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大背景下的景观植物的配置方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3

浅析当前大背景下的景观植物的配置方向

林翔

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摘 要:当前大背景下,人们对于社区景观的主要需求只要趋向于植物景观疗愈作用,因此,打造疗愈花园及五感花园,更好地符合人们当前的实际需求。本文主要对植物景观的重要性及营造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疗愈景观;五感花园;菜园;可食地景

    一、植物景观配置重要性分析

 从生态平衡、美化人居环境来看,园林植物是现代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1]。当前流行的病毒来看,人们经济生活和出行受到较大影响,精神生活上也多产生焦虑、不安等多种不良情绪,长此以往,这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做好植物配置,不仅能发挥其本身的生态功能,起到杀菌消毒,吸收有害气体的功效,还能安抚人们心情,必要时可食用植物也会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需求。植物造景应符合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艺术原则,巧妙调动植物的自然属性,并时刻结合周边环境及设计需求。园林服务的对象是大众,植物设计不能只满足绿化指标,应充分考虑人们的审美及精神需求,提倡和发扬符合时代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2]

    二、大背景下人们对植物景观的需求分析

    (一)疗养需求

早有研究表明,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很多有益身心健康的“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空气负离子,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此外,植物能吸收灰尘和有害物质,能净化空气,如龙柏山、银杏等能吸收二氧化碳。有些植物还具有杀菌保健作用[1]。植物设计可以利用植物本身的疗愈功能,设计社区花园时考虑运有疗养能力的植物,如米兰、桂花、绿萝等。米兰和绿萝可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而桂花产生的挥发性油类更是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另外,从精神层面上讲,植物的景色可以缓解负面、紧张的情绪,提高正向情绪和注意力。近几年流行的园艺疗法、疗愈花园正是基于人们此种需求设计的。  

(二)食用需求

    民以食为天,每次有重大灾祸时,抢菜囤粮食的行为屡见不鲜。景观终究是为人服务的,植物景观配置不应只满足基本的审美精神需求,适当应用可食用植物在紧急危机出现时有重大作用。植物设计可以利用可食用植物,如美观又可食的果树、绿色蔬菜等,打造邻里菜园,可食地景。在收获健康蔬果的同时,蔬菜的选种播种、施肥浇水到采摘收获的每一个环节都还能让社区居民由以往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管理者,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并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契机,不仅促进了社区花园的营造,也促进了居民的交流、互动,让社区花园成为居民们放松身心和进行自然教育的载体,使社区花园成为社区空间活力的源泉,在交往、教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三)生态需求

植物具有净化空气、调节空气湿度、抗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的生态功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烟雾等有害气体,并能抗灰尘、粉渍,使空气更加清新。在气候干燥的环境下,植物能够通过蒸腾作用将体内的水分从叶片部位,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发到空气中,增加空气的湿度。另外,植物的叶片能够吸收噪音,可阻挡声波,抵御噪音污染,这都对城市绿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四)空间需求

植物不仅具有诸多的观赏特性,还具有建造功能。植物的建造功能主要体现在空间的划分或围合上。例如,植物可以通过不同高度和类型的地被植物或灌木来暗示空间的边界。在这种情况下,植物不会将空间限制为垂直平面中的实体,但它会在较低的水平面中创建边界[1]。此分界线在植物设计工作中即草灌分界线,用以界定草坪空间与绿化组团空间。草坪空间较空旷,而组团空间则更考虑私密性,二者交替变化共同营造居住环境疏朗有致、开合有度的景观空间。当前大背景下,人们多出行受阻,更多的社交活动主要在社区内,甚至家中封闭进行。这就需要社区提供更为宽敞的活动空间,因此可适当增大草坪空间,空间的宽敞有利于人们心情舒畅,同时增加空间的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景观成本。

三、如何解决人们对植物景观需求

    (一)打造五感花园

园艺植物和环境对人的情绪产生作用主要基于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谓五感花园就是将五感设计应用到植物景观设计中来,通过丰富环境景观的生命力让人们的感觉充分得到满足,形成全方位的感官体验[3]。五感花园从五感的各方面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五感景观设计原则,在城市景观空间的塑造上进一步凸显城市特色,五感体验在未来将会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国内近几年已开始重视对五感体验的研究,但多以单维度的视觉景观和听觉景观研究为主,对其他三感较为忽视。发达国家对五感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体健康、五感景观营建以及感官旅游三个方面,研究内容多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相连。在人体健康的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已经证实,在自然环境中调动人体名种感官的互动性有利于人体健康。例如,在美国马林癌症康复花园中种植分泌芳香气味因子的植物可以改善病人的病情。在五感景观营建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主要关注对感官公园的建设,如德国人智学感官公园。在感官体验旅游的研究方面,许多学者开始注重游客的多感官体验以及游客与大自然环境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如森林旅游、音乐会旅游、品尝体验旅游等

[3]

植物景观设计中,五感花园的营造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色彩、形态、质感、叶型、香气、果实等,结合光、水、风等自然要素充分刺激人体感官,达到独特的景观体验[4]。例如,视觉感官上,植物设计多运用色彩鲜明的观花观叶植物,如樱花、玉兰、红枫等;不仅可观赏当季的直接色彩,同时其与常绿植物共同搭配可充分让人感受到四级轮换更迭之美。听觉上,“柳浪竹声”、“雨打芭蕉”之景自古就有所流传并发扬,有令人心境平和的作用。嗅觉上,桂馥兰馨的典故也是从古至今都有被运用于景观营造中,有疗养身心和平复心情的作用。味觉上,植物设计多运用柚子、杨梅等常绿果树,美观的同时又可品尝,但日常需增加维护管理。触觉上,植物设计可运用叶型奇特、触之富有野趣的植物,如含羞草、观赏草类、狐尾天门冬、龟背竹等。

     (二)打造疗愈花园

疗愈花园是五感花园的更深层次,以达到疗养为目的,植物品种也以具有明显疗愈作用的为主。疗愈型社区花园的对象不仅包括肢体疾病患者,也包括处在现代社会和生活压力下的亚健康人群。疗愈型社区花园是利用园艺疗法、建立社交与五感疗法的手法,使景观元素具备疗愈的功能,缓解生活压力,増加社会文化交流,为使用者的生理、心理、精神带来舒适感和安全感,同时强健身体,増强体质。疗愈社区花园注重自然元素与疗愈理念的结合,让环境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潜移默化的疗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然疗愈身体与心灵,从而起到缓解疲劳与压力的疗愈作用[2]

泰国ThongEk创意社区规划的新景观花园项目“Come on, Calm on”就是以上理念之下的一个新型疗愈花园,其通过以自然为手段的系列疗愈性活动,来帮助人们缓解在当今喧扰世界中的种种焦虑。花园内种植了一系列具有疗愈作用的植物,众多开花植物具有这种功能,它们鲜艳的色彩能够吸引昆虫,如无忧花、白纹蜘蛛草、粉白相间的芦莉草,马鞭草,紫薇,灰灌木或紫鼠尾草等。罗勒、柠檬草、莳萝、风轮菜、黄花、紫罗兰和肾草等植物可用于烹饪,这些天然的植物食材可应对当今世界上食品安全问题。此外,芳香植物如香兰叶、拉贾瓦迪、栀子花、日间开花的连翘以及美国扁柏被用来营造一种闲适的氛围。

以泰国 “Come on, Calm on” 疗愈花园为例,疗愈花园设计应利用不同类型植物进行搭配,使人全方位地感受细节所带来的趣味。其次,疗愈花园还需要通过一定的色彩、有节奏的声音、芳香的气味以及可操作性强的互动设施来刺激和提升用户的感官,使人从自身的不良状态中剥离出来。同时应注意维护使用者的隐私,打造富有安全感的场所空间。除此之外,疗愈花园的使用人群涵盖范围广,在在设计和使用上,要充分考虑各人群的使用需求和各年龄段用户的需求。

   (三)打造邻里菜园

邻里菜园是根据人们在突发情况期间对蔬菜供应的迫切需求提出的,可在社区花园中开辟一块活动区域,鼓励使用者种植植物并进行浇水、施肥、修建等养护管理,也可以与亲人、朋友一起观赏、劳作、交流互动。在园艺活动中,利用种植者对自己辛勤劳动获得的劳动成果产生的满足感,激起对生活的信心和激情,从而达到情感调控的目的。另外,学生们偶尔会面临居家上课的情况,可在休息之余,在家长的带领下去邻里菜园通过学习园艺活动放松身心,同时还可获取课本外的植物知识,开阔视野。

国内邻里菜园模式早已有过实践,近年来,衢州市龙游县浦山村按照衢州市妇联要求,积极打造带有乡村烙印的“一米菜园”,并按三步骤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共同参与。首先巾帼执委“带头做”,先由党员干部、妇联执委带头拆除围墙,并进行一米菜园的改造,先行示范打造“一米菜园”。其次网格融合“联系做”,将全村划分成30个微网格,细化完善村内巾帼联户网格化管理制度,每位执委都联系一定数量的农户开展“一米菜园”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妇联及妇女群众“一米菜园”创建主力作用,做好一米菜园的创建、管护。最后汇集民意“一起做”,充分利用妇女微信群、妇女议事厅等平台和载体,收集群众关于建设的意见建议,同时不定期开展“一米菜园”的专题培训班,提升种植管理技能。如今,人们在收获劳动果实的同时,还消化了邻里纠纷,促进了邻里感情,还成为了美好的乡村旅游打卡点。  

  四、结语

由此可见,植物设计应在解决人们对植物景观的基本观赏需求以外,利用对社区公共空间的疗愈型景观营造,使其在发生突发传染病时成为治愈社区居民身心的疗愈花园,通过五感疗法缓解居民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及疾病,并通过自种自食的园艺活动缓解特殊时期居民的基本果蔬需求,为蔬菜供应链争取反应时间。在常规时期,社区花园是促进人们开展社交活动的场所;而在居家办公的情况下,社区花园又是人们能唯一直观感受的自然风景。因此,将社区花园“平时”与“疫时”进行有机融合,结合人们目前的实际需求,才能将社区花园真正地为人所用。

参考文献

[1] 臧德奎主编.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 贺慧,张彤,李婷婷.“平战”结合的社区可食景观营造——基于传染性疾病防控的思考[J].中国园林. 2021.

[3] 潘琳炫,金晓雯.基于五感体验的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究--以南京松鼠部落为例[J].艺术科技.2021

[4] 奚露,邱尔发,张致义等.国内外五感景观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20.

[5] 刘婷.精神压力疏解下的景观疗愈空间设计研究[D].山东:山东建筑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