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辅助治理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维生素D辅助治理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分析

王友章

贵州省福泉市凤山中心卫生院 550503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期间辅助采用维生素D的效果优势。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8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常规组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和消旋卡多曲进行治疗,实验组结合应用维生素D。对比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维生素D可以辅助应用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能够进一步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并降低胃肠激素水平,有利于患儿的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维生素D;临床效果

轮状病毒性肠炎属于一种因为轮状病毒感染而导致的急性传染性消化道症状,该疾病带有季节性发病特征,一般集中发生于秋季,其中10月至12月属于发病高发期,其中6月至3月的儿童属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高发群体,同时轮状病毒性肠炎无特效治疗药物,同时该疾病带有自限性[1]。临床中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疾病表现在于呕吐腹泻、大便蛋花样,在病情较重时还会出现发热和腹痛等症状[2]-[3]。因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缺乏有效治疗方式,所以在临床治疗时对于治疗方式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治水平,本文基于对比研究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及其应用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8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实验组患者100例,男女分别56例、44例,年龄(48.64±3.24)岁,病程(2.34±1.34)年;常规组患者100例,男女分别60例、40例,年龄(49.54±3.54)岁,病程(2.28±1.40)年。一般资料对比无组间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相同基础治疗,主要是以补液、调节电解质紊乱表现以及抗病毒等治疗,所有患儿均连续治疗1周。

常规组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和消旋卡多曲进行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基于口服方式用药1岁以下与以上儿童分别用药10mg、15mg,每天用药3次。消旋卡多曲颗粒以口服方式用药,在9月之前每次用药10mg,每天用药3次,从9月开始每次用药20mg,每天用药3次。

实验组结合应用维生素D,采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以口服方式用药,每次用药0.25μg,一天口服用药1次。

1.3疗效观察

对比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

症状完全消失、黏膜恢复正常无出血判断为显效;症状好转检查结果显示黏膜未完全恢复,无出血判断为有效;存在出血或黏膜损伤仍然严重则判断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实现数据处理,P值计算结果<0.05代表两组数据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

2.结果

2.1疗效对比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n=100)

46

51

3

97.00%

常规组(n=100)

35

54

11

89.00%

P值

-

-

-

<0.05

2.2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组别

发热

腹泻

呕吐

厌食

实验组(n=100)

1.21±0.53

2.13±0.51

2.56±0.13

3.11±0.14

常规组(n=100)

4.21±0.69

4.15±0.98

3.82±0.56

4.08±0.13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肠道菌群属于肠道微生物系统的重要构成内容,轮状病毒感染属于影响肠道菌群的主要表现,其会降低肠道屏障功能从而引发轮状病毒肠炎,同时轮状病毒肠炎还会导致菌群进一步改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4]。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属于三种杆菌的微生态制剂,其会直接抑制轮状病毒的定植和侵袭功能,从而影响肠道内酸碱环境,导致肠道黏膜无法有效修复,从而改善肠道黏膜功能。消旋卡多曲属于脑啡肽酶抑制剂,其可以有效抑制脑啡肽酶对于脑啡肽的分解,从而延长脑啡肽对于机体的作用,从而激发肠粘膜受体,规避肠粘膜过多分泌水与电解质,从而降低肠腔内的肠液水平[5]。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应用维生素D,对于轮状病毒具备明显的抑制性作用,可以激活巨噬细胞从而提升防御素、抗菌肽的活性,达到抗原呈递效果,从而影响炎症应答形成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维生素D属于一种可以调节肠黏膜细胞增值和凋亡的药物,其能够维持肠粘膜的工嗯呢该,可以有效提升肠道抗感染的功能,对于水、营养吸收质量有着明显的推效果,可以为机体免疫功能提供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基础,对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预后康复有着明显的推动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证明辅助使用维生素D可以作为儿童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方式,不仅对于症状的控制效率较高并且可以保障患儿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症状的快速控制并提高患儿预后水平,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应用维生素D可以有效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这一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症状控制效果,疗效短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邓国清,鲁利群,黄莉,等.维生素D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胃肠激素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1,34(08):22-26.

[2]魏新智.维生素D通过调节肠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D].导师:李雁春.中国医科大学,2021.

[3]马汉伟,张妮,李元枭.维生素D与轮状病毒肠炎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10):1425-1427+1431.

[4]章晓英,李超雄,欧仲爱,等.轻度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维生素D、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06):684-686.

[5]全红伟,茹振伟,刘定兰,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20(1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