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习作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微型习作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赵洪丽

142627198302090227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在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时,只是大体讲解习作要求、内容,便直接让学生进行写作,导致很多学生的作文出现逻辑不通顺、思路不顺畅等问题。微型写作方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写作不足、清晰习作思路,因此,教师应该有效运用好微型写作方法,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微型写作;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探索

“微型写作”方法的有效实施,能够有效地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习作方向,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在新课标背景下、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感受,因此,教师要有效地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从学生兴趣出发,以更好地带动起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习作质量、效率的提升,进而有效推动学生语文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微型习作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微型习作的主题明确、篇幅短小,有效利用“微型习作”创造良好的习作情境,能够有效地带动起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微型习作”的牵引下慢慢地喜欢上习作,从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入到习作中,进而创造出思路更加清晰、逻辑更加顺畅的作文,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1]。微型习作的应用,也能够将习作教学变得更细致,引导学生从一个个小方面入手,仔细、认真地进行习作,带动起学生的习作自主性,促进习作教学质量、效率的充分提升。

(二)降低语文习作的难度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有些题目范围较广、较深,学生很难有效理解、掌握并进行顺畅写作,将微型习作有效地应用到习作教学中,能够将原本“大”的题目变“小”;原本“繁杂”的题目变得“简单”,以有效地降低语文写作难度,使得学生在微型习作过程中一步步地锻炼自身的习作能力、积累习作素材、习作方法,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充分提升,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充分发展。

二、微型习作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课文内容,采用微型习作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拥有非常多的课文,也蕴含着非常多的习作手法,课文是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工具、学习习作手法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单独开设一节写作课,在课堂上根据具体的习作主题、习作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习作,但是忽视了习作教学与语文课文的联系性、相关性,使得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课文中的习作手法,但无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自己的作文总是表现出“流水账”的状态。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注重起习作及课文的联系,采用“微型习作”方法,以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应用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充分提升。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具体开展过程中,教师也要始终秉承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自身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课堂的中心,在应用“微型习作”法时,有效地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学生的兴趣出发,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2]。当学生有想法、有疑问时,教师也要以认真、耐心的态度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并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想法,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充分提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这一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效结合课文内容、课文中运用到的写作手法,开展微型写作,让学生模仿作者所运用的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方法,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某处景物,教师再针对学生所写进行有效评价,引导学生修正、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巩固、掌握本篇课文中运用到的习作手法,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又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有效地应用“微型习作”法,开展读后续写活动,让学生想一想青蛙在听了小鸟的话后会发生什么,依据自己的想象写一小段故事,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学生今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应用“微型写作”,以课文阅读有效引导学生习作,以读促写、以读续写,使得学生的习作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结合学生生活,开展微型习作

在习作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会有“无话可说”、“无从写起”的情况,总是话到嘴边却写不出来。小学语文习作题目多与学生生活相关,需要学生运用生活化语言,对自己的生活、经历的事情进行“加工”,完整、生动地叙述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故事,增强作文的情感色彩,通过作文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感受。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应用“微型习作”法,结合学生生活有效开展引导学生进行微习作,从而使学生能够将生活场景写得更加生动、更有画面感。教师可以结合习作主题、生活场景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写作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微型习作,有效降低习作难度,使得学生在“微型习作”中慢慢锻炼自身的习作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一习作主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应用“微型写作”法,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写作,如教师可以以“运动会”这一情境作为主题,引导学生回想运动会场景,写一小部分内容,如班级运动员夺冠时学生的心情、开幕式自己最喜爱的节目时,并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如在描写夺冠时运动员及所代表的班级学生的心情时,可以有效地描写当时学生神态、动作,以动作、神态表现出学生欢呼、高兴的心情。又或者,教师可以有效地布置日记、周记任务,让学生每天、每周将自己经历的事情、心情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及时地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提高学生习作的真实感,使得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运用评价手段,加强微写作训练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少,受精力、知识储备的影响,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容易将作文写成流水账,受到教师的批评,进而对习作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应用微型习作时,教师除了注重微型习作教学过程,还要有效地注重起微型习作过程中对学生作品的针对、有效点评,以帮助学生树立习作自信,使得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微习作技巧、特点,从而充分地提升学生的微习作水平,以为学生今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微型习作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运用恰当、合理的评价语言,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活动,以对学生作文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增强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将评价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达到良好的习作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这一习作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开展微型习作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结合自己身边的人的特点开展有效的写作。在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可以开展多元化评价活动,首先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自评:“这个人的特点是什么?”“这个人的特点有什么值得我学习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反思,有效补充,然后再让小组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分享、评价,进一步有效优化作文内容,掌握作文主旨,最后教师进行针对点评,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微习作作品进行有效拓展、完善,以“微习作”促进习作教学的顺利进行,进而有效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效地注重起评价语言的应用,多采用鼓励性、赞赏性言语,从学生作文实际出发,多发现、表扬学生作文“好”的地方,并以委婉性语言有效引导学生完善习作语言,如“这个地方用上比喻是不是更好?这个地方详细地写一写是不是更好?”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完善、优化自己的作文内容,帮助学生梳理习作思路,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充分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微型习作有效地应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对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应用好微型习作这一习作指导方法,通过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仿写、续写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结合学生生活创设情境,布置日记、周记任务,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改善评价手段,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梦真.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21(10):0017-0017.

[2]唐章菊.单元整合,习作教学探索的新途径——以小学语文为例[J].爱情婚姻家庭:教育观察,2021(7):1.

[3]宋长乐.浅析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微习作教学[J].前卫,2021(3):3.赵洪丽

(142627198302090227),女,汉,山西省临汾市古县人,2007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