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精准材料管理模式的基本做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7
/ 2

煤矿精准材料管理模式的基本做法

王青青

平凉新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平凉市  744201

摘要:煤矿在中国具有很长的应用史,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提供了重大贡献。为适应生产经营发展需要,煤矿企业应积极采用精准材料管理模式,完善企业管理手段并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煤炭企业唯有进一步完善自己,方可适应当前的严峻形势,进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精准材料管理模式;基本做法;材料管理

引言:为提高煤矿材料使用、复用率,减少煤矿材料的成本投入,推动煤矿行业的开发,煤矿企业就需要加强材料管理工作。现如今,煤矿在材料管理方面还存在材料回收不到位、闲置材料多、平地面材料部分管理混乱等现象。为有效改善这一情况,煤矿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材料管控,积极推行精准材料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煤矿精准管理模式实施背景

(一)基础资料差,考核标准单一、不全面

在煤矿材料管理中,考核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从材料预算、计划、审批、接收、发放、运输、储存、使用、回收、旧物交接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在日常考核中,存在考核不到位、考核标准单一、考核不够细致等现象。各单位的材料考核不全面、不精细,考核只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考核作用。

(二)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班组经济核算工作需进一步提升

在煤矿企业的管理中,材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长期以来,部分区班组长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反而忽视了经营管理、成本控制、材料管理的重要性,造成矿井各点物料堆放无序、部分非列名管理、物料闲置浪费的现象。为其,煤矿企业在材料管理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实现材料管控的精细化管理。

二、煤矿精准材料管理模式的基本做法

(一)完善材料管理办法,明确细化各环节材料

修订完善的材料管理办法,明确和细化从预算、计划、审批、收发、运输、储存、使用、回收等各环节的明确管理,制定奖励办法与处罚标准[1]

1、明确各单位职责

企业管理部负责矿井整体材料管理的推进和协调,包括材料计划的审批和对材料发放、使用、回收、维修、周转等过程管理的监督,建立“两用品”管理台账和专用材料消耗台账。供应部负责矿井材料采购、材料计划管理、地面废料管理,建立地面废料仓库管理和建立废料台账,包括废料回收量、调整量和周转使用量。机电部门负责矿井大型材料、配件等管理,生产工程部负责配套、矿井用材、建筑材料等管理,通防部门负责矿井监控、瓦斯控制和材料通风设施等管理、机电部门、生产技术部门,还包括管材的审批、台账制定、使用、回收、修复计划和再利用的管理。运输队装载部负责为所有区队使用地面装载卸车工作。材料装车计划由各区队提供,运输队装车,经区队现场验收后送至井下。运输队装车组按矿车上的标准单位通知责任单位,并在材料回收单位现场检查人员指定的地点卸车。区组负责单位所用材料的收集、使用和回收。需要入井的材料,必须提前向运输队提交使用计划,运输队组织装车。对于回收材料,接到控制室通知后,安排人员及时验收,并指定地点交收或存放。

2、材料过程要求:材料计划严格依据矿井下发材料计划管理办法执行

首先,材料领用要求。各单位收到的材料通过精益系统发送到材料部,由材料部负责人审批,经供应部审核后按出库单打印出料单在进行发放。计划外项目原则上不予批准。对于“两用品”或单批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材料,使用单位必须出具纸质领用单,使用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即可在系统上领用。4mm2及以下电缆、电铃、路灯、气控钻头等特殊材料,用户须出具纸质领用单,经负责人签字后在系统领用即可。领取单价超过3000元及以上的专用工具、材料,使用单位必须按矿井生产经营月度计划所列项目使用,并按规定填写受控材料审批表,并得到批准后可使用。对于每月临时增加的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填写单项工程造价预算单,并取得项目负责人批准并签字后可领用[2]。此外,各单位单项工程预算审批表中,必须注明工程名称、工程数量、建设时间、建设技术要求、材料使用明细和消耗量。各材料主管部门要会同供应部门在OA办公网站上传闲置材料和可回收材料清单,坚持旧料不准新料审批。对不属于一次性消耗的材料,如大件材料、专用工具、设备配件、配套材料等材料,各材料主管部门、区组要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其次,材料使用管理。各单位的材料必须按照有关材料管理办法合理使用。现场材料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防止现场材料闲置。为部分区队单独采购的材料、设备等,货物到货后长期未使用,造成积压、闲置、报废的,对责任单位按采购价款的10%进行处罚。成本管理部门应当不定期对主管材料进行检查,督促责任单位对值班问题进行整改。对当班不能整改的,要及时录入矿井风险预控体系,明确整改时间和标准。同时,业务部门应将信息反馈给业务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不履行职责或发现问题未采取任何控制措施而置之不理的,企业管理部门将按照矿井成本管理办法,给予负责检验的材料部门成本的10%的成本奖励考核。

最后,材料回收、修复及周转管理。回收物及其回收率按照《矿井回收复用管理办法》执行。有关单位负责工作场所和卫生区废弃物的回收、运输和仓储。运输队除了本区域内的材料回收外,还负责其他单位回收的材料的运输。地面由地面处理组负责通知回收单位,将回收的材料送回负责单位现场验收人员指定的地点。各单位上交新旧材料,必须出具人工材料回执,业务管理部门签定新旧意见书,供应部门可以签发,月底由供应部门负责签发材料要上交旧明细单,同时企业管理部门核对制度,进行交旧领新的考核,劳动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更换的指导和服务[3]

(二)构建材料准确考核标准

根据材料考核制度,对现场材料实行五项制度管理,即确定责任人、确定时间、确定单位、确定考核标准、奖励并确定处罚。每个月末,根据各单位材料使用情况,统计、比对,并结合定额、限额结算,按物料比重考核,按物料主管部门考核,区组根据材料考核通过精细化管理、总量控制、节、超100%以上的奖惩考核体系,形成准确的考核标准。

(三)加强材料检验管理

由矿井企业管理部、生产技术部、机电部、物资控制部、采购部成本管理部门组成控制巡查组,每天对矿井地面物资的储存、交易、使用、回收、再利用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通过管理工作组曝光,并详细结合问题材料,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变更、限时督促整改。地下各点实行“3+2”动态现场物料投放管理,成本部门、班组、人员定期巡查。通过对地面和地下的检查和管理,可以及时激活闲置材料,提高材料的再利用率。

(四)实行月度精准结算

每月月底按各单位材料使用情况进行标准考核,按照配额+单项结算,逐项按比例考核兑现。每月一次,根据考核结果和现场管理情况,规范直辖区班组和辅助区班组,对管理效果好、管理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管理效果差的单位将在月度经营分析会上进行分析总结,安排下一步工作。通过精准管理,推动各部门关口前行,提高物控责任意识,实现对物资的全过程动态管理,不断提升材料精细化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准物料管理实施后,不仅推动了部门分工向前推进,提高了工作人员物料管控责任意识,循环物料循环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实现物料全过程、封闭式、动态化管理,进一步使闲置物资上移,物资消耗逐月下降,进一步提高了煤矿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胡荣昌. 加强煤矿材料管理  努力降低材料成本[J]. 企业导报,2015,(14):18+17.

[2]杨绪军,石伟. 矿井生产材料市场化管理的有效尝试[J]. 山东煤炭科技,2000,(S1):190.

[3]王科. 对矿井大型材料使用管理的探讨[J]. 中国物资,1992,(0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