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效果

曹秀梅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卫生院  内蒙古阿拉善737300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应用舒适护理对促进其预后改善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54例自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以及干预前后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康复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舒适度均高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更高(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其舒适度,促进其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康复指标;舒适度

    子宫肌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见疼痛、子宫出血及白带增多等异常表现,该病属于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临床治愈率较高,手术能够祛除病灶,降低恶变风险,改善患者身体健康,提升其生活质量[1,2]。作为侵入性操作,手术容易诱发应激反应,对患者手术配合度以及术后康复效果可产生不良影响,术后切口疼痛等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或者抑郁情绪,而不良情绪可导致患者疼痛度进一步加重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可影响康复效果[3]。此次研究对象为子宫肌瘤患者54例,患者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时间为2020年7月~2022年6月,观察和评价患者术后应用舒适护理对其术后康复产生的影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54例子宫肌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病例数均为27例。对照组:年龄范围为20~73岁,年龄平均值为(42.35±3.17)岁,病程:1~7年,平均:(3.42±0.34)年;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0~75岁,年龄平均值为(43.14±3.20)岁,病程:1~8年,平均:(3.37±0.32)年。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病情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4]中子宫肌瘤诊断标准且经彩超、妇科检查等确诊;②患者具备麻醉指征与手术指征;③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排除标准:①伴其他内分泌病变或者合并子宫肌瘤恶性病变者;②伴认知功能障碍或者精神病变者;③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④既往有子宫手术史者;⑤合并子宫内膜病变者;⑥伴急慢性感染者;⑦伴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变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围术期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联合应用舒适护理,如下:

1.2.1常规护理

    术前为患者提供手术指导,帮助患者完善检查,保证各项术前准备工作的充分性,术中与麻醉师及手术师默契配合,保证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推动手术进程顺利进行。术后将患者推入麻醉恢复室,确保温湿度适宜。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将头部偏向一侧可避免出现窒息现象,对患者生命体征加强监测,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1.2.2舒适护理

术后为患者提供保暖措施。待患者意识恢复后即可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根据其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平复其紧张情绪。根据患者感受将病床调节至适宜高度,及时帮助患者变换体位,进行换药等操作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了解患者的身心需求并在医院条件及自身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尽量集中进行各项操作,动作轻柔,防止声音过大影响患者休息或者造成患者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其术后治疗积极性。待患者意识恢复正常且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即可下床活动。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疼痛护理,术后可配合系腹带以使切口张力得到减轻,针对出现强烈疼痛感者可遵照医嘱给予其镇痛药物。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术后康复指标,观察项目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导管拔除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2)干预前及干预后分别以舒适状况量表(GCQ)对患者舒适状况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心理、生理、精神及社会文化,总计24项,各项目评分为4分,患者得分越高则表明其舒适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通过SPSS 23.0软件分析文中正态分布资料,以(±s)描述计量资料并以n(%)描述计数资料并分别实施t检验与χ²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康复指标对比

    观察组术后康复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康复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s)

组别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

导尿管拔除时间(h)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27)

14.08±1.94

17.67±2.21

21.31±2.47

5.77±0.75

观察组(n=27)

12.13±1.92

13.56±2.19

16.89±2.42

4.35±0.72

t

3.712

6.864

6.642

7.097

P

0.001

0.000

0.000

0.000

2.2干预前后舒适度对比

    干预后患者舒适度均高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更高(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舒适度(分,±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27)

62.34±5.12

70.35±5.04

观察组(n=27)

61.99±5.07

77.86±5.11

t

0.252

5.437

P

0.802

0.000

3讨论

手术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手段,但是作为侵入性操作,手术容易引发创伤并导致患者身心产生应激反应,可导致手术风险增加,影响患者康复,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使得其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加重,甚至会诱发医患矛盾,损害医院现象。

常规护理对于推动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护理人员被动执行医嘱,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差,无法保证护理质量。舒适护理以提高患者舒适度为原则,术后为患者提供保暖措施可避免患者着凉,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实施心理疏导则有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及时变换体位可避免皮肤受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及伤口愈合,同时还能够加快肠胃蠕动,有效减少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镇痛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并提高其舒适度[5,6]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康复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减轻其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有助于促进其术后恢复。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其舒适度,能够促进其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琴芳.电磁波治疗器联合舒适护理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2,35(10):139-141.

[2]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C].西南及四川省中医妇(产)科专科联盟成立大会论文集.2018:269-278.

[3]王向囡,魏珊珊.舒适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评价[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2):227-229.

[4]王小云,刘贤,郭冀丹.围术期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子宫肌瘤剔除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134-135.

[5]白洁.探讨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184-185.

[6]洪青香.舒适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22,35(17):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