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CTnI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BNP、CTnI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龚兴淑

重庆市长寿区双龙镇卫生院  重庆 401241

【摘要】目的:探讨BNP、CTnI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检查者41例为对照组,均接受BNP、CTnI联合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BNP、CTnI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与敏感度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BNP、CTnI联合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钠肽;肌钙蛋白;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临床较严重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类型,为较多因素造成冠脉或其他分支急性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具有发病急骤、进展快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AMI早期缺乏典型症状,约30%患者无特异性心电图表现,早期诊断治疗为救治关键。目前临床诊断AMI的手段较多,血清学检查因操作简便、快速、价格低廉在临床应用较广泛,其中肌钙蛋白(CTnI)与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为诊断AMI的主要指标,但在严重感染、创伤时也会发生心肌损伤,使得其特异性较低[2]。有研究表示,在心肌梗死过程中,心脏功能会急剧下降,造成心房内压力升高,从而诱发脑钠肽(BNP)合成分泌[3]。为进一步探讨用于AMI诊断的血清学指标,本研究将BNP、CTnI联合检测用于2022年8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1例AMI患者中,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8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为观察组,男女分别24例、17例,年龄46~79岁,平均(62.59±2.17)岁。另选同期体检检查者41例为对照组,男女分别23例、18例,年龄44~78岁,平均(62.51±2.12)岁。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中AMI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均完善;③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慢性感染疾病者;②合并心力衰竭者;③精神、智力异常影响临床交流者。

1.2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行BNP、CTnI联合检测,采集空腹静脉血2ml,置入含有EDTA-K2抗凝剂的真空管内混匀,于15min内上机做BNP检测,使用仪器为雅培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应用ACCES型电化学发光仪及电化学发光法对两组CTnI检测。CTnI正常范围值0~1.95ng/mL,BNP正常值范围0~100pg/ml。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血清BNP、CTnI水平差异;②比较联合检测、单项检测特异度、敏感度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22.0,(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 %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 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效能,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BNPCTnI水平

观察组BNP、CTnI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BNP、CTnI水平(x±s

分组

例数

BNP(pg/ml)

CTnI(ng/mL)

观察组

41

536.28±27.58

9.38±1.27

对照组

41

72.19±3.52

0.86±0.24

t

106.879

42.209

P

0.000

0.000

2.2单项检测、联合检测对AMI诊断效能

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与敏感度高于单项检测(P<0.05),见表2。

表2 单项检测、联合检测对AMI诊断效能

检测方式

例数

ROC曲线下面积

95%CI

标准误

截断值

特异度(%)

敏感度(%)

P

BNP

41

0.724

0.462~0.891

0.054

114.21

72.15

67.85

0.002

CTnI

41

0.785

0.517~0.896

0.037

0.07

80.17

85.7

0.000

联合检测

0.912

0.714~0.968

0.031

0.59

92.65

91.89

0.000

3讨论

AMI为临床常见的一种严重冠心病,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死率及种致残率,多见于中老年群体,过度劳累、暴饮暴食、寒冷等均可诱发本病。AMI主要为冠脉急性、持续性缺氧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肌酶活性增高、心电图变化等,若不及时诊治可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根据《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中相关意见,首次医疗接触需于10min内完成心电图检查,并查验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临床病史、心电图变化、心肌坏死标志物为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4]。CTnI为肌钙蛋白的重要亚型,仅存在心肌细胞内,当心肌出现损伤后其可释放入血内,并使血清CTnI水平升高。有研究表示CTnI在心肌损害后可快速进入血液内,且存在时间较长,可作为诊断心肌损害的敏感性指标

[5]。但不仅患者发生AMI后其水平会升高,当机体因创伤、感染、中毒等因素所致的心肌损害后其水平也可异常上升,个单一应用该指标存在一定假阳性,特异性不高,临床应积极探寻其他指标。BNP主要由心室分泌,当室壁张力增加后其分泌可增多,具有利尿、扩血管等作用,可对交感神经系统进行拮抗,当机体出现AMI后,心脏利钠肽系统被激活,血浆BNP浓度可快速升高,通过测定血浆中BNP浓度对预测AMI有一定价值[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BNP、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联合检测对AMI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更高,提示上述指标均对AMI诊断有一定价值,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效能,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BNP、CTnI联合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淑娟,梁锦荣,李盘石,等. 血清cTnI、hs-CRP、NT-pro BN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 山东医药,2020,60(2):75-77.

[2]吴晓,王苏英,李珊. 联合检测NLR、hs-CRP、cTnI、MYO和BN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早期诊断价值[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5):647-650.

[3]魏晓薇. NT-proBNP、D-dimer和cTnI三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9):61-63.

[4]巢玲,黄俭平,谢璟. 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cTnI、NT-proBNP、Mb联合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价值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21,39(3):617-619.

[5]龚福汉,肖小强,张学平. 床旁联合检测cTnI、NT-proBNP在急性NSTE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85-87.

[6]田丽晓,秦历杰,王龙安,等.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脑钠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10):1174-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