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你知道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1

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你知道吗

马超

睢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河南商丘 476900

现如今,“验血”已经成为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种化验项目。在出现一些身体不适或者症状之后,很多人都会选择前往医院接受抽血和血液检验的方式来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而知晓是否患有某种疾病。目前,血液检验的功能十分多样,作用也很多。通过血液检验,大家可以完成血常规检查和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等多种检查。所得出的检验结果,也可以十分直观、全面的体现出大家各项指标的实际情况。而且,医生也可以结合血液检验的结果,对不同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各种疾病的存在。所以说,血液检验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血液检验的结果准确性,也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检验结果。为了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确保所送检的血液标本是合格的。

但是,在实际检验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一些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情况。对于那些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无法正常进行检验,需要重新对患者进行标本采集之后再送往检验科进行检验。这一情况下,也容易影响血液样本的检验进度,影响医生对患者临床病情的分析和判断,并导致一定医疗资源的浪费。血液检验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以及标本的质量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对医生的临床分析和诊断造成一定的干扰。所以说,在血液检验过程中,还需要高度重视标本的质量,尽可能的减少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的出现。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血液检验标本。血液检验标本是血液检验过程中涉及到的静脉血标本,这些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大多选择在患者空腹的情况下,通过患者体表静脉进行采血。为了便于抽血,护士往往会选择患者手臂静脉或者肘正中静脉采血。在抽血之后,静脉血标本会被装在一次性采血器中,并送往医院的检验科进行化验。

其次,什么是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呢?在采集血液检验标本的时候,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问题,导致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具体来看,涉及到以下一些情况:第一种是饮食所导致的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在采血的时候,患者应当保持空腹状态。在采血的前一天,还应该注意清淡饮食。但是,一些患者在采血前一天饮酒或者大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血液中代谢酶等物质的增多,进而影响到最终的检验效果。第二种是在运动之后或者情绪激动状况下采集的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在人体剧烈运动之后,或者处于情绪十分激动状态的情况下,血液中的一些激素或者酶类水平会异常变化。在这些情形下对患者进行采血,所采集到的血液标本往往是不合格的。第三种是药物性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在服用各种药物之后,药物中的一些成分会对人体产生的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所采集血液的质量,导致相应的标本成为不合格血液标本。第四种是出现溶血情况的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一些情况下,部分血液标本会出现溶血的问题。例如,在血液检验标本的采集过程中,一些护士的采血操作不规范,会导致标本发生溶血情况。如果患者血液中的胆红素和总蛋白等物质含量较高,还会加重溶血问题,导致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第五种是没有充分进行抗凝处理所导致的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人体血液极易发生凝固,所以在对患者进行采血的时候,需要进行一些抗凝处理。但是,一些情况下采血时使用的抗凝剂较少,无法达到理想的抗凝效果,便会导致所采集的血液标本中出现一些血凝块,直接影响到检验效果。对于这些标本,也被视为是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第六种是信息错误所导致的血液检验标本。检验科的日常工作十分繁忙,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需要保证各项信息的完整和准确。一旦信息发生错误,则会导致相应的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例如,一些采血管上所标注的患者信息不完整,或者采血管上注明的患者姓名和化验申请单上的患者姓名不一致。另外,还可能会出现化验申请单上的申请项目与采血管种类不符合等情况,导致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

那么,导致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具体来看,影响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导致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首先,可能是因为采血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例如,在采血的时候,所使用的采血器具不合理,包括使用规格过小或过大的针头容器,使用过大的负压真空管,采样量过多或过少等等。或者患者近期正在接受输液治疗,而采血的时候选择在患者输液同侧的静脉进行采血等。其次,血液标本的保存不到位。一般来说说,在完成采血之后,需要及时将标本送往检验科进行检验。对于无法及时检验的标本,需要进行妥善的保存。但是,一些情况下血液检验标本的保存环境存在温度过高、放置的时间过长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血液质量,导致其成为不合格标本。另外,血液检验标本溶血,也是导致标本不合格的重要原因。在采血的时候,操作不规范,止血带捆扎过长,导致组织瘀血、缺氧、引起细胞代谢异常甚至遭到破坏,进而导致血标本发生溶血。或者标本突然被低温冷冻(-20℃~-25℃)、突然化冻、遭到机械性强力振荡等等,也可能会导致溶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