

2.通过合作形式创设教学问题情境

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班级依旧学生众多,教师无法一一照顾到所有学生,只得照顾到大部分学生。且大部分学生也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或思想,因此会出现传统教学无法真正惠及到学生,成绩优异学生与成绩较差学生差距越来越大,产生学习成绩呈两极分化等弊端。因此需开展合作形式创设教学问题情境,优化以上问题,同样,教师也应对所在班级的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了解,运用合理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解决。合作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将同桌为一组,或三人四人为一组,设立带头人,进行数学问题研讨,从而解决教师所布置的课堂问题或其他数学任务,如统计一课中,教师可以以全年纪学生为背景,通过多媒体为媒介,向同学展示各个班学生喜爱的水果,由此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哪个水果最受欢迎,同学们有没有哪些爱吃的水果呢?”通过这些需团体小组型问题,让学生不仅可以解决知识点相关问题,还可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友谊。

3.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问题情境

根据我国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提倡下,教育教学所依据的内容愈发贴近实际生活。因此,小学数学也在各个方面逐渐贴近实际生活,如例题习题,一些知识点涉及实例等等。在问题教学情境下,实际生活贴合也比较重要,因问题情境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原因,教师也需要对一些问题贴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如《球》一课中,教师先运用现实生活中球类物体进行提问,让学生回答,拉近学生对球的认知,例如足球,排球,乒乓球等等。随即在以与球相近,圆的知识为铺垫,教授学生球的知识。并利用实际生活为原型进行试题推出,让学生进行解答。如:现学校新近一批乒乓球,8个乒乓球装满一盒,球的半径是多少厘米?等问题,让学生解答,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的无处不在。在问题情境教学中,情境和实际生活相辅相成,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搭配实际生活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此举不仅是在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加深记忆,也在为教师教学知识储备提供更多素材。

4.完善分析激励策略的现

实效果,切实地优化激励策略激励策略虽然能够给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带来较为良好的效果,但是激励策略在教学课堂当中也不能频繁使用,要想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激励策略的效果,那么就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在具体的应用中,教师一定要了解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处于哪个学习层次,采用相应的激励方式,并观察学生在受到激励之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成绩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应用了激励策略之后所需要具体了解的信息,对这些效果进行分析之后,就能够切实地对于课堂所采取的激励策略进行更加合理的优化。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节知识的过程中,教学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有限,因此会有许多学生很难通过直接观察的形式来准确地找到对于某一个立体图形在不同角度所展现出来的平面图。在这样的现实情况面前,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室当中现有的一些物体来帮助学生进行立体模型的实际搭建。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的搭建过程中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搭建,从而帮助学生对于立体图形产生更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模型的搭建,使得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出激励策略的正面效果。

结束语

作为新课表与素质教育都在倡导的教学模式,问题情境教学是在不断践行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共同创建一个趋于理想共赢的课堂内外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可更好地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把控,也可减轻教学负担。对于学生,也可刺激他们学习兴趣,提升灵活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创设符合当前所教授班级身心发展规律的课堂设计,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结合,为学生创设贴近实际生活,并富有一定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尽可能地因材施教,照顾到每个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提高,学习思维策略构筑搭建完善,教师教学经验逐渐提升,形成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文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林妙.主题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技巧分析[J].教师,2019(33):68-69.

[3]安丹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导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4]李冉冉.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6.

[5]杨克勤.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J].新课程,2020(48):98.

[6]余跃水.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文渊(高中版),2020(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