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探析

周姗姗,王珮

德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公路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公路工程在使用中,路基路面沉降段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降低公路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为了提高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水平,文章分析了引发沉降的原因,然后重点针对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总结说明,最后提出优化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一些建议。希望通过分析有助于加深公路工程工作者对公路沉降段施工技术要点的认识,提升实际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公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技术质量

引言

公路建设是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推进标志,结合城市发展布局、公路交通状况等,打造纵深化交通格局,增强城际之间的交流力度。公路项目规划建设具有跨度大、专业复杂、周期性长的特征,公路施工极易受到内外界因素的干扰,阻缓工程建设进度及质量。其中沉降路段是公路施工中的重要阻碍因素,地质沉降产生的应力作用到公路建筑结构中,易令主体结构产生断裂风险。生态地质自然沉降产生的不可规避性,对工程设计规划及施工提出诸多诉求。对此,公路建设中,应结合地质变迁规律,合理、规范设计工程施工参数,做到设计与施工对接、建设与管理互补,规避内外部影响因素,增强公路结构的使用寿命。

1公路工程沉降及其危害

沉降是公路工程中十分常见的问题,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基础结构出现变形、开裂等问题,对公路工程以及交通安全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现如今车辆保有量不断增多,出行频率加大,导致公路需要承受更多的荷载,如果公路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会严重损害公路运营情况。公路不均匀沉降是缓慢发展的过程,在日常运行中很难及时发现沉降现象,其产生的影响也不容易被察觉。但是在后续工程应用中,蠕变现象会严重影响工程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如果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车辆容易发生跳车等现象,降低行车舒适性,甚至引发交通安全事故,产生严重的损失和社会影响。如果相关部门没有及时解决长期运营中的公路沉降问题,还会导致公路的使用寿命缩短,项目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大打折扣。为此,无论是施工部门、交通部门还是民众都应当加强重视公路的沉降问题,加大对该问题的关注力度。工程管理人员应明确公路建设标准,科学地规划设计,严格落实施工工艺流程,尽可能地降低公路发生沉降问题的概率,提高公路使用安全性。

2道桥工程路基路面沉降的原因

2.1台背路基压实度未达到标准要求

任何道桥工程均需进行台背填土处理,这也是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但结合现状来看,台背路基是否具有一定的压实度,直接关系到施工所使用的材料、设备和操作步骤,任何一个步骤的失误都会增加沉降风险,加之车辆长时间对路基路面的碾压,也会影响路基的平整性,从而造成沉降差异,影响路面的使用效果。

2.2路基材料因素导致路基沉降

项目团队在设计的时候应选用承载性能较好的材料作为路基施工材料,可很多项目单位出于控制成本、降低施工难度的目的,往往没有严格依照标准挑选路基材料,致使施工时使用的很多材料根本不能满足设计标准。若是施工使用的压实材料性能不符合设计规定,同样会导致路基后期出现沉降,例如,若是项目单位选用了淤泥、冻土、含有垃圾与腐殖质的土体等作为施工材料,极易导致路基填筑结束后局部产生沉降变形,严重降低了公路质量。

3公路路基沉降施工控制

3.1公路路基沉降控制技术

1)沉降量与精度:通常路基的沉降量会受到精度的影响,随着观测沉降精度的提升,路基的最终沉降值也会所有降低。施工人员在压实路基的时候,随着路基高度的提升,沉降量会被适当削弱,从而其观测精度也会大大提升。后期填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挑选厚1~2mm的路基开展二等水位测量,并用所得结果绘制成水位曲线图。施工结束后,每隔7~10d还要定期观测路基的沉降变化,以此估算其后期可能出现的沉降量。2)实时观察沉降发生的频率:通常,施工人员可以先选取出特定的软土路基,实时观察该路基的沉降情况,将所得结果制成变化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测算。

3.2公路地基施工技术

公路建设期间,应探查地基软土层深度,结合结构后期应用模式,设定地基的回填及加固方法,保证基础结构的稳定性,规避桥台位移、错台现象。针对高寒地区冻土路基进行施工时,由于土质、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问题,需采用通风路基施工技术。高寒地区冻土路径受到含冰指标的差异呈现不同地质属性,通风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采取隔温、保温等措施,规避冻土对公路结构产生的冻害及侵袭影响,令路基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具备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特征。现场施工时,先利用压路机设备在路堤基地区域进行压实施工处理,通风管施工时需架构过渡层,过渡层材料多以碎石为主,起到结构支撑与防护隔离的作用,避免在夏季冻土层内部冰融化对通风管道产生侵蚀硬性。最后,对公路进行基层施工处理,提高路基的密实度。如果施工区域属于高含冰路段,应采用换填施工方法,利用低含冰土质替代高含冰土质,增加压实指标,提高公路路基的压实度。

3.3严格把控填料质量

第一,设计阶段对公路施工区域、环境等综合考虑,通过深入分析地质、水文、气候等勘查资料筛选填筑所用材料。当前砂砾、碎石等都是承载力强、渗透性好的常用的填料,在提高公路基础稳定性方面有着良好效果。新型泡沫混凝土等材料比传统材料更加轻盈,承载力更高,逐渐广泛地应用于公路填筑当中。第二,根据工程施工进度严格控制材料采购时间和入场时间,采购部门加强审查材料供应商资质,通过正规途径购买材料,确保材料质量达标。第三,质检人员对进场前的填料通过抽样检测确定其各项参数是否达到标准规范要求,严禁不合格品进入现场。保管人员合理保存合格的填料,并且严格控制填料的使用。

3.4路基路面排水技术

路基的稳定性、承载力与降水密不可分,要保证路基路面的均匀性,就要重视排水施工。结合目前的情况,必须加强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为排水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也是提高排水效果的关键。通过对沟渠进行二次加固,可以有效保护路基路面,减少积水对路基路面造成的不利影响,从根本上降低路面沉降风险。为有效提高路基路面排水效果,采用排水加固方法必须具备较强的承载力,排水设施建设时可设置排水管,利用混凝土预制板进行加固。此外,应合理控制沟渠和管道长度,在建设排水设施前应综合分析土壤环境和水域质量,以保证方案的科学性。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沉降段易引发桥头跳车现象,不利于车辆的安全通行和公路的正常运营,在工程施工中须提高公路沉降段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作为施工单位,须意识到公路沉降段路基路面高质量施工的意义,从结构优化、填料质量控制和规范压实等方面着手,建设稳定可靠的公路沉降段,最大限度减少差异沉降,维持沉降段的平整性与稳定性。希望该文对公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工艺的分析能为相关行业研究、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寅生.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建筑与预算,2022(5):74-76.

[2]张磊.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与建设,2022,36(1):169-171.

[3]许灿灿,张宏凯.探究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居业,2021(10):134-135.

[4]黄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1(10):273-274.

[5]蒋冠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技术分析[J].居舍,2021(2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