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在临床中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在临床中的效果评价

侯东升  ,李辉  ,刘翠翠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探究黄体酮个性化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1-2021.12期间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黄体酮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黄体酮个性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黄体酮注射量、注射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早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个性化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突出,可有效降低黄体酮用量,提高新生儿早产率和流产率,并改善机体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黄体酮;个性化治疗;复发性流产

自然流产为妊娠28周以下、胎儿体重小于1kg而终止妊娠者,以腹痛、阴道反复出血为主要表现,需查明发病机制并对症治疗[1]。自然流产者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将演变为复发性流产。复发性流产为连续两次以上自然流产者,其致病机制与感染、内分泌、免疫功能、生理结构、遗传等因素相关,虽然医疗手段不断更新,现阶段仍有接近50%复发性流产患者无法明确病因,复发性流产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2]。目前,临床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尚无规范化治疗手段,多以黄体酮支持提高妊娠成功率,但是黄体酮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具体用量无明确规定[3]。本文对黄体酮个性化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1-2021.12期间本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7.84±2.35)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2.56±0.75)年;观察组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28.37±1.68)岁,病程3-5年,平均病程(2.95±0.8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每日肌注黄体酮40mg,怀孕12周后停药。

观察组:个体化给药。每周抽一次静脉血测定孕酮含量,根据孕酮水平确定黄体酮注入量。孕酮含量15-20ng/mL,肌注黄体酮60mg/d,含量20-25ng/mL,肌注黄体酮40mg/d,含量25-30ng/mL,肌注黄体酮30ng/mL,含量30ng/mL以上,观察治疗,治疗至怀孕12周[4]

两组患者均停经50-60d后行B超检查确定宫内妊娠情况和胎心搏动,12周复查B超确定妊娠是否成功,对两组患者治疗至结束的黄体酮用量、注射天数和保胎成功率进行统计。

1.3观察指标

1)黄体酮注射量、注射天数;

2)保胎成功率、流产率、早产率;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等凝血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对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黄体酮注射量、注射天数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黄体酮注射量、注射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黄体酮注射量、注射天数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黄体酮注射量(mg)

注射天数(d)

观察组

31

1452.32±145.34

35.63±3.53

对照组

31

1863.42±147.63

44.26±3.61

2

8.472

9.841

P

P<0.05

P<0.05

2.2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流产率、早产率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早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流产率、早产率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保胎成功率

流产率

早产率

观察组

31

29(93.54)

1(3.23)

1(3.23)

对照组

31

24(77.42)

4(12.91)

3(9.67)

2

8.925

8.183

7.971

P

P<0.05

P<0.05

P<0.05

2.3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APTT、纤维蛋白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APTT(s)

纤维蛋白原(g/L)

观察组

31

31.16±2.25

4.42±0.51

对照组

31

24.35±2.21

3.52±0.49

2

6.814

8.264

P

P<0.05

P<0.05

3.讨论

复发性流产多见于孕前12周,是由免疫、内分泌、遗传等多重因素引发的疾病,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黄体功能异常也会引发复发性流产。孕酮由卵巢黄体分泌,其与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发育密切相关,可增加子宫供血,降低免疫排斥几率,为胚胎发育提供良好条件

[5]。早孕期孕酮由黄体分泌,妊娠三个月后黄体逐渐萎缩,胎盘分泌孕酮,而孕早期三个月对胎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孕酮不足会引发胚胎停育、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者再次妊娠面临的风险巨大,对保胎的期望较高,基层医院多经验性注射黄体酮达到上述目的[6]。但是既往研究证实胚胎发育期黄体酮应用过量会增加婴儿畸形风险,且黄体酮组织吸收速度慢,易引发皮肤瘙痒、红肿和过敏风险,给患者带来身心伤害[7]。由此可见,合理适量应用黄体酮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至关重要,现阶段临床黄体酮确切用量尚无规范。故此,本研究结合临床实践,对黄体酮的应用时限和剂量进行了探究。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黄体酮注射量和注射天数均小于对照组且流产率、早产率更低,保胎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黄体酮个性化治疗对降低复发性流产患者胎儿早产率、流产率有积极作用,通过对黄体酮用量的有效控制可改善由此引发的不良反应。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体酮个性化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机体功能影响更小。

综上所述,黄体酮个性化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效果可观,能有效提高妊娠成功率且降低黄体酮用量与使用天数,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春景.保胎灵胶囊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5):99-101+105.

[2]张秋菊.黄体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江西医药,2022,57(05):509-511.

[3]沈瑾婷.地屈孕酮及黄体酮应用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中的对比研究[J].云南医药,2022,43(01):50-52.

[4]陈咏梅.观察黄体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J].北方药学,2021,18(11):171-173.

[5]周荷玲,柯冬香,李双双.参归养血片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对激素水平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01):102-106.

[6]周霞.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8):80-81.

[7]杨晓静,王伟强.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