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浅谈房屋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

苟茂森

深圳市恒义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这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建筑结构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近年来,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各地区的地震灾害也逐渐增多。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越大,损失就越大。阐述了影响建筑结构体系设计质量的因素,总结了应用抗震技术进行建筑结构体系设计的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意见。这使设计人员能够熟练地应用抗震技术,提高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效果,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关键词:房屋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引言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分布广、频率高、强度高、震源浅,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各国的地震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总结了大量的经验教训,推动了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建筑抗震实践表明,如果地震区内没有良好的建筑总平面布置方案,仅通过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仍难以在强震作用下取得良好的建筑抗震效果,甚至不能降低建筑物的震害程度。因此,只有将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建筑抗震设计水平达到一个相对完善的高度。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1.1施工场地的选择

在选择施工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相关资料,并对地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避开不利地段的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危险地段不得修建甲类、乙类建筑物,不得修建丙类建筑物。断面划分可从地质、地形、地貌等方面进行分析。土地可分为有利地段、不利地段和危险地段。有利地段为基岩稳定、土质坚硬、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地段,不利地段为软土、液化土、条状突出山口及高耸孤山、非岩质陡坡、河岸及坡缘,成因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岩性、平面分布状态等危险地段为地震多发区,甚至可能在发震断裂带上造成滑坡、崩塌、沉降、泥石流和可能的地表错动,应禁止施工。

1.2关于确定建筑物形状的讨论

体型的确定对建筑物的抗震,特别是对建筑物的限高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区分结构类型是否符合标准。巨型结构和悬挂结构是不满足抗震建筑要求的高度限制建筑。其次,建筑物和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应规则对称,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最后,建筑物的立面布置应采用变化均匀的梯形、矩形和三角形几何形状,尽量不采用阶梯式立面,大型底盘建筑,甚至倒梯形立面,具有突然的变化。第三个方面是尽量降低建筑物的高度,特别是限制高度比。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问题

2.1柱端弯矩增大系数问题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是从抗震角度提出的结构设计概念。其目的是使建筑结构在地震灾害中避免在柱被梁破坏之前发生结构的整体倒塌。这种延性设计思想在地震中体现了其合理性,具有良好的结构变形能力,能够有效地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然而,如何实现“强柱弱梁”,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为实现“强柱弱梁”的屈服机理,一般采用提高柱端弯矩设计值的方法。不同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将表现出不同的抗震性能。

2.2梁的抗弯刚度

在梁的抗弯承载力设计中,考虑楼板对梁的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有必要根据不同的系数增大梁的抗弯刚度。目前,楼板的影响通常只考虑梁端的内力,而在跨中截面的设计中没有考虑楼板的影响。

然而,实际上,跨中截面和端部截面受楼板的影响。忽略跨中截面板中钢筋的影响,直接导致梁的抗弯刚度大于截面弯矩。最后,虽然“强柱弱梁”的机理没有被认识到,但“强梁弱梁”的现象却形成了,这可以说是地震的一个惨痛教训。

 3结构抗震设计策略

3.1施工场地的选择

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在很多方面实现,其中合理选择施工场地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任务。在选择建筑结构的地形时,设计师必须选择地形相对平坦的地方。这样可以降低建筑结构的抗震强度,提高整体稳定性。此外,应尽快调查施工场地的土壤质量,选择土壤硬度高、密度高的场地作为施工目标,以满足施工工程的承载要求。传统的建筑地基经常遇到河岸边缘、土层脆弱等问题。这些部分对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地震时容易沉降和倒塌。因此,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需要合理选择施工场地。

3.2科学的抗震结构选择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做好抗震结构设计,选择抗震建筑结构。抗震结构具有很强的刚度,促进了建筑结构的设计。二是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承载力。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能力和有效的减震能力,因此有必要选择科学的抗震结构来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力。

3.3建立多重防震体系

多条抗震线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因此,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抗震的第一道防线必须是延性结构,而延性结构能更好地适应建筑本身的抗震能力。它使其他防线能够继续发挥地震作用。这些多条地震线的布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4建设项目质量控制机制的建立

由于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有必要建立一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机制,以保证工程质量。项目经理需要确保项目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协调和组织各种质量活动。在项目经理是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前提下,项目经理负责分配项目各部门职能人员的工作职责。每个子项目和项目的每个具体任务的目标如下: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岗位的每个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子项目负责人应与子项目共同工作,各环节到位,完成网络。项目部主要职能人员分工明确,不分离。项目副经理:负责项目计划管理和施工生产、材料管理、机械管理和分包管理。确保施工生产过程和施工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符合子项目标准,并通过对材料人员和责任施工人员的具体考核,为补偿和处罚提供依据。项目主管工程师:协助项目经理确保企业质量体系在项目中的有效运行,负责项目的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

3.5重视建设工程中的技术服务和反馈

施工企业应向用户提供技术服务和反馈,使企业能够正确评价工程质量,进一步明确工程质量改进的方向。建立用户服务体系,以便用户能够识别和评估产品质量。企业应广泛推广用户服务系统,让用户登录后直接获取信息,并作为信息反馈到生产中,提出改进施工技术、创新建筑质量的建议。公司也可以不定期或定期走访用户,获取用户对工程质量的意见,并进行分析筛选,按照公司标准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公司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实现最终目标,提高工程质量。准确教导用户使用《建筑用户服务管理制度》,对因使用不当而出现的建筑质量问题向用户提供维修服务,并向用户讲解使用、保管和维修方法。

结语:

总之,地震灾害是人类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每一次重大地震灾害都会因房屋倒塌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了保证人们在重大地震灾害中的生存率,确保人类生命的安全稳定,必须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出发,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受力,并对其内力计算模型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从而为建筑抗震框架设计提供更有效、更实用的数据依据和理论技术,从而实现合格、合理、安全的抗震机理。

  参考文献

[1]黄少斌.关于房屋结构抗震加固施工常用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7(10):58-58.      [2]夏文龙.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略谈[J].智能城市,2018,4(13):25-26.

 [3]闫峰岗.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18):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