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央企如何做好境外领导干部的监督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1

浅谈央企如何做好境外领导干部的监督与管理

高源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 随着央企外派至境外领导干部人数增多,境外领导干部的监督成为一项新的管理难题。本文简述了央企境外领导干部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央企、境外干部、监督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要求,多家央企在全球各地成立多个分支机构。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央企选派赴境外开展工作的领导干部数量逐年增多。境外业务投资额度大、合作模式多样、风险防控难度大,境外领导干部作为央企境外活动的推动者和落实者,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少数。本文将浅析境外领导干部监督与管理的问题和难点、思路和几点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1.权力过于集中。境外企业一般由央企从国内委派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当地雇佣外籍操作人员。国内委派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权力集中,在干部选拔任用、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等工作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权力运行具有较大空间。

2.监督机制缺失。境外企业机构设置简单,高级管理人员兼任部门负责人的情况较为普遍,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更是行使监督权的人,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而且,在境外企业建立初期,部分领导干部存在重发展、轻监督的思想,经常以海外业务开展困难、特殊性强等理由和借口忽视监督工作,缺少顶层设计和与时俱进的防范应对措施。

3.群众监督弱化。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环境各不相同,外部因素对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廉洁从业形成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当地员工不关心也不干涉领导干部的日常决策,只要不触犯当地法律法规,当地员工一般不会主动举报或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极易形成群众监督的空白。

二、解决思路

结合境外企业的实际特点,推进建立规范境外领导干部权力运作的制度和相关标准,推动制定人事、投资、资金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岗位的具体监督监管对象和内容,明确相关监督措施及责任人,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任职年限交流制度,推进境外领导干部监督向事前、事中延伸,实现全链条、全过程监督。

三、解决措施

1.强化一把手监督。积极推进落实副职分管、正职监督、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利运行机制,明确一把手不能直接分管采购、招标等工作。完善重大决策形成机制和程序,在境外企业同样施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强化权利制约,坚决执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2.发挥审计、巡视利器作用。境内总部的审计、巡察、纪委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实现轮检、轮巡,不能因境外情况特殊而出现审计、巡视的空白,针对审计、巡视发现的问题要建立监督整改台账,形成长效机制。

3.完善细化监督管理制度。梳理境外企业在审计、巡察等方面检查发现的问题,细化境外企业现有制度,努力消除管理空白和盲点,填补管理漏洞,不给境外领导干部钻空子的机会。

4.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交流机制。定期轮岗是培养锻炼干部、降低廉政风险的有效手段。对境外企业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人员配备等工作要统一标准,严格执行任职6年应交流、任职9年必交流的原则,进一步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的同时,积极储备国际化经营人才,打通境内外领导干部轮换的瓶颈,有效减低廉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