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孙滨

济南四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1

摘要:现阶段高层建筑设计中,梁式转换层结构作为解决上下层建筑功能转变的一种形式,受到了建筑者和使用者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合理性,将高层建筑优势最大化、弊端最小化,建筑者应重新审视高层建筑中梁式转换层的结构施工。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前言

转换层在建筑中的过渡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提高工程的稳定性,满足复杂结构的建筑需求。由于力学因素,建筑物的下部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重量,其本身的结构刚度要更强。在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下,建筑内部的柱距得以加大。在出入口的设计上也能够有更加充分的空间,满足大量人群的进出。有利于建筑物安全性的提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1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

转换层主要是使楼层的上部结构荷载通过转换层重新分配并传递给下部结构和基础,转换构件可以采用转换梁、桁架、空腹桁架、箱型结构、斜撑以及6度抗震设计和7、8度抗震设计地下室采用厚板。其中梁式转换层结构具有构造简单,传力明确,施工过程相对方便的特点,在保障高层建筑上下层安全对接的同时,极大限度满足了不同楼层空间的使用要求,因此,梁式转换层结构广泛用于高层建筑设计中。常见的梁式转换层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框支梁按照受力方向的不同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种,框支梁又被称作转换梁,是通过水平结构与上下部构件竖向连接,使高层建筑传力、受力过程更明确,广泛用于高层建筑的底部构件中。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明确规定了梁式转换层结构中钢筋和配筋的要求,转换梁的高度应大于跨度的12.5%,以此保障梁式转换层的受力能力,确保转换层的稳定性。例如,某商用高层建筑,总层数共25层,建筑高度在100m左右,其中,地下2、3层作为停车库、地下1层作为大型超市和设备房、1层到5层作为购物中心、5层到顶层作为写字楼,转换层的设置层数应在5楼,这样能保障梁式转换层设置在高层建筑的偏低楼层,同时又能满足5层以下对大空间的使用要求。转换层设计的结构特点要充分考虑高层建筑受力分布对框支梁的影响,根据高层建筑的高度、用途不同,考虑框支梁的受力程度,配置与其相符的钢筋结构,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在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的技术应用

2.1支撑体系的建设

在转换层的施工过程中,搭建顺序是柱到剪力墙,最后才是楼板与房梁的施工。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相应的顺序,如果顺序发生错乱,则有可能对整个转化层的支撑体系造成影响。在这样的变化下,转换层对建筑的作用也会大幅度降低。因此在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对设计方案的各个细节进行确认,保证建设顺序上的准确性。此外工程管理人员也应做好监督工作的安排,设置监管人员,对施工情况进行定期查看,协助工程施工。做好全流程监管,保证施工的顺利推进。在施工中支撑架的搭建也十分重要,对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在选择施工人员时要注意人员的技术能力与经验水平,提供准确的数据。在施工时实时测量,对支撑架部件进行仔细地检查,确保其结构没有发生变形或者松动。定期查验结构部件,如果部件有问题要及时处理或者更换。工作人员在发现问题时也要及时反馈,避免由于延误造成的严重事故。在进行斜撑杆的施工时要注意角度的把控,斜撑杆之间夹角范围要低于45°,通常按照柱体位置进行竖向的摆放。不同斜撑杆的距离通常不超过1m,模板与斜撑杆的摆放要注意其位置、顺序、距离符合施工管理要求。为了维护受力的均匀,施工时要注意斜撑杆与支架的合理安排。而在进行支撑钢管的施工时,施工人员通常要使用转换支架模板。它能够加强支撑体系的承受能力,增加模板本身的承载力。从而提高转换层的质量,防止工程建设结束后出现意外。

2.2钢筋工程的建设

在转换层的施工中需要涉及到大量的钢筋材料,分布十分紧密,因此钢筋的质量对工程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依照施工图纸做好确认,选择适合的钢筋材料。尤其对于钢筋量较多、分布密集的楼板建设部分更要关注钢筋本身的质量情况。在安装时首先要对所需钢筋数量与安装区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施工的流程。在安装顺序上,要首先完成大梁底部的钢筋安装,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铺设工作。在钢筋位置的选择上,施工人员要做好相应的测量,保证钢筋的间距和位置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安装结束后,对每条钢筋做好固定与捆绑工作,之后采取电焊形式完成钢筋的安装与加固。

2.3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完成支撑体系的搭建与钢筋的铺设后,最后就是在转换层上做好混凝土的浇筑。首先要完成施工方案的设计,依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计划。浇筑通常包括了分段分层、全面分层与斜面分层三种浇注形式。在材料的选择上,由于施工中涉及到的材料量较多,应首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与数量符合施工需要。部分施工工程也会自行安排混凝土的材料配置,从而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要达到80%以上,保证转换层的建设质量。在浇筑时间上要做好把控,白天完成浇筑工作,每次的浇筑高度要在40cm以下。温度保证在适当的范围之内,避免混凝土层出现裂缝,如果裂缝不明显且当时并未发现,则会导致施工质量容易发生严重的问题。利用塑料布、锯末覆盖混凝土的外圈能够起到加固混凝土的作用,也能够增强转换层的稳定性。浇筑后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利用振捣棒向下层混凝土插入,深度达50m以上,或者使用设备进行机械振捣。

结束语

由于高层建筑物的复杂性,在建设时多采取转换层的施工形式,建设具有稳定性的结构。在支撑体系、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建设过程中要保证高要求高标准,严格规范施工流程。对各个难点进行突破,完工后做好数据整理,确保工程的标准化,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开展转换层的建设工作。从而满足高层建筑的结构需求,使其具有可靠性与安全性,提高工程的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贺邵华.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房地产世界,2021,(10):73-75.

[2]向祥林.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9):2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