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法联合统计过程控制在新型肺炎大规模核酸采集发放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追踪法联合统计过程控制在新型肺炎大规模核酸采集发放中的运用

李斌,1,车平  ,苏新 ,袁华  ,刘一可 ,刘碧健(通讯作者)

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院 重庆 401520

摘要:探讨追踪法联合统计过程控制(SPC)在新型肺炎大规模核酸采集发放中的运用及价值。方法:追踪法联合统计过程控制。结论:追踪方法学联合统计过程控制运用到大规模核酸采集医用防护检测物资的管理中,做到大规模核酸采集物资的精细化管理,减少物资的浪费,提高配送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便于物资的回收、统计和调度,同时在相关事件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追踪法,统计过程控制,新型肺炎大规模核酸采集

在大规模核酸采样中,如何快捷有效使用核酸采用物资,达到高效的优质化服务,为每一个老百姓提供温馨而快捷的服务。追踪方法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医院某系统运行轨迹或患者就医过程进行追踪,从而评价患者在整个医疗系统内获得的诊疗、护理和服务是非达到高标准的过程管理法。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统计过程控制的应用,能够帮助管理者对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方面进行可靠的评估,并确定管理过程中控制效果的界限,判断管理过程是否失控以及管理方法的效果,也能够及时的为管理者提供预警,保证预防原则的实现,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1-3]。刘延芳等[4]建议将追踪法与统计过程控制SPC相结合,对大规模核酸采集进行有效的管理,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追踪对象

1.1选取2022年8月3日至2022年11月14日我区共发生大规模疫情2起,确诊新冠病例数十例,共发放千万人份采集物资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工作人员46例,医务工作者54例。实施后,工作人员50例,医务工作者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试卷调查对象

随机抽查医务人员和受检查群众。纳入标准: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志愿者、受检测人员等。剔除标准:因其他事情耽误,试卷消息不完全者。

1.3追踪方法联合统计过程控制干预研究

1.3.1成立大规模核酸物资发放追踪小组

由区政府、区卫健委、医院领导、后勤科、院感科、纪检小组人员组成医用防护物资管理相关小组负责人共10人组成疫情检测物资领导小组。小组工龄在8年以上,文化程度在本科以上,熟悉追踪法及统计过程控制的流程及方法。

1.3.2绘制大规模采集核酸管理流程图

小组成员结合大规模核酸采集工作实际,绘制大规模核酸采集物资管理流程图,以图表形式绘制实施步骤和各子程序,确定物资管理流程为医院向区级部门申请物资,医院根据实际任务数发放分配到各检测小组,检测小组根据小组数量来领取检测实际数量,检测小组检测大规模核酸采集人员,所有流程都经过培训和考核。

1.3.3确定追踪路线、内容、技巧

1.3.3.1确定医用大规模采集核酸管理追踪路线 以医用防护物资的分配发放、检测小组的使用等环节的运行轨迹确定追踪路线;由防护物资管理追踪检查小组,根据追踪路线对2022年8月至2022年11月医用大规模采集核酸物资的库存情况、发放使用情况及信息记录情况等进行追踪检查,记录追踪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1.3.3.2确定追踪内容 调查医用大规模采集核酸物资各医院、小组分发情况、查对全区总库房、医院大规模采集核酸物资台账;询问物资使用人员使用方法及使用时间;调查防护物资使用是否根据疫情级防护要求合理使用;查看医院库房储备情况及小组使用情况等。

1.3.3.3确定追踪技巧个案追踪:具体追踪形式为现场查看、查阅记录文件、现场督察和追踪访谈等。

1.3.4确定统计过程控制和大规模核酸物资发放追踪小组

1.3.5建立防护检测物资管理方案

1.3.5.1突出重点的科学合理发放原则 启动区域核酸检测工作前,要提前做好物资保障工作。保证检测所需采样管(10:1、20:1检测管、咽拭子、防护服、隔离服、手套、面屏、脚套、医用垃圾袋、扎带、试管条码、消杀用品及医用垃圾桶等),严格按要求规范防护物资的发放标准,参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九版)的通知》相关指导要求,科学合理发放疫情防控防护物资。

1.3.5.2规范各医院防疫物资管理 各医院建立大规模采集核酸物资管理小组,配备专门库房、专人管理,大规模采集核酸物资由专人与供应采集小组核对防护物资信息,确认无误后签字接收。医院建立大规模采集核酸物资使用登记表,由专人每次发放大规模采集核酸采集物资并由使用人签字确认领取。专人每次对防护物资使用情况进行清算核对,并如实上报防护物资库存量、当日消耗量。

1.3.5.3加强大规模采集核酸物资使用培训对采样医务人员、信息录入人员、现场志愿者等使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培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和防护用品使用规范等,掌握正确穿脱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落实各项感染控制措施。采样人员通过核酸采样培训视频、实操培训等,熟练掌握口咽拭子、鼻咽拭子等常用采集方法,按照“培训上岗,合格上岗”的原则,确保采样人员操作和行为科学规范。

1.3.5.4加强信息化保障物资供应 设置信息化保障专班,负责大规模采集核酸物资检测信息系统的运行、监测,及时处理信息系统故障,保障系统安全运行。时刻关注疫情动态,根据现场采样人数,协调各采样点防护检测物质的领用,有效保障一线防护供应的同时避免过度防护而造成的浪费。及时盘存,确保数据库数据准确、合理。

1.4评价方法通过P图分析。通过追踪数量分析,可以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为物资发放提供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多发和少发出现浪费现象。

1.5统计学方法选择SPC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采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大规模采集核酸物资SPC得分情况比较,采用SPC后大规模采集核酸物资管理风险优先指数评分低于实施前(P < 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结论

追踪方法学是一种过程管理的方法学,近年来等级医院评审和JIC医院评审中最重要的评价方法之一[5-7]。其通过追踪大规模核酸采集发放物资的运行运行轨迹和患者的就诊流程中,可以不断完善医院的就诊流程和医疗安全的管理。

本研究应用追踪方法学联合统计过程控制对大规模核酸采集医用防护检测物资管理进行评估,通过SPC 评分找出主要的统计过程控制,即分组后数量统计混乱、医院管理不规范和配置不合理,拟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实施。成立追踪检查小组,将大规模核酸采集物资的分配各小组环节的运动轨迹作为追踪路线,进行追踪检查、统计过程控制和对策拟定检查其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明确数量和流程清楚的情况下联合统计过程控制改进办法实施后SPC 评分有明显下降。说明使用追踪方法学联合统计过程控制 对大规模核酸采集管理效果显著。

本研究将追踪方法学联合统计过程控制对大规模核酸采集物资运动轨迹进行动态监测,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查找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在访谈和现场查看过程中,针对大规模核酸采集物资发放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整改,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多部门协作监督的方式,既保障医院有库存,小组有采集物资使用,受采人员满意的多方满意局面。最大限度合理有效使用医用防护用品,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大规模核酸采集物资的浪费,缓解防疫物资供需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便于统计和调度同时在相关事件中推广运用。统计过程控制在医院管理质量提升中具有积极的管理价值。

综上,将追踪方法学联合统计过程控制运用到大规模核酸采集医用防护检测物资的管理中,做到大规模核酸采集物资的精细化管理,减少物资的浪费,提高配送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便于物资的统计和调度,同时在相关事件中推广运用。追踪方法学联合统计过程控制在医院管理质量提升中具有积极的管理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诚诚,郭佳琪.长期护理费用控制与支付方式研究—— 以S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试点为例[J].卫 生 经 济 研 究,2020,37(2);49-53.

[2]张贻昌,赵建东,曹正国.统计过程控制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药业,2010,19(8);5-6.

[3]华凭,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统计过程控制在医院管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23):170-171.

[4]刘延芳,刘勇. 中国医院评审评价追踪方法学操作手册[5]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Hospitals[M].Oakbrook Terrace:Department of Publications of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2010:3.

[6]JCI.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Hospitals,Survey process Guide[M]. 4th Edition.Department of Publications,Join Commission Resouces,Inc.Oak brook Terrace,USA,2011:4.

[7]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Tracer methodology:Tips and strategies for continuous systems impro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