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对多药耐药晚期乳腺癌治疗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对多药耐药晚期乳腺癌治疗价值分析

钟斌昌

福建省汀州医院肿瘤内科 366300

【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对多药耐药晚期乳腺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多药耐药的晚期乳腺癌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卡培他滨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方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疾病控制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疾病总控制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于具有多药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治疗可达到理想的短期疗效,且患者的副作用可控,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乳腺癌;耐药;晚期

乳腺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高。尽管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取得了理想的成就[1],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都显著下降,但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多药耐药性也成为系统性抗肿瘤失败的重要诱因。基于此,本文以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对多药耐药晚期乳腺癌治疗价值分析为题,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多药耐药的晚期乳腺癌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年龄33-76岁,平均(40.32±4.14)岁,8例肺转移、5例胸壁转移、2例骨转移、4例肝转移、1例脑转移;观察组年龄34-77岁,平均(41.54±3.65)岁,9例肺转移、4例胸壁转移、3例骨转移、3例肝转移、1例脑转移;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服用卡培他滨(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361,规格:0.5g*12片/盒)治疗,每天两次,剂量为1250mg/m2。总剂量控制在2500 mg/(m2•d)以下。观察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03,规格:0.25g*10片)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500mg/次,每天一次。口服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尿常规,合理调整药物剂量。治疗期间没有其他抗肿瘤药物用于协同治疗。

1.3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2)根据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2]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早期每4周和治疗晚期每8周检查一次疗效,完全缓解 (CR):目标肿瘤已消失;部分缓解(PR):与治疗前相比,基线病变的总长度和直径减少了30%以上;进展(PD):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基线病变的总长度直径增加了20%以上,或发现了新的病变;稳定(SD):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基线病变的总长度直径减少了不到30%或增加了不到20%。疾病控制率由CR、PR和SD之和计算。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数据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组别

蛋白尿

血压升高

口腔溃疡

贫血

发生率

对照组(n=20)

3(16.00)

3(16.00)

2(12.00)

3(12.00)

11(55.00)

观察组(n=20)

1(4.00)

1(4.00)

0(0.00)

1(4.00)

3(15.00)

X2

6.947

P

0.028

2.2两组疾病总控制率情况比较

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疾病总控制率有显著提高(P<0.05),见表2。

表21两组疾病总控制率比较[n(%)]

组别

CR

PR

SD

PD

控制率

对照组(n=20)

1(5.00)

4(20.00)

5(25.00)

3(15.00)

13(65.00)

观察组(n=20)

2(10.00)

5(25.00)

6(30.00)

4(20.00)

17(85.00)

X2

6.324

P

0.022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化疗和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该病有其特殊性。一些患者出现了多药耐药。卡培他滨作为一种新的氟尿嘧啶氨基甲酸酯先决药物,近年来,它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最终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会出现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3]的抗癌药物。以新生血管为靶点,可以竞争性地结合受体细胞中的酪氨酸ATP结合位点,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一些研究[4]发现,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多药耐药晚期乳腺癌的不良反应可达到41.94%,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其他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和控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患者的科学安全管理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提高积极干预的意识,加强阿帕替尼应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患者能够长期持续接受药物治疗,这是保证期内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然而,对于发生III级或以上药物不良事件的患者,可在连续五天口服给药后,再隔一至两天后给药,以提高患者在给药期间的耐受性。阿帕替尼对晚期多药耐药乳腺癌患者具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提高疗效和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疾病总控制率有显著提高(P<0.05)。

综上所述,对于具有多药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治疗可达到理想的短期疗效,且患者的副作用可控,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阮寒光,熊娟,程晓华,.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广东医学,2020,41(11):1150-1155.

[2]马丽芳,邹冬玲,李蓉.阿帕替尼用于铂耐药复发卵巢癌二线以上化疗后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1,46(6):659-661.

[3]陈建辉,冯杰鑫,陈艺娟.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效果分析[J].健康之友,2020,000(018):69-69.

[4]Ling-Juan Gao.Efficacy of the apatinib and icotinib combin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icotinib-resistant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A case study[J].TMR肿瘤,202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