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能源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6
/ 2

浅析新能源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李会骞,吕学坤,董志国

国家能源集团甘肃电力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在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发电企业发展势头日趋不下。新能源行业需要采用更先进的风力涡轮机,新装置和新技术。随着发电设备的发展,许多机械设备的零件已经严重损坏,发电机设备老化的问题也不断出现,从而引起的机械设备事故数频频上升,加大了机械设备维修的难度,更增加了对安全运行的危害,但随着发电行业规范的实施,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变得尤为迫切。

关键字新能源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不足对策

引言由于新能源广泛被世界各国所使用,并产生了最大的经济效益,由此给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新能源的合理使用能够推动电能的普及与使用,因此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很大的方便,同时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够带动发电有关项目的蓬勃发展。而其缺点就是前期投入太大,造成短期内形成不了经济效益,使得不少企业在资金紧张的形势下不能及时实施清洁能源的建设,由此可见,新能源开发工程只有加强对其施工的质量,时间,材料,环境登方面的管理,才能实现其对加强新能源发电工程管理的终极目的。

一、新能源发电项目的特点

新能源又名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量以外的所有能量类型,即刚开始利用或正积极研发、亟待推广的能量,它的所有类型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星球内部而形成的能量,例如,太阳能发电给成千上万的家庭带来了不少便利。在发展和使用传统燃料时,如火力发电所使用煤等原材料均是不可再生资源,而发电过程中所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大气形成了环境污染,在此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都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因此对新能源发电的应用是非常迫切的,在新能源发电的过程当中,可以大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随着社会进步以及城市化的增加,人们对电能的需求程度也愈来愈大,当新能源逐渐被有效利用以后,新能源发电工程的发电量不断提高,而且成为城市环境治理和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的关键手段,也成为了实现人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最终能源方式。

二、新能源发电公司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1:设备安全可靠性不高

发电设备是新能源发电企业的核心技术,对新能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否可以安全生产、平稳运转,对清洁能源发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有着决定性影响。但是清洁能源发电企业,特别是风力发电机具有施工面宽、作业线距离过长等诸多危险性点,而这些危险点对现场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修产生风险。一般来说,新能源发电设备寿命通常在20-25年,并且多数设备都是十多年投产的。由于受到当时工程技术的影响,基础设备在工程规划和初步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难以达到技术要求,同时设备的故障次数也随着设施的长时间运转而变得频发。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单机容量也日益增加,逐渐暴露出了老旧发电机组故障多,风险点管控难等问题。目前,各大新能源发电公司都在努力开展老旧发电机组的更新,设备技改等工作,来改善现场设备工作的安全、稳定性,从设备根源上解决安全管控问题。

2:没有科学有效地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部分发电公司提出的应对措施不健全,有关管理人员以及救援力量的责任不清楚或者与运行单位的真实状况不符,应对措施未能进行评估,具体内容不明确,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高。维修人员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既不能把安全第一问题放在首位,与此同时又不能科学贯彻国家安全保障工作的有关规定,在平时开展维修的过程中往往也出现了粗心大意的现象,甚至完全不能根据规范严格佩戴保护装置,这种问题的出现一般都会造成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尤其在维修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违章施工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发生。

三、新能源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对策

1: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1)就电力设备维修的管理工作者而言,应该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引起充分的关注,不但要对管理体系加以健全,还要增加电力设备维修领域的经费与人员投资,使检修工作者,明确自己的责任,让责任意识真正贯彻到具体项目上,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的工作。

(2)具体检查时,必须按照安全技术要求的规定,以设备的说明书为依据,确保检查操作合理的实施,最大限度的防止检查人员错误操作情况发生。

(3)建立奖惩制度,把员工的日常行为与业绩进行挂钩,一旦出现不规范行为,则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处理。对工作成绩优秀的工作人员,则应该对他们进行物质上的激励,这样才能激励员工们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4)给检修工作人员创造充分的信息交流学习平台,确保职工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对电力设备检测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实际工作中,要科学合理地使用电力设备检测系统,合理地对电气设备实施检测,从而使电力设备回归到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中。

2:电力设备安全问题的对策

由于老旧机经济性较差,且安全系数低,所以各企业均应开展对老旧机型进行隐患整治和技改工作,使之具备较高的生产操作水平和安全管理功能。有必要形成一个相应的管理体系,由此来改善用电设备的安全,提升用电设备的安全水平。日常工作中做好对发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并实施季度检、半年检、年度检和保养等工作,以保证设备工作效能的良好。除对发电机组的主要装置进行安全控制,也应加强对其通讯及附属装置的安全保护措施。此外,还应完善机组火灾控制,特别是风力发电机组消防系统改造,第一时间监测和扑救初期火势。另外,在风力发电系统的消防控制流程中,应在消防分隔系统实施的基础上,结合考虑风力发动机温、湿和共振的频度变化,在不同运行范围内实施探测设施安装措施,能有效控制发电系统的失火隐患扩大程度;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通过安装合理的消防隔离带,可有效避免火势迅速扩散,从而降低因失火所导致设施受到破坏的财产损失。要保证工地运维管理人员可以使用安全合理的安全器具,还需要在根本进行安全工具控制。形成合理的运行过程和监控体系,建立安全工具进场检验制度、人员运用流程、领用制度、报废标准,保证场所运用的安全用具可控、在控,消除安全隐患,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完善评价机制

在对发电公司实施安全监督管理的实践中,需要对考核激励机制加以健全。所谓的考核制度虽然是动态进行的,包括发电公司承包商在开展项目的各个环节。

例如,在对考核体系加以建立的过程中,要采取黑白名单、与考核结合的方法加以有效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当承包人已达到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或瞒、谎、迟上报重大安全事故或其他触发情况,或者人员中出现问题或违规并累积达到一定考评基数的,必须进入黑名单管理。不但要定期对承包人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加以处罚,同时也必须对其业务实施情况加以考评,对于经常性违规的,还应将其情况录入到安全业绩综合考核报表中。对未出现重大安全事件的承包人不但可为其工作进行一定的激励措施,还可优先与其进行有关业务。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充分调动承包人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质量方面变得紧张起来,同时还可以增强在承包人内部的竞争性和有效性。

结语风能、光电等新能源公司由于自身体量较小、员工少、点多面广等特殊因素,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和大型火电、水电公司相比更需要进行细致管理工作,要全面运用现代信息化管理体系,已经有公司开始在园区建设的监控设备中进行一些尝试,这也会成为公司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丁帅,王闯.浅析新能源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9):47-49.

[2]田丽.在电力资质管理工作中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考[J].中国电业,2019(1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