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如何护理?注意5个要点

/ 2

冠心病如何护理?注意5个要点

李茜  ,宗鑫  ,谢丽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外科   河南省   郑州市   450052

冠心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之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等原因,导致冠心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久居不下,导致其在临床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的症状是胸闷、心悸、胸痛等。冠心病在临床上的治疗固然很重要,但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之中的护理工作也占有同样的地位。患者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之中常常会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患者的治疗配合度较低,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就可能会减半,最后可能会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冠心病患者护理是尤为重要的。但是因为大部分患者在日常生活之中没有对相关注意事项进行避免,导致冠心病的复发率极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着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之中要牢记以下几方面。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冠心病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冠心病患者在早期的时候会感受到轻微的仅有心慌、胸闷等症状。患者一旦出现了心前区不适、疼痛考虑是心绞痛,属于冠心病的心绞痛类型。患者一旦出现心前区疼痛剧烈、心肌的坏死就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其实是冠心病比较重的一种类型。冠心病的危害除了可以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以外,还可能因为心肌缺血而导致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伴有心室颤动,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死亡,医学上称之为猝死。

2冠心病的治疗

冠心病同时也是心血管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冠心病的病情比较复杂,没有固定发作的时间,并且发作的时候患者的病情比较快速,一旦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的生命健康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并且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占有一定的影响。

冠心病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依靠对致病因素的诊断,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几种治疗方案。

(1)患者在冠心病的早期,在临床上常常选择药物治疗的方式康子患者的病情发展,也是临床上比较简单的治疗方式。现阶段,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导致药物控制患者的病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对患者临床上症状得到有效的环节,还可以进一步控制患者的病情的稳定,但是患者要严格遵守医嘱进行服药治疗。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之中主要了解冠心病的相关情况,正确使用临床上常见的药物,并且在日常生活之中要将药物随时带在身边,以便可以应对突发情况,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及时的服药,进一步缓解患者在临床上的相关症状。

(2)冠心病患者如果属于单支血管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类型,在临床上常常采取介入治疗的方式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冠心病病人可以通过微创方法,从大腿根部股动脉通过手臂的桡动脉,把导管沿着血管的入路,送到心脏血管,打药可以看到供应心脏的血管到底堵多少。如果患者的血管堵得比较严重,可以通过这条路径把狭窄解除,比如用球囊扩开,支架植入进去,然后解决问题。介入治疗可以对患者的身体损伤降低,进一步提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之中的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3)冠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外科手术,其作用是解决心肌供血不足问题。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一旦出现狭窄,动脉粥样发生硬化性改变,便可引起管腔狭窄。由于管腔狭窄,血流不能够顺畅灌注到心肌内,患者会出现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极重时可能会引起心肌梗死。所以,外科在临床上的治疗办法是给患者移植一段血管,血管一端接到主动脉,另一端绕过狭窄部分,接到狭窄远端,相对比较通畅的冠状动脉上,从而使造成血流通过新建血管灌注到心肌上,解决心肌缺血问题。冠脉搭桥手术在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在临床上的相关症状,但是对患者的身体的创伤性比较大,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

3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主要是因为患者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大部分患者对冠心病疾病的认识程度比较低,导致其在日常生活之中的重视程度比较低,一旦突然发病常常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现阶段,在临床上对冠心病没有彻底的治愈方式,只能对患者的病情的进行缓解,所以,患者在日常生活之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要按时服药,避免病情复发。所以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之中,对患者科学的护理尤为重要,不仅可以使患者的治疗依从得到显著的提高,还可以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1)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换之中,常常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例如,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因为心理压力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并不理想。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掌握,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喜好,帮助患者排解心中的郁闷,维持患者的稳定的心态,避免患者的情绪起伏过大,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

(2)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之中的诱发因素之一是饮食不当,导致患者的冠心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科学的饮食方案。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叮嘱患者戒烟、少饮酒;在生活之中尽量不要喝浓茶以及咖啡,帮助患者养成两阿红的生活规律,叮嘱患者不要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以及质量;在换季以及天气突然变冷的情况下,要注意保暖。叮嘱患者在日常饮食过程换之中要吃低脂肪、低热量以及高蛋白质类的食物,避免患者暴饮暴食,禁止吃刺激辛辣类的食物,一定要避免患者的吃油腻性的食物,降低对患者的病情的影响;

(3)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知识宣教,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给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的方法等,使患者对冠心病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可以采取视频等形式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讲解,为患者发放相应的健康教育手册,叮嘱患者要认真且耐心的学习,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之中的配合;

(4)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在急性期阶段的话,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在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稳定的时候,叮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避免患者不能过度劳累。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之中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不仅可以对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的改善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对患者的心肌抗缺氧的耐力进一步提高,可以促进患者身体情况的改善。一旦患者出现呼吸苦难以及恶心等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5)护理人员要对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进行合理的指导,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换之中常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叮嘱患者的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治疗的同时,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相关因素对药效的影响。护理人员可以让家属参与到患者在临床上的护理过程之中,告知患者以及家属药物的相关信息,例如,药物的名称、药物的服用剂量以及药效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告知患者以及家属在服药之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详细告知患者的注意事项等。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之中,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服药,避免患者出现增加或者减少药物的剂量的情况,叮嘱患者家属做好日常的监督工作,避免患者出现漏服的现象,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预后。但是在护理过程之中,要特别注意年龄过大的冠心病患者的便秘情况,叮嘱患者采取合适方式进行排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便秘对患者的心率方面的影响。注意患者的运动量,适当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以上就是给大家讲解的一些关于冠心病相关的护理知识,建议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以便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