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对策分析

陈敏

希格玛工程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入。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建筑业应积极朝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升级。当前,实施EPC总承包模式已成为建筑企业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EPC总承包模式通过充分发挥总承包单位的资源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减少发包人的管理工作负担。本文首先介绍了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其次分析了EPC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EPC总承包模式提出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对策,以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EPC总承包模式;建筑工程管理;优化对策

引言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在此过程中,建筑业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帮助建筑企业完成项目管理模式改革。自此,能够增效降本、促进建筑企业升级转型的EPC总承包模式成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项目管理模式之一。当前,如何更好地发挥出EPC总承包模式的作用,提高整个建筑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成为建筑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1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第一,EPC总承包模式能够有效地节约项目前期的建设时间。EPC总承包模式中的总承包合同是建设单位与工程总承包单位共同签订的,招标人对于项目建设目标(建设规模、功能需求、建设标准、投资限额等目标)较为明确。在这一模式下,总承包单位可以快速地进入施工阶段,从而确保施工建设全面、顺利推进。此外,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三者有效实现了一体化,极大地节约了前期准备时间,有利于快速推进项目建设。第二,合作关系更加简单。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之间签订的是总承包合同,即由总承包单位全权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实施与分包管理。并且在招标完成后,建设单位的整体组织协调工作还将逐渐减少。第三,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可以交叉进行。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单位全权负责工程的安全、工期、质量以及造价管理等工作。由于主体统一,所以项目决策、设计、采购、施工等多个环节可以交叉进行,这不仅能有效减少前期准备时间,还能提高总承包单位的整体管理效率,进而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

2EPC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与设计相互分离

在传统的项目承包模式下,施工与设计处于分离状态,这两个环节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部门负责。项目开展过程中,这两个部门往往存在交流较少、沟通不畅等问题,并且二者都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开展各项工作,难免存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致使施工进度难以顺利推进。理论上,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消除传统项目承包模式下施工与设计相对分离带来的各种弊端,即该模式能够将设计与施工整合到一起进行统筹管理。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EPC总承包模式却很难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EPC合同签署之后,中标单位通常会把工程设计分派给工程设计单位,而施工则依旧交给EPC合同签署单位负责,此时的项目管理又回归到分包形式。因而项目推进过程中仍然会产生双方意见不同、交流不畅等问题,这不仅会造成施工周期延长、施工效率降低等问题,还与EPC理念相悖。

2.2参建人员的专业素质欠佳

EPC总承包模式注重施工效率的提高,因而通常会将设计与施工相结合,并采用一体化管理的方式对项目进行管理。对此,项目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施工知识,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施工人员的要求,及时优化设计方案;而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设计知识,从而准确理解设计图纸的内容,增强与设计人员的交流与沟通效果。但就现状来说,在运用EPC总承包模式过程中,大量参建人员的专业素质没能达到相应的标准。例如,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对设计、施工等环节的知识了解较少,因而在开展工作时,沟通效率较低,难免耗费更多的时间,这显然与EPC总承包模式的经营观念相违背。

3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对策

3.1加强层级管理

EPC总承包模式下,为了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应加强各分包单位组织层级的管理。针对分包商,可建立合格分包商名录,优化管理层级,控制层级数量,强化各分包部分的管理效力。同时,可建立分包商竞争机制,搭建竞争平台,优胜劣汰,为工程建设选出优质的分包单位。同时,以此激发分包商的积极性,提高工程合同的约束力,强化各级分包单位的执行力。

3.2强化工程设计环节管理

设计环节对后续工程采购、施工建设的影响重大,保证各环节的有序衔接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基础。工程设计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不言而喻,设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储备,结合工程实际建设条件,科学进行工程设计,优化设计方案,为后续施工打牢基础。例如,根据工程建设特点,设计人员需合理设定标高,避免土石方开挖过度;根据施工地区的风俗习惯、建筑特点,合理融入当地文化特色与建筑元素,保证工程的美观性与实用性。

3.3优化施工阶段管理

第一,进度管理。为了保证施工进度,需要优化各施工环节之间的衔接,统筹分配建设资源。在建设前期,承包商需制订详细周密的计划,完成施工流程的编排,明确不同时间段的建设目标。从组织、合同、技术、经济等多方面落实管理人员的权利与责任,按照设计图纸科学控制各环节进度,在标准工期内完成施工。在建设中期,确保施工进度处于可控范围内,可通过修正计划、核查计划等方式进行管理。在建设后期,主要是监督工程进度,承包商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方式,确保工程进度符合预期目标。第二,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的必要过程,总承包商须正确认识影响施工质量的不利因素,自觉落实质量管控,可在分包商负责建设环节设分指挥部,由分指挥部按照制度规章成立质量监察部、工程管理部,专门负责分包质量的管理工作。同时,监理单位要加强全过程监督,确保施工行为规范,减少由于违规操作或粗制滥造而埋下的质量隐患。第三,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首先要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通过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管理讲座等加大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分包工程环节的施工技术人员实施岗前培训,重点培训安全管理知识、施工技术规范、工程安全隐患风险以及应变处理措施等。其次,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确保环境安全与人身财产安全,及时、有效地消除事故危害,降低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总承包商要加强监督分包安全管理,做到经常性、专业性的安全生产检查,重点监督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隐患以及应对风险事故的处理方案等,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使监督管理能够实现常态化,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执行到位。

3.4造价咨询阶段管理

第一,建立动态造价管理。依据各个阶段的现有资料建立动态造价。方案阶段,我们需要完成估算;随着初步设计的深入,我们需开始设计概算,对于设计中不确定的部分,可以以指标估算计入。此阶段关键工作是概算的内容一定要全面,需要不停的与设计沟通;施工图阶段,我们要尽快完成已出图部分的施工图预算,还未出施工图部分的继续以概算或者估算计入预算中,去控制造价。此阶段的难点就是不断的在更新施工图预算,材料设备价格的确定,争议问题的处理等。

第二,建立设计限额预警。随着施工图预算的不断更新与完善,对于已施工的部分造价我们可以相对准确地确定,此时我们的合同总额又是确定的,在合同额的控制下,我们可以及时计算出还未施工部分的工程造价。此时就需要将造价信息不断的反馈设计,提出限额设计,对于后续出图的部分在还未实施时,尽快确定工程造价,一旦累计超过合同额,就需要设计进行优化。

结束语

EPC作为一种新型承包模式,已广泛应用在工程管理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发挥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优势,有必要优化工程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减少项目建设风险,确保项目利润的最大化,从而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丁琪.提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2(14):146-148.

[2]邓丽超.基于施工方视角的房建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5:12.

[3]刘杰.EPC项目管理中设计与采购的融合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3):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