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在老年共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延续护理在老年共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王英莲 ,乔丽芬(通讯作者)

新疆军区总医院  新疆乌 鲁木齐市830000

【摘要】目的针对延续护理在老年共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研究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共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提升生活质量也有积极意义,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字】延续护理;老年共病患者;效果

共病主要是指同一个病人身患2种及2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多种疾病的共存导致患者需要多重用药、多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还延缓患者出院时间,在降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增加了死亡风险[1]。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升,老年共病患者诊疗需求增大,并且老年共病患者的诊疗都具有较高复杂性,如何对提高老年共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医学领域关注的重点。在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针对延续护理在老年共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共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平均年龄68.42±2.35岁,研究组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67.49±2.6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纳入标准:(1)符合老年共病诊断标准,且已经确诊。(2)病情较为稳定,疾病预后良好。(3)均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及免疫系统障碍。(2)不愿填写调查问卷,不愿接收随访的患者。我院伦理会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开展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延续性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如下:(1)建立老年共病患者电子档案:接收到患者后整理患者基本资料,如病历、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为每位患者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患者出院时对患者整体身体状态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个体化延续性护理计划。(2)组建延续性护理团队:主要成员包括主治医师1名,护理人员2两名,组长由护士长担任,正式护理前所有小组成员都需要进行延续性护理专业知识培训,考核通过后正式开展护理工作。(3)健康宣教:积极为患者将讲解共病患者治疗要点、注意事项、不良事件紧急应对措施等,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及口头讲授等多种形式开展,讲解时注意控制语速,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充分理解所讲内容,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与重视。(4)心理干预:共病患者身患至少身患2疾病,长期治疗与病痛折磨使患者容易产生较多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将情绪调节方式教授给患者,提高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尽量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治疗。家庭温暖对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因此家属可多陪伴患者,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5)出院指导: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告知患者每种药物服用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患者突发情况应对能力,与患者约定随访时间与复查时间。(6)上门随访与电话随访:每周2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药物服用情况及生活状态。纠正患者错误的用药习惯与生活习惯,鼓励患者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每周1次上门随访,携带便携式体温计、血压测试仪等检查患者各项基本指标,记录相关数据,提醒患者复查时间。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主要有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加重且重复入院、意外伤害等;②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F-36),非常好:90-100分;很好:80-90

分;好:70-80分;一般:60-70分;差:总分<60分。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32%(10例)明显高于研究组6.25%(3例),对比有差异(x2=4.360,P=0.037,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SF-36评分

对照组SF-36评分为81.38±2.15分明显低于研究组94.38±2.46分,对比有差异(t=27.568,P=0.001,P<0.05)。

3讨论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共病患者发病率逐渐上升。很多患者会因为多种慢性疾病病情加重或合并感染而入院治疗,治疗期间医院会提供护理服务,当患者病情好转回归社会时将无法接受护理。老年共病患者需要多重用药,且年纪较大行动不便,需要专人看护,如果出院后没有进行有效护理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再次入院接受治疗,如此反复,不仅增加家庭经济压力,还增加医疗负担,如何满足老年共病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延续性护理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且取得不错效果[2]。延续性护理主要指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在不同场所之间转移或不同层次健康机构照顾之间转移时所受到的健康服务具有连续性与协调性。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出院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让患者享受到更加全面与优质的服务,不仅有利于提升患者自我护理意识与能力,还有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本次研究中比较了两组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生活质量评分(SF-36),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老年共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东辉,徐海红,邢燕,等.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分析及应对策略[J].医学信息,2021,34(11):187-190.

[2]白云鹭.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病患者出院后用药安全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1,38(0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