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破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臭氧层破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高文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崂山分局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臭氧层是覆盖于地球大气平流层的一层高浓度气体,对地球生物具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堪称地球生物的“保护伞”,但是如今伴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众多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本文分析了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止臭氧层破坏发生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臭氧层破坏;环境;影响;预防措施

前言: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水平越来越高,但产生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也在逐渐升高,导致臭氧层的破坏,进而导致地球环境遭受影响,为此众多科学家积极呼吁保护环境,预防臭氧层破坏,文章针对臭氧层、臭氧层作用及影响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1臭氧层破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1对人类的影响

紫外线是太阳中一种射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仅限于长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则会对人体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具有关实验显示当臭氧层含量减少1%,人类产生白内障的几率将会增加0.6%-0.8%,进而会导致超过10000人因此失明,而且还会引发一些皮肤疾病,例如巴塞尔皮肤瘤、状皮肤瘤以及恶性黑瘤,其中恶性黑瘤属于恶性皮肤病,也就是俗称的皮肤癌,其原因就在于短波紫外线破坏人体皮肤细胞DNA,尤其是儿童产生的影响更大,同时臭氧层破坏无法阻挡紫外线,还会引发人类出现水痘、麻疹、疱疹等疾病,危害人体生命健康。此外,地球上的众多动物都会像人类一样,产生有众多恶性皮肤疾病,从而危害它们的生命健康

1.2对地球植物的影响

植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是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通常情况下植物需要阳光照射才能正常生长。但是臭氧层破坏之后,导致大量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同样会对植物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据有关实验研究显示,波长为280-320纳米的紫外线,会对众多植物产生影响,降低叶绿素的生成,导致其生长缓慢,而且臭氧层破坏后还会对海洋水生植物造成影响,位于南极洲上空拥有一个巨大的臭氧层空洞,无法有效阻挡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导致大量紫外线照射到众多南极海域中的植物身上,导致它们出现发育不全、繁殖力减退现象,进而影响海洋生态平衡。

1.3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任何植物和生物都参与其中,若其中一环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而臭氧层破坏会影响地球动物和植物的生命,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改变,而且臭氧层对维持地球温度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若其遭受破坏之后,地球表面温度将出现改变,不利于生物生长,同样会威胁到地球生态平衡

1.4对众多材料产生的影响

一般,人类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各种房屋、车辆、电线电缆、管道以及包装等,都会针对太阳光采取防晒措施来增加其使用寿命,但是臭氧层破坏之后,大量紫外线涌入,将会加快这些材料老化,甚至引发一系列较为危险的事故,例如火灾等,尤其是高分子材料,所遭受的损害会更加严重。

2预防臭氧层破坏的预防措施

2.1建立有效保护臭氧层的机制

20世纪末,全世界范围内CFCs的使用量已减少了一半以上,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众多危害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标的越来越多,导致臭氧层破坏情况愈加严重,已经超出了众多科学家的预想随后众多国家在1990年又签署了相关协议,要求2000年全面禁止使用威胁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如哈龙、CFCs、四氯化碳等,有172个国家达成了共识,并且针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从而帮助他们替代这些有害化学物质,不过在此之后臭氧层破坏情况急剧加重为此在1992年的巴西地球高峰会议中,世界众多国家宣布将在1995年全面禁止使用这些危害臭氧层的物质,首当其冲的就是CFCs,虽然在如此严格的控制之下,CFCs的使用得到有效制止,但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预计会在1998年,其空洞将达到最大值,然后才会逐渐恢复但在1989年出现了一系列政治变革,导致一些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让臭氧层的保护出现了难度,而中国一直以来都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参与到保护臭氧层的活动当中,并贯彻国际社会关于禁止使用CFCs的协定如今加入到保护臭氧层协议中来的国家不断增加,都在为保护臭氧层而积极努力,相信在如此严格的机制之下,地球臭氧层能够恢复往日的风采。

3.2积极研发破坏臭氧层化学品的替代品

CFCs作为制冷设备中的制冷剂,有好的效果,但如今已全面禁止使用,为此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地研发替代CFCs的产品,实际效果并不乐观。尽管新研制的替代品,对臭氧层的破坏很小,但制冷效果并不突出,如HFC-134a是一种替代CC-12的产品,广泛用于车辆空调当中,可实际制冷效果却仅有后者的15%-20%,尽管该产品效果并不突出,但它不伤害臭氧层,所以也被众人使用,而发泡剂及喷雾推进剂都是日常常见的物质,甚至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目前也已经拥有替代品如液化石油气、丁烷以及异丙醇等,而新型的CFC123及CFC-134a替代了传统的CFC作为冷媒和发泡剂使用,该物质对臭氧层的危害较小,拥有良好的使用前景,而以往清洗电子产品的众多清洗剂都含有大量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目前已经改用一些水溶液,替代哈龙的主要是HFCs,这是一种氢氟碳化物,对臭氧层危害轻微,但是却饱受争议,一些人认为该物质会造成温室效应,引发全球气温升高问题,同时还会造成光化学烟雾,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目前针对该物质的实际使用影响还在评估中,不过也已经有一些氢氟碳化物投入使用。如今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众多科学家仍在不断探索和研发替代物当中,臭氧层破坏问题正在积极改善。

3.3加强宣传,增加民众保护臭氧层的意识

臭氧层的破坏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日常中的一些不良习俗,会对其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众多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正破坏地球的“保护伞”,因此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工作,利用照片、海报、广播电视节目等做好宣传工作例如在社区当中,利用相关资源,在显眼以及人员必经之处建立有关臭氧层破坏的知识,并指出哪些不良习俗以及生活习惯会对臭氧层产生伤害,从而潜移默化当中让他们形成认识,而在学校当中,应该在教材中体现相关内容,并开设相关课程,同时还可利用科学画廊、黑板报等方式,展示臭氧层相关的知识以及预防措施,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此外,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臭氧日,社区工作人员、学校负责人员以及广播电视负责人员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积极向民众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在这个日子中了解臭氧层的作用以及保护措施。

3.4出台法律法规,约束民众破坏臭氧层行为

针对臭氧层的保护工作,我国政府积极采取行动,分别在1989年和1991年加入了国家社会中的臭氧层保护协定当中,并认真学习国外保护臭氧层的法律法规,然后针对我国现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文件,并积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如《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保护臭氧层法》等,并加强了环保部门的监督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个人等采取严格制裁,以此来提高民众保护臭氧层的意识。此外,国宪法对环境保护有相关规定,这是最高的规范性规定合理遵守这些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避免破坏臭氧层的主要途径。

结束语:

总之,本文针对此进行分析,简单介绍臭氧层以及其作用,阐述臭氧层破坏的原因以及对地球生物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四项预防其破坏的措施,分别是建立有效保护臭氧层的机制、积极研发破坏臭氧层化学品的替代品、加强宣传,增加民众保护臭氧层的意识以及出台法律法规,约束民众破坏臭氧层行为,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帮助,从而有效预防臭氧层破坏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淑娟,付翠轻.臭氧层破坏的影响因素及环境污染的监测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1,(03):111-115.

[2]姜恒.臭氧及臭氧层破坏及其保护机制分析[J].低碳世界,2017,(03):27-28.

[3]胡耐根.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6068-6069+6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