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钢锚管和锚索框格梁综合边坡防护施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3

注浆钢锚管和锚索框格梁综合边坡防护施工

阚涛1,,张运福1,,唐湛1,,左鸿杨1,聂正一2

1.西南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2.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现阶段,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传统边坡防护采用锚索框格梁防护,但在路堑高边坡、不稳定的地质边坡、古滑坡体等不良地质边坡给施工带来很大技术和安全考验。注浆钢锚管施工为近年来新推广采用的一项边坡治理技术,采用分段控制注浆钢锚管框格梁进行坡面防护,钢锚管施加预应力起到了主动加固的作用,提高坡体稳定性,锚固段采用控制注浆工艺,浆液在高压作用下,从二次注浆孔劈裂一次注浆体,向周围岩土体扩散,通过二次注浆对周边岩土体强度的改善,提高边坡岩土体强度,增加抗滑力,且使钢管与周边岩土体形成整体,提高锚固力。二次劈裂注浆亦能封堵地下水通道,阻隔坡面雨水入渗及地下水渗流,起到“ 上堵下隔”的作用。同时在不良地质体外侧设置截排水沟,进一步减小水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钢锚管与坡面框格梁防护工程采用钢筋棍凝土连接成一个整体,以提高坡体稳定性。

关键词:注浆钢锚管;锚索边坡;防护施工

引言

预应力技术在我国近几年的公路建设领域应用广泛,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注浆钢锚管框架梁是由框架梁、钢花管、钢绞线、锚管孔、一次注浆管、对中环、注浆体、钢垫板、锚具等部分组成。花管、钢绞线是主要受力构件,钢花管一般采用外径50~90mm、壁厚3.5~6.0mm无缝钢管,工程中可依据需要加长或截短,钢绞线采用三根1860级φ15.24mm无粘结钢绞线。注浆过程分成多次,一次注浆是由一次注浆管深入孔底,注浆至孔口冒浆,一次注浆后5~8小时进行二次压力注浆。二次注浆是以钢花管为二次注浆管,浆液在高压(2~3MPa)作用下,从预留的注浆孔劈裂一次注浆体,向周围岩土体扩散,形成扩散的二次注浆体。

以往的锚索仅起到锚固力作用,起不到岩土注浆加固作用,加固作用有限。注浆钢锚管通过对滑动软弱部位在钢花管内多次分段高压劈裂注浆,对周边岩土体强度的改善,使钢管与周边岩土体形成整体,同时施加预应力起到了主动加固的作用。与传统边坡锚固比,提高了锚固安全耐久性。

二次注浆的作用体现在:①在钢花管周边形成类似“树根状”的扩体型锚固体,提高控制注浆钢花管预应力锚索地层锚固力;②提高边坡岩土体强度(一般岩土体φ值提升1°),增加抗滑力。

1 项目概述

1.1 工程简介

羊岑立交位于鹤庆至剑川至兰坪高速公路K17+250~K18+300。共设一条主线,A、B、C、D、E共5条匝道、一条连接线,该工点位于羊岑立交E匝道EK0+400~EK0+505段右侧,原设计下方采用锚索桩板墙防护,抗滑桩布设间距5m,桩径2.0×2.5m,桩长24m,每根桩布置两根20m长预应力锚索。桩板墙上方设置两级边坡,一、二级坡坡比分别为1:0.75、1:1.00,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出现溜塌,危及上方电塔安全,现场临时采用钢管桩进行紧急处置,清理溜塌部位岩土体。考虑上方电塔安全,坡面不在进行刷方,在现有坡率基础上进行锚固防护,坡面采用注浆钢锚管框格梁进行坡面防护。

1.2水文气候情况

1.2.1水文情况

根据地下水蕴藏于岩石储体空间的特征,立交区地下水可划分为孔隙水、裂隙水二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中,受大气降水补给,富水性弱。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下第三系云龙组(Ey)泥岩中,弱发育,立交区总体富水性较弱,接受地表水补给,一般就近排泄于低洼处。

据钻孔揭露,立交中部水位埋深较浅,两岸桥台为地下水埋深较深,地下水受地形控制。低洼段地段埋藏较浅,对桥墩施工有一定影响;斜坡地段埋藏较深,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1.2.2气象条件

工程区位于高海拔、低纬度地区,气候受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属南温带冬干夏湿季风气候类型,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3.1℃,最冷1月均温4.5℃,最热7月均温18.5℃,正常年份年降雨572.7mm,霜期57天,日照2562.1小时。

2注浆钢锚管施工工艺流程

2.1工艺流程

放线→钻机就位→钻孔→清孔→插入钢管→孔口密封处理→钢花管注浆→补浆→进入钢花管注浆循环→植入锚索→框架梁施工→张拉锁定→封锚。

注浆钢锚管锚索框架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2.1.1钻孔

根据地层情况和成孔质量要求,结合钻孔设备,钻孔选择潜孔钻成孔,成孔直径不小于130mm。

2.2.2钢锚管制作

预应力注浆钢锚管的制作应分为两个部分,即自由段制作与锚固段制作。

1、自由段钢锚管制作

钢管规格,考虑到预应力钢锚管自由段的张拉需求,试验所用自由段以及孔口张拉段钢锚管统一采用Φ60mm×6mm无缝钢管,钢管出厂长度6~8m,搭接需采用焊接工艺。钢管间连接管用Φ73mm×6.5mm钢套管套全满焊焊接,长度12cm,同时,为方便现场运输,每段钢锚管长度为6m,焊接时,应首先在每段钢锚管的其中一端焊接钢套管,相邻两根钢锚管的连接应在坡面处完成。

2、锚固段钢锚管制作

锚固段钢锚管的加工制作与自由段钢锚管的制作大体相同,以下仅在两者不同之处详细叙述,其余相同之处不在赘述。

1、钢管规格。考虑到斜向控制注浆钢锚管框架,钢花管主要承受拉力,其尺寸选择应考虑与地层自身锚固性能的协调;试验采用Φ60mm×6mm无缝钢管,钢管出厂长度6~8m,搭接需采用焊接工艺。

2、管壁钻注浆眼。考虑钢管在岩土体中要承受抗剪,起到抗滑作用,为了减少注浆眼对钢管强度的损害,注浆眼呈螺旋式布置,同一截面上只有一个眼,注浆眼沿轴线间距为15cm,孔眼直径为φ8mm,沿钢管轴线间距8cm、径向旋转45°钻φ8mm的孔眼,注浆孔沿钢管四周呈螺旋式布置采用玻璃胶封闭注浆眼,并用胶带纸缠绕玻璃胶封闭后的孔眼3至5圈,同时注意胶带纸的平顺。

3、钢管连接。钢管间连接管用Φ73mm×6.5mm钢套管,长度12cm,并将连接管与钢锚管全满焊焊接。

4、导向头。由于钻孔底部有残渣,为了避免钢管直接与残渣接触,钢锚管底盖上焊锥形导向头,同时应保证导向头的密封性以防止注浆过程中,注浆体浆液进入钢锚管内部。

2.2.3钢锚管安装

将钢锚管管从加工区转运至加固区,下放第一根钢管时,将一次注浆PVC管与钢管绑在一起。人工将钢花管入孔,上端留0.3m管头。钢管要匀速下放,避免损坏封玻璃胶,如果钢花眼封闭有损伤或破洞的,要重新封闭好再下管。

钢管接头焊接时,使上、下两根钢管垂直对中,防止钢管在焊接处弯曲而不利于下管,焊接处除帮焊钢筋要焊牢外,两根钢管接头也要焊接密封,防止漏浆。

2.2.4钢锚管注浆

深层注浆钢锚管注浆分第一次常压注浆和第二次分段多次劈裂注浆。

注浆前先将水泥从储存区转运至制浆区,同时保证蓄水池要有足够的水。然后按配合比制浆,注浆量按设计量的1.3~1.5倍控制。

1、一次注浆

一次注浆为管外注浆,目的是在钻孔与钢花管之间形成作用水泥柱,在二次注浆下水泥柱将被劈裂,裂缝将成为浆液从管内向坡体喷射的“通道”。第一次注浆管采用φ25mm的PVC管。一次注浆结束后,如果发现孔口浆液回缩,在现场要及时补浆。

2、多次分段劈裂注浆

劈裂注浆在钢管内进行,浆液通过高压(一般在2~3MPa)将预留的二次注浆孔冲开并劈裂一次注浆体,浆液随之向四周扩散、渗透,加固钻孔周围岩土体,提高其强度。当注浆孔周边“通道”被浆液填充完成后,在注浆压力作用下,岩土体内浆体压力持续上升,直至岩体中封闭的节理裂缝被挤破产生新的“通道”,此时注浆压力即为岩体挤裂压力。在施工中,要注意:一是在瞬间劈裂压力作用下,钻孔周围不能跑浆。二是持续注浆压力,即在二次劈裂后浆液向四周扩散的持续压力。

2.2.5锚索施工

1、锚索制作

锚索应按照设计的锚固段、自由(张拉)段、锁定头的长度和结构要求制作。采用机械切割机切割满足锚索设计及张拉操作要求的长度的钢绞线,为保证张拉工作要求,实际下料长度比设计长度长80-100mm,以防钢绞线掉入失效。严禁采用电焊或气焊切割。对进行了除锈处理的钢绞线涂刷强力防腐涂料,然后在自由段再涂防护油并套上套塑管,套塑管应采用管壁均匀,厚度为1mm的原生塑料管或尼龙管材,不宜采用聚氯乙稀塑料,中间不得有接头和接缝。自由段与锚固段相接处应采用粘胶带或其它止水材料缠封。最后用特殊的扩张环、紧箍环等把已处理好的钢绞线按设计图组合在一起制成锚索,锚索上应有一根通至底部的注浆管。扩张环可采用聚乙烯材料模塑加工(材料弹性模量应小于浆体凝固后的弹性模量)。紧箍环可采用8#铅丝绑扎而成。为防止钢绞线散开,影响设锚,同时避免下锚时,泥土注入堵塞注浆管,锚固体前端采用锥形导向帽,导向帽应牢固地焊于钢绞线上。为防止钢绞线外的水泥浆体开裂,引起较大的预应力损失,应在锚固段钢绞线外包裹钢丝网,钢丝网孔大小为1.5×1.5cm2,钢丝网伸入锚索自由段内约50cm。

2、锚索安装

用人力将锚索抬起塞入钻好的锚孔中,若遇坍孔锚索未下至设计深度时,必须将其拔出,重新用钻机清孔,然后再下锚,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下锚过程中不应损伤锚索的防护措施。

3、注浆

锚索下放至设计深度,对钢锚管进行注浆,注浆管采用Φ22的塑料管,用扩张环固定4根锚索的中间位置保障注浆管的顺直,注浆时从注浆管注入孔底,孔口返浆,禁止直接从孔口注浆。

2.2.6框架梁施工

1、开挖框格梁基础开挖

先对框格梁进行放样,对边坡进行修整,凸出的地方 要削平,局部凹处应夯填密实,按框架竖梁、横梁尺寸及模板厚度精确挖出单 根梁肋轮廓。基础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开挖时不得挠动原状土。

2、钢筋制作及安装

在基础达到设计要求尺寸后,应将基础松动杂石及浮渣清除干净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安装。钢筋制作下料前应进行除锈、调直等,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进入现场后应分类储存于地面以上的平台,用垫木支撑,彩条布遮盖,立好标牌。绑扎钢筋,先用垫块垫起,按设计安装框格梁梁肋钢筋,肋柱定位必须

准确,并垂直于路线。

3、模板安装

模板选用塑钢模板或钢模板安装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要求表面平整、无平面翘曲、满足结构尺寸要求。施工前应进行表面处理,采用滚筒或刷子对面板涂抹脱模剂。模板安装完成后,要检查模板间的拼缝是否满足要求,保证拼缝面平整严密。框格梁必须采用盖模法一次浇筑成型,模板加固采用钢管支架加垫木等方式加固,确保模板不浮模和胀模。

4、浇注混凝土及养护

砼浇注前,应调配好人员、机具及原材料,防止浇注过程中发生中断及其他事故,砼采用搅拌站拌合混凝土,用汽车吊配合料斗进行浇筑施工的方法。砼浇注 时,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一定要仔细振捣,保证质量。框架分片施工,两相邻框架接触处留 2cm 宽伸缩缝,用浸沥青木板填塞。分段施工时,需预留钢筋,连接面按施工缝处理。采用土工布覆盖及浇水的养护方式,砼的养护在砼浇筑 12~24 小时后进行,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 7d。

2.2.7施加预应力

1、张拉台施工

为保证锚头台座承压面稳固平整,并与注浆钢锚管轴向方向垂直,端头楔形体砼必须与竖肋同时浇筑,楔形体高度在边坡坡率为0.3、0.5、0.75和1.0时分别为:17mm、35mm、91mm和140mm。

2、钢锚管预应力施加

一般采用多次多级张拉工艺,首先通过预张拉将各束钢绞线拉直,每级张拉要稳定一段时间以便锚索中预应力的传递和调整。两次张拉间的时间间隔较长,第二次张拉在第一次张拉的预应力基本稳定后进行,以弥补预应力损失。张拉的总吨位不小于设计吨位(含超张拉)。为检验锚固段设计,可先进行锚索拉拔试验,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则要修改设计。待腰梁养护期超过14天后才进行张拉,每级张拉稳定5-10min以上。超张拉后,锚索锁定于锚具上,强调锁定工艺,减少夹片内缩,以防预应力损失。锁定后切除钢绞线余长,当预计锁定后预应力衰减过大时,要预留一定长度钢绞线,以备重新张拉之用。

3、封锚

张拉锁定完成后,若短时间内预应力无巨大损失可进行封锚,封锚采用C25混凝土进行。

结语

边坡防护对于公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实际上是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的。尤其是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强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一些山区的公路,在建设初期具有很大的难度,如果不仅进行边坡的防护,将会产生大量的事故,所以,预应力锚索技术加强边坡防护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更加高效地实现了山区道路建设效率、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