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热解毒功效与抗病毒药理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浅析清热解毒功效与抗病毒药理的关系

姓名: ,邵芹芹

单位:  南通市中医院 单位省市:  江苏省南通市 单位所在地区邮编:  226000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疫病和病毒之间的关系以及清热解毒功效和抗病毒药理作用,认为清热解毒中药在抗病毒方面有着特有的作用,为更好研究出抗病毒新药提供指导。

关键词:清热解毒;病毒; 抗病毒

文章就常用清热解毒功效中药(大青叶、黄芩、连翘、甘草)具有的抗病毒作用进行综述,阐明其关系,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清热解毒中药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1.大青叶

大青叶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用于治疗高热神昏、发斑发疹、温邪入营、痄腮、喉痹、丹毒和痈肿、黄疸热痢等症状,历来为清热解毒之要药,具有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增强免疫等药理活性,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甲型H1NI流感的根本病因就是时行疫毒感染,有研究表明,大青叶中 4(3H)吡唑酮成分具有明显的体外抗H1N1 型流感病毒活性。实验表明大青叶对甲型流感病毒有直接、治疗和预防作用,但因产地不同导致抗病毒程度差几倍到十几倍。邓幼平研究表明,增加大青叶药物浓度会增加大青叶对病毒复制的抑制率。张琳琳等研究发现,大青叶可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并促进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等的分泌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有研究表明大青叶对病毒有抑制感染并有抑制增殖作用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登革病毒等。

2. 黄芩

黄芩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止血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菌、抗氧化、神经保护、心血管保护等药理学作用 [15]。目前从黄芩中提取出了60多种化学成分,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包括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新素、黄芩素、汉黄芩素等。

目前,黄芩在临床抗病毒方药中的是常用药材。2020 年 3 月 3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推荐使用 22 个处方及中成药品种,其中安宫牛黄丸、清肺排毒汤、金花清感颗粒、痰热清注射液等方药中均含有黄芩,起到清热解毒作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证候特征给以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

张沛等实验表明黄芩苷通过上调被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大鼠体内I型干扰素,下调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2的水平来抑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1/3的表达,达到抗 RSV 感染作用。Huang研究发现,黄芩苷通过下调肝细胞核因子HNF1α和HNF4α的表达,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RNA 的转录,从而影响病毒蛋白的表达和 HBV DNA 的合成。金跃等研究得出黄芩苷会降低细胞脂类代谢,从而干扰柯萨奇病毒B组3型的复制,继而减少病毒对细胞的破坏。

3.连翘

连翘是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之功效。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称 “青翘”; 果实熟透时采收,称 “老翘”。连翘含有挥发油类、木脂素类、苯乙醇苷类、有机酸类和萜类等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有解热、抗病毒、抗菌、抗炎、抗肿瘤、降压等作用。研究发现连翘对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LI C 等通过 CPE 测定评估发现连翘中的苯乙醇苷的化学结构具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的作用。有实验证实,连翘有效成分连翘苷能通过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基因的转染后表达,从而达到抗甲型流感的作用。连翘酯苷是连翘中发现的苯乙醇苷,连翘苷A通过影响小鼠肺免疫细胞中的 RLRs 信号通路减少甲型流感病毒株 FM1 在小鼠肺中引起的炎症反应,显示连翘酯苷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4.甘草

甘草来源于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 Glye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 Glye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有润肺止咳、补气益肾、调和解毒、缓急止痛等功能。甘草酸是甘草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许多研究已报道甘草酸具有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另还证实250mg/L甘草酸二铵即会明显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其抗病毒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李永伟等推测甘草活性化合物可能在体内通过免疫调节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作用从而发挥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Masoud 等研究结果表明甘草水提物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1(HSV-1)的活性,作用机制可能是其具有很强的抗黏附性,可直接抑制HSV-1病毒的附着过程。甘草醇提液在体外有明显的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表现为既能干扰其吸附、生物合成过程,又能直接产生杀伤作用。甘草甜素能有效抑制 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体外复制,预测甘草甜素也具有结合 ACE2 的能力,具有潜在的抗 COVID-19 效应。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研究清热解毒类中药的抗病毒作用。1.加强清热解毒类中药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筛选与提取,最大程度上保留药物抗病毒活性成分,明确药物发挥作用的靶点2.改变一些清热解毒类中药剂型,提高生物利用度,使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更好发挥3.加强清热解毒类中药的配伍和组方规律的研究,增强抗病毒的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蒲晓东.病毒性传染病中医治疗概要[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1-62.

[2]李燕宁,吴金勇,周朋,等.中成药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1,51(15):111-112.

[3]盛增秀.略论解毒法在疫病治疗上的作用[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3):157-158.

[4]庞博,董军杰,庞国勋.清热解毒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1A):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