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与工程安全人才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2
/ 1

工程安全与工程安全人才培养

王赫

身份证号:150428199109231518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工程系统中的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之一就是工程安全问题,工程安全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就工程安全与工程安全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工程安全教育的现状;最后阐述了改革工程安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工程安全;人才培养;工程安全事故

在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通过工程这项创造人工物品的活动已经成为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很多的工程中都存在着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造成的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更严重的是,随着机械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工程越来越复杂化和大型化,因此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1工程安全教育的现状

1.1培养目标不明确

我国的一些高校在1980年以后就陆陆续续的考试在学校开展工程安全的专业,培养工程安全人才,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培养的工程安全人才不管是在他们掌握的技术上还是人才培养的数量上都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当今大规模工程实施的需要。现在的工程规模巨大,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众多,只懂工程技术或者只懂工程安全满足不了社会上对人才的需要,市场需要既有高超的工程技术又有很强的工程安全的复合型人才。但是,我国的高校在培养人才的结构上就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没有把技术和安全放在一个标准下去培养,这正是我国工程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1.2现代安全科学教育不到位

在我国工科院校,正是由于没有将其学生同时作为工程安全人才培养,在对其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只重视相应专业技术的教育,缺乏现代安全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举一个现实的例子,我国大多数的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所有的几十门的课程学习中,除了一些必须要学习的政治理论课,别的课程都是专业课的内容,根本就没有涉及到安全方面的内容的讲授,更别提一些其他的人文课程。这就必然造成我国现有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不懂安全、所设计的产品存在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根本原因,这与工程的本质安全观是背道而驰的。

2改革工程安全教育的策略

2.1科学构建工程安全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国在培养工程安全人才的问题上在结构层面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重新的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改变以往对工程人才的培养只重视技术不重视安全的做法,树立技术和安全的缺一不可的培养理念,在这一培养理念下,构建新的工程安全人才的培养的新模式,在国家层面上,主要是加强工程安全人才培养的宏观管理和引导,而这种管理和引导的基本思路是:制订科学的评估标准—推行可信的社会评估-引导学校的人才培养。在此思路中,制订科学的工程人才评估标准是关键。

2.2大力创新工程安全人才的培养内容

针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专业面向狭窄,课程体系陈旧,知识结构单一,从安全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增加有关工程安全科学程安全技术、工程安全伦理和工程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以培养学生树立现代工程安全科学观,掌握相关专业的工程安全技术,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在学生的头脑中明确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是对整个社会的安全有重大的影响的,一定要树立工程安全的意识,空有技术不重视安全的工程项目还不如只是一张设计废纸。学会用现代安全管理的知识来管理现代工程的实施。其二是更新各课程的知识模块。学生使用的教材是教师传授工程安全知识的载体,因此,教材编写的质量对学生的培养十分的重要,很多的教材重视理论知识,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却很少涉及,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工程安全知识的,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要加入工程专家的意见,这些专家在工程项目中街垒了很多的经验,可以作为案例体现在教材中。

2.3积极改革工程安全人才的培养方法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21世纪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工程人才培养方法的改革,而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使得这种改革更趋紧迫。要大力加强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体的途径有:高校要发挥自己培养人才的优势和用人企业建立长时间的合作机制,鼓励任课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合理的利用企业优势现场为学生讲解,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多渠道促进学生接受知识,也要利用现在发达的互联网,从网络信息平台获取更多的别的国家的先进的培养人才的经验,应用到我国对工程安全人才的培养上。

参考文献

[1]陈浩然.对当前安全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6(S1).

[3]陈晶.企业要传好安全人才培养“接力棒”[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7(6).

[4]师皓宇,邹光华,马尚权.面向安全行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