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模式实践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模式实践体会

徐关丽 ,张良明 ,祝秀珍 ,李欣坪 ,吕龙柱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四川攀枝花  617067

摘要:新时代赋予了临床药学服务新内涵,做好临床药师规范化、专科化培训意义重大。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培训专业性、实践性较强,通过分析带教理念和思路,总结教学经验,如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心理干预”计划、重视沟通交流技巧等多项实战经验的应用,使得学员的专业技能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很好地训练和提升。

关键词: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抗感染;培训模式

基金资助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科研项目(编号:YXJL-2022-0075-0070 )

当下,新医改及国家相关规定均要求,各医疗机构要深入落实临床药师制,按照规定配备临床药师。要逐步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1-2]。临床药师的专业技能是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条件[3]。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发现[4],我国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临床药师配备不足、临床药物治疗参与度不高及药学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满足新时代临床药学服务需求,我院于2019年申报成为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在带教实践中不断探索培训新模式,现将培训工作经验及体会进行总结,为提升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培训质量提供经验和参考。

一、优化带教体系、培训模式

(一)完善带教体系

笔者在带教实践中深刻感知到,唯有建立起完善的带教体系方能为培训提供全方位保障。笔者所在医院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了由培训基地领导小组、科室组成的带教组织架构。为了使该组织架构能有序运转,医院管理层在目标管理下制订了该组织架构的运转机制,该机制主要包括:教学轮转制度、教学轮转计划、理论课程培训计划、教学评价制度等,这就为完善带教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保障[5]。与此同时,为了使带教质量稳中有升,在本院的带教体系中还建立了科学的内部评价体系,即科室作为带教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带教药师实施过程进行质量评价;培训基地领导小组则定期对科室的带教工作进行综合评估,这样就在带教体系中夯实了主体责任、增强了带教药师的岗位意识。由于科室作为带教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科室为了动态掌握带教计划的完成情况,要求带教药师每月在线上向科室反馈带教信息,科室也会对带教工作进行现场审核。从而,本院的带教体系便日益完善和成熟。

(二)优化培训模式

笔者作为抗感染专业带教药师,目前已培养7名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在完善培训模式方面有以下体会:(1)需严格执行理论课程培训计划。作为临床药师培训理应突出学员的实践能力,但在培训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学员因缺乏理论素养而在实操中会受到经验和主观因素的影响。鉴于这种情形,在培训中需夯实学员的药理理论基础,使之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培训计划设计中,可将理论课程培训计划安排在培训的第一个阶段,学员需完成理论培训结业考试且通过后,方能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培训环节。(2)需培养学员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带教模式本身就强调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且临床药师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存在着多样化、个体化特征,这就要求学员能在参培中自主总结、自主感悟。本人认为,首先应培养学员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完成对临床药理知识的整合和迁移任务,进而为其在所属单位工作打下紧固的临床基础[6]。(3)需帮助学员克服实践中的急躁情绪。似乎帮助学员克服实践中的急躁情绪不属于培训范畴,但从本人的培训体会可知,如果学员没有良好的岗位心理素质,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忙中出错”的情况,若是这样又势必会产生不必要风险。为此,建议在科室培训计划中可增设“心理干预”计划,以岗位意识培训、拓展活动等途径来帮助学员克服不良的工作情绪。

二、加强抗感染专业知识学习与积累,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中华医学会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大纲》要求,深入掌握抗感染专业理论知识。反复学习《临床药物治疗学》、美国第十版《实用临床药物治疗学》、《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等抗感染专业相关书籍。此外,不仅要向医生学习临床知识、临床经验;还要不断学习日新月异的药学知识,在药学专业知识方面做到与时俱进、精益求精。

三、突出临床实践,建立临床思维

临床是临床药师成长的沃土,只有坚持深入临床亲身接触患者,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起病过程、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及用药方案、治疗过程,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逐步完成药学思维到临床思维的转变[7]。例如,一例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治疗G+菌感染5天后,发生了乳酸性酸中毒,临床药师分析了乳酸酸中毒的其他病因(如血容量不足)及其他相关的药物因素并进行排除,建议停用利奈唑胺,并对停药后48h内血清乳酸浓度进行测定,结果示乳酸水平从最高值6.62mmol/L下降至4.12mmol/L,提示两者存在明显的时间相关性。同时该患者原发病为酒精性肝病,是此次发生乳酸酸中毒的高危因素,根据药品ADR关联性评价,考虑该ADR与利奈唑胺的相关性为很可能。通过该例ADR,启发了临床思维和药学思维的区别

[8]
四、实施全方位的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除了向医师提供药学信息、参与治疗方案设计外,还应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药学监护包括疗效监护和不良反应监护。对于疗效的监护要注意监护周期;对于不良反应的监护,需及时发现,并分析不良反应与在用药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严重程度以及处理对策[9]。例如,1例重症胰腺炎伴肝功能衰竭患者KPC-Kp感染,制定了美罗培南联合替加环素的KPC-Kp抗感染方案;依据PK/PD原理提出抗感染优化策略,如美罗培南2g,q8h  ivgtt,并延长输注时间至3h,采取万古霉素持续输注的方案以获取目标稳态浓度;加强不良反应防控,如菌群紊乱和二重感染,肝肾功能监护;根据患者肝功能Child-Pugh 评分,及时调整替加环素及卡泊芬净的给药剂量,避免肝功能进一步损害,对患者进行全程的药学服务。

五、关注用药细节,勇当护士用药的好帮手

临床药师的最终方向要成为临床治疗团队中的一员,除了为临床医生提供药学服务外,还要与护士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药物的配伍、滴速、配制与储存方法、用药顺序、监护事项等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护士进行研究讨论,通过交流达成共识[10]。培训期间,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做好药物的用药安全指导。例如,万古霉素滴注速度过快可使组胺释放出现红人综合征、低血压等副作用,告知护士注意滴注时间>1h;告知护士配制替考拉宁摇晃时易产生大量泡沫以致药量减少,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双手轻轻滚动替考拉宁药瓶直到药粉溶解。
六、学习沟通交流技巧,重视与医护人员的沟通

药师的交流能力是培训的重要部分,临床药师应加强沟通能力,充分理解并尊重医护人员的劳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疗,不是检查监督或替代医师进行用药决策[11]。当与医师观点冲突的时候,切忌盲目指责,应详细查阅指南和循证医学信息,并在恰当的时机提出观点,与医师共同商讨[12]。另外,临床药师与患者交流时态度要诚恳、真挚,语言要准确、得体,举止要稳重、大方。通过与医护患的不断交流,沟通交流能力便逐步提高。

七、小结

近年来,随着药学服务模式转型,临床药师在个性化药学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抗感染专业涉及疾病种类多,在短短1年的培训时间内,临床药师学员需融入临床,建立临床药学思维,具备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带教过程中,及时总结带教经验,并根据学员特点,进行实战演练,不断探索,学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临床思维、药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得到提高。今后,我们将不断创新、优化带教模式、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培养更多具备“药学服务胜任力”的优秀临床药师。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印发《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S]. 国卫医发〔2018〕45号. 2018-11-26.

[2]杜娆, 毛晨梅, 虞勋. PBL教学法在临床药学带教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 10(41): 182-183.

[3]李庆南, 柯妙璇, 林晓吟, 等. 粤东地区药学人员职业现状和人才培养需求调查[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0, 23(9): 859-864.

[4]卢今, 姜玲, 王浩琪, 等. 安徽省885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现状调研分析[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 37(5): 613-619.

[5]李佳鑫. 抗感染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培训的体会[J]. 海峡药学, 2016, 28(5): 242-244. 

[6]杨梅,王晓玲. 临床药师学员培训的创新方法与实践[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 13(18): 79-82. 

[7] 张文, 杨魁. 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在临床药师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 (1): 135-139.

[8] 杨文华. 中药临床药师培训结业学员返岗工作现状调研[J].中国药业,2022, (2): 5-10.

[9] 苏芬丽, 姚媛. 内分泌专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模式的探索[J]. 药学教育, 2022,(4):72-75.

[10] 王培培. 以提升药学服务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药师培训模式探索[J]. 继续医学教育, 2022, (3): 65-68.

[11] 郑巧伟. 基于问卷调查的临床药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 2022, (7): 146-148.

[12] 张晓雯.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学员评价体系构建[J]. 中国药业, 2021, (15):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