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语语音学习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2
/ 2

浅谈外语语音学习的重要性

王金国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8000

摘要: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在,语音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本文分析了语音能力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学生应在四个方面加强外语语音能力培养。

关键词:学生  外语 语音  培养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在,语音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为了促使第二语言语音教学取得更好效果,授课教师不光要从语言学和语法等角度阐明目标语言语音的特点,更应当从现代教育理论的角度探寻第二语言语音方面的认识和授课逻辑。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设计必须充分注意学习的条件,其中包括学习者自身的条件以及外部条件,而这些条件又取决于他们所学的内容。为了有效地获得学习结果,首先需要确定学习者所从事的特定学习任务的学习结果类别。一旦实现了这一点,可以采取一些步骤,找出哪些内部条件可以应用于学习任务,然后安排外部条件以获得预期结果。”

由此可见,分析学习任务的内部和外部有效条件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首先从语言能力方面来分析。邹为诚认为语言能力就是一个语言的知识体系,该体系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知识、语体知识、文化知识、百科知识等要素。戴曼纯把语言能力分为知识和技能两个主要成分。语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语用知识、交际策略等知识;语言技能部分(听说读写等)是融合语音、语法、语用等知识为一体的实际操作技能。两位学者都赞成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一部分。笔者认为语言知识不是语言能力的全部,仅仅了解语言知识无法进行有效的交际。因此,语言能力还应包括具体的语言操作技能,诸如听、说、读、写。因此,外语能力应当包括外语知识和具体的外语技能两个主要部分。

人们普遍认为,语音识别能力直接影响发音能力。诚然,语言首先是以声音来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对母语来说,我们学习的时候往往先从拼音字母开始,学一种外语也同样应从语音着手,学习语音是学习一门外语的基础。正如索绪尔所说,人体之有发音器官是为了说话,正如双腿是为了行走一样。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学生尽管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牢固的语法基础,有一定的读写功底,但听不懂外国人讲的英语,而自己讲出来的英语谁都听不懂,听说、交流能力很差,造成“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由于他们在平时的外语学习中不怎么使用自己的发音器官,即使学习多年,仍不能达到解决基本交流的目的。

然而,识别声音的能力和发音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能够听到声音并不一定意味着能够正确发音。此外,人们识别声音的能力已经退化到一岁时只能分辨母语的音素。从那时起,虽然识别声音的能力略有恢复,但仍然很差。然而,第二语言学习者主要是成年人,他们听和区分声音的能力严重下降。外语语音感知和外语发音语音学研究。外语语音能力研究不能仅仅针对中国学习者错误发音进行声学语音学上的描述。声学语音学本质上是针对外语语音实际产出的表象描述。毫无疑问,表象描述对外语语音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声学语音学上的描述归根结底未能解释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中国学习者外语错误发音在发音语言学上的表现如何?中国学习者对外语语音在感知语言学上的表现又怎么样?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研究者的注意和探讨。

此外,外语语音能力与外语听力、阅读关联研究。前文已经指出外语语音能力与听力、阅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今后国内二语习得研究者,尤其是外语界的研究者应该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使得外语语音能力研究更好地为中国外语学习者整体语言能力的提高服务。语言研究离不开脑科学的发展,外语语音能力的研究更是如此。传统的外语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由于教学形式呆板,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往往主动性较差,学习效率欠佳。语音室的录像设备,具有声、色、光、图俱佳的特点。利用语音室设备,可以将有关教学内容绘制成有情节、景物、人物及有光、有色的画面,给学生展示出生动而逼真的外语活动环境。学生能在特定的情景之中一边看、一边听、一边说,那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利用投影仪进行有关外语句式的练习,将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由此可见,充分利用语音室进行外语教学,可以起到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

如何提高我国学生外语语音能力。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存在许多误区,以至于部分人将语音能力简单理解为外语口语(或发音)或外语听力,这不仅限制了国内外语语音能力的研究内容和范围,而且导致以往有关外语语音的研究未能很好地服务于提升我国学生外语语音能力的大局。在教学实践中,外语语音教学中应重视外语语音输入和输出及其双方的互动。二语习得研究强调语言输入和输出及其互动的重要性,外语语音教学更是如此。笔者认为在语言输入方面应重视语音学习者目的语接触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过度纠正学生的发音,以免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总的来看。现国内大学英语等外语教学中,语音能力研究方面存在许多不足,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少国内外语语音能力研究者在进行理论探讨时,误将理论语言学界所强调的抽象能力当作语音能力;第二,国内大量外语语音能力的研究仅针对外语学习者的语音习得产出(音段或超音段)的声学分析;第三,国内外语语音能力研究几乎将所有目光集中于发音语音或口语语音的研究上。对此,本文认为今后外语语音能力研究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开展外语语音感知和外语发音学研究,外语语音能力与外语听力、阅读的关联研究,婴幼儿及儿童外语语音能力研究以及外语语音能力的脑科学研究。最后指出,为提高我国学生外语语音能力,要加强上述四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当重视我国外语语音教育的整体规划,强化教学中语音输入和输出及其互动。

参考文献:

[1]纪康丽.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培训[J].外语界,2002(3):8.

[2]文秋芳,王立非.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系统运行的各种因素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5.

[3]王初明.学相伴用相随——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J].中国外语,2009(5):7.

[4]王初明.外语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需要[J].外语界,1991(4):5.

[5]罗立胜,张莱湘.英语语音教学的回顾及对目前英语语音教学的几点建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3.

[6]乐金马,韩天霖.外语语音教学的回顾与现状——兼评JazzChants作为英语语音教学的手段[J].外语界,2006(1):6.

[7]赵文辉.英语语音教学新探[J].外语电化教学,2002(2):4.

[8]裴正薇.英语语音教学模式:理论,选择与思考[J].外语界,2014(3):9.

[9]鲁健骥.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

[10]王初明.自我概念与外语语音学习假设[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1):56-63.

[11]孔维,魏朝晖.浅谈高等院校外语语音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02):227-228.

[12]丁红卫.智能型计算机辅助外语语音教学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外语,2021,18(3):7.

[13]商芳.一种外语语音教学用录音机:,CN210895919U[P].2020.

[14]杨青.浅议强化高校外语语音实验室利用率的再思考[J].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