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配网工程项目储备及立项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浅议配网工程项目储备及立项管理

刘鑫耿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山西省运城市 044000

【摘要】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配电网投资力度大幅提高,利用配网发展的重要机遇打造坚强智能电网是配网建设与改造的目标。本文主要研究怎样加强配网项目储备精益化的管理,以便于进一步的提高配网立项的质量和效率。希冀为同行们提供有用的知识。

【关键词】配网;精益化管理;项目储备

电力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电力网更是被称为电力传输的“最后10 公里”。长期以来,我国配电网受管理、投资、历史等原因的影响,网架结构相对薄弱,设备质量良莠不齐,供电能力和可靠性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配网升级改造,更有效的进行配网项目储备变得尤为重要。

1.配网项目储备要求

针对配网线路及设备的特点,在配网项目储备中要求: 以设备完善化改造和差异化改造为重点,因地制宜解决电网“卡脖子”、“两头薄弱”和老旧设备缺陷等问题,提高技术改造规划的针对性。大力推进城市配电网改造,重点解决单相接地故障就地快速诊断、隔离等问题,对相关接地系统设备、配网一二次设备进行整治。

2.配网项目储备现状

2.1配网项目储备缺乏精准的需求管理

项目需求管理是配网储备的关键,配网建设点多面广、工程量大,项目需求是否精准科学,直接关系到后期建设的整体质量水平。缺乏规范的需求管理,将对配网管理技术产生影响,阻碍项目储备的预期效果和实施作用的发挥,使储备项目不能够对电力配网的发展工作提供保障。管理需求的缺失,暴露了电力配网在线路巡视和设备维护、检修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的问题,造成了基础信息收集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配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2 配网项目储备缺乏长效规划

有效的对项目储备进行规划是可持续建设和发展配网项目的重点。目前,由于缺乏准确清晰的长效规划,在电网工程较多,项目来源复杂的现状下,各类项目储备存在重叠部分,已经改造的线路或设备又二次提报其他项目,产生了重复储备、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问题。规划管理的不完善,还造成了项目储备的滞后,不能有效的把所辖线路或设备有计划的进行储备。产生“出了问题才救火”的现象,使设备运维单位始终处于被动抢修的状态。

3.配网工程项目的储备管理

3.1以“网架导向、需求导向”为原则做好项目立项和储备

以“网架导向、需求导向”为原则开展项目科研,科学编制配网项目计划、合理安排设计预算,加强配网项目储备的规范化、精益化管理。

坚持以目标网架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做好项目立项和储备。以规划为源头,全面诊断配电网发展现状,树立规划权威和确保执行刚性,结合当前各工业园区的发展需求和设备运维状态以及故障报修等方面情况,滚动梳理问题清单,通过会审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按照施工设计深度开展初步设计,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初设审查机制,对设计规范、设计方案以及材料选型等方面进行把关,对现场条件不满足项目方案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设计一批、审查一批、修改一批、储备一批”。储备项目库的质量有了保证,配网项目的申报可以实现直接从储备项目库中提取,配网立项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2做好配网技改修理项目的储备工作

项目储备最终是为项目实施服务的,项目储备的精益化管理同时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初步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红线和政府的相关规划,避免后期因设计方案问题影响整体工程进度;

(2)加强设计规范性管理,组织设计人员严格按照图册模板开展设计工作,达到统一设计标准,提高设计效率的目的;

(3)保证设计深度,避免因深度不够造成的物资招不全而影响施工进度。

2.3科学的进行项目投资估算

对电力企业来说,配网技改修理项目的投资估算能否做好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企业实施配网技改修理项目:①使配电网络完善,让其更稳定、运行的更安全,给用电用户高质量的用电服务;②电力企业在项目当中为了获得经济收益实施配网技改修理项目,使经济收益达到最大化,从而良好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而且在进行配网技改修理项目的管理过程当中,通过对项目的投资进行科学的计算,能够合理有效的预估项目的收益和投入成本,从而可以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避免造成项目的亏损,由于不科学的项目投资估算,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4快速适应项目的管理模式

配网技改修理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由于配网技改修理项目管理的每个模式都不相同,很多管理人员不可以对快速变

化的管理模式适应,从而影响配网技改修理项目的管理质量。面对此种情况,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学习,经常总结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来适应配网技改修理项目的管理方式,保证对配网技改修理项目的管理质量;另外,在项目管理进行的过程当中,管理人员还应与配网技改修理项目具体的特点结合起来,整理出一套可以适合所有配网技改修理项目的管理模式,并在项目的具体管理中,有变通地将管理的模式使用到配网技改修理项目的管理当中,可以提高配网技改修理项目的管理水平,使配网技改修理项目的实施得到良好的促进。

4.配网工程项目的立项管理

配网工程项目的立项管理是项目储备的升华与发展,关系着项目储备是否能够成行,是否能够真正指导配网工程项目的建设。在立项管理中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4.1运用动态化的立项管理方式

配网工程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动态化的立项管理。在立项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台片为单位,遵循“一次整体规划、年内分步实施”的科学原则,以供电所的实际调查情况为基础来逐步完成立项工作。同时,在配网工程项目的立项管理中,还应该落实动态化的管理方式,逐步进行立项,逐步予以实施。实践证明,在配网工程项目的立项管理中,若本着一次性建设完毕的管理理念,则可能会出现重复性建设,造成配网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在立项管理中,还需要对具有变化属性的资料进行重复性的核查,及时补充,及时更新,确保立项材料的时效性和动态性。

4.2以项目效益为杠杆来执行立项

在配网工程项目储备中,任何不利于农电工作的问题或者亟待改造的问题都会成为立项的重要判断标准,但配网工程建设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因此在立项管理中,必须具备轻重缓解的科学理念,按照项目的效益来综合性地判断立项的先后顺序。一方面,在配网工程项目的立项管理中,要着重进行重难点工程的立项管理,以及时解决制约农电工作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在配网工程项目立项管理中,还应该以农户的切实需求为判断标准,本着急农民之所急的科学观念来精准把握立项工作。此外,在配网工程项目立项管理中,还应该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在实际的立项管理中,应该着重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推动农电工作的有序开展。

5.结语

配网工程利国利民,关系着数以亿计的农民朋友的生产用电、生活用电,在配网工程升级、改造及建设等过程中,必须做好科学的项目储备,全面研判资料,做好实际调研,解决农民朋友亟需的用电问题,保障农电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效益、动态管理等方法来优化立项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殷明.配网工程项目储备及立项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8):53.

[2]易培林,物资管理提速配网升级[J].云南企业,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