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现状及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农村供水现状及对策建议

付婷

610632199104071021

摘要:受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原因的影响,目前中国农村供水仍然面临着部分区域自然资源的匮乏、供给保证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农村供水问题以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推动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采取工程措施稳定供水量、加强运行管护、完善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体系建设等措施,可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农村供水工程的功能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农村供水,供水现状,对策建议

1.农村的供水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地势比较复杂且天气变化多端,所以不少地区都缺少水资源。而地表水的源头,大多是河库水及降雨,含量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动而改变,而且无法确保质量良好。在丰水期,农村的沙含量及降水均会增加,在供水充足的同时,由于其中的淤泥浓度较大,而细菌浓度也会上升,质量并不好。而在枯水季节,农村各种水源的含量都会下降,部分地方甚至会发生断流等现象,危害人民的正常生活。

由于国家"三农"的政策不断在深入实施,不少农村获得到了国家财政的大量投入资金,从而有效改变了农村供水状况,大大改变了农村的工作活动的基本条件和天然环境。同时,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程度也不断地在提高,从而有效解决了农村供水的匮乏问题,从而保证了农村的用水情况。农村供水存在着重视建设、忽略管理的问题,无法认真落实质量管理,也缺乏专门的管理。而人才培养则是推动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全面解决当前农村供水问题单纯靠政府资金投入是不足的,还需要更多的经济管理类、技术型的人员投身供水管理工作中,才能有效提高当前农村供水整体管理水平。

2.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水利部门加大了建设农村供水工程的投入,开展了“村村通”自来水建设工程,农村供水开始逐步转变为集中式给排水,不过仍面临不少困难。

2.1供水设备简陋,水质与水量无法保证

农村所建设的基本都是简易管网,直接从深井、浅层地表下引水,加之水体环境污染严重,引水功能受限,处理手段单一,管网建设能力不足,且设备陈旧失修,泄漏、渗水现象严重。水质监测仪器短缺,缺少有效的水质检验、监测系统,突发事件处置技术欠缺,导致饮用水功能受限。

2.2供水规模偏小,运行成本较高

农村区域面积广阔且人口聚居地区相对分散,因此农村供水建设大多是以村为片,以分散性单村供给居多,由各村集中修建的自备深井供给,集约化水平整体水平上较低,且缺少统筹规划,也没有形成区域性强大配套的有效供应系统,导致了农村供水建设规模偏小,且运营成本也较高。

2.3供水体制不完善,管理难度大

农村供水管理不足,没有资金、装备,且技术较弱,经营意识淡漠,管护工作不落实,各农村建立的农民供水安全责任公示栏形同虚设,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管理方法与技术滞后,法规不健全。

农民集体经济条件落后,收入层次低下,有偿使用能力和意识淡薄,对水价政策法规缺乏了解,加之粗放型饮水习惯,出现不愿交纳水费情况,造成维修保养资金投入不落实,干扰正常工作。

2.4监控工作不到位

很多地区农村供水工作没有自动化的监测系统,主管供水安全的机构总是通过人员巡视或者听取居民口头表达的形式了解掌握供水状况,起到不了有效监测的作用,不能实施掌握农村供水的水量、水质信息。如果在供水方面发生了困难,有关部门也就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

3.改善农村供水的对策建议

3.1推动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

有关单位应采取"两头抓中间带"的形式开展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并积极对农村的供水工程实施技术提升改造。在具有一定条件的地方利用大供水,通过大水厂、供电建设和输配水管网推动规模化建设。在土地资源不足的地方移民并村、建设联合,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推动小型工程的规模化施工,并实行梯级推进以解决山区农村居民的基本供水问题。有关主管部门可循序渐进推行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大规模施工,并取得了多方面的帮助。

3.2采取工程措施稳定供水量

针对在枯水期水量短缺的地方,有关单位要主动宣传节约用水常识,综合考虑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引水,适应民众的需要;针对由于气候影响造成管线等设备损毁的情况,有关单位应在普查气候的情况下确定当地的最大冻土分布深度和最低气温,尽量增加管线埋设深度的准确性,避免重复投入;针对供水系统设备落后、陈旧造成的供水失稳现象,有关单位应经过调查摸底了解现场实际状况,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请示,积极筹集资金,引入市场机制,采取专款专用的手段巩固改善饮水工作。

3.3加强运行管护

有关单位必须严格管理供水质量,对水质实施定期检查。若将地下水用作供水来源,有关单位必须根据范围内的地下水供应的情况划定供水保护区域并建立围栏,对深井加盖上锁,严禁挖掘等妨碍供水的活动;若是以那些人用作供水水源,有关人员要查看现场的水文气象数据,以掌握水量与水质之间的具体变动状况,并根据落跑补给区划定供水的区域周围要设有围栏,以严禁滥采乱挖和污染水体的活动;若是以蓄水建筑物用作供水,有关人员要注意蓄水建筑周围的环境保护情况,在蓄水建筑周围不得修建公厕、污水池等建筑,要保证供水的质量安全。

3.4完善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体系建设

加快农村供水设施更新改造。通过农村供水管网更新、改造、配套等措施,统筹解决农村部分地区供水管网标准低、材质差、老化失修等问题,进一步降低管网漏损率;对部分地区水厂增加深度处理设施或进行深度处理工艺改造,确保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加强农村供水的应急能力建设。指导各地编制应急供水的有效方案,对日常应急设施设备加强管理,做好备用水源的建设和维护。

4.结论

农村供水工作是当下的重要项目,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必须把农村供水工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做好该项工作,努力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率、水源覆盖率、水质达标率和农村饮用水保证量,使农村供水工作持续地体现价值,使广大农村居民获得实惠,努力推动中国农村供水工作长期稳健地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雪克来提·巴斯托夫,李晓琴,陈峥.新疆农村供水工程现状调研分析及对策建议[J].人民黄河,2021,43(S1):69-71+79.

[2]朱琳.山区农村供水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村实用技术,2021(05):160-161.

[3]廖轶海,邓泽宇,杨玉龙,饶奇磊.浅议江西省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西水利科技,2021,47(02):148-151.

[4]廖轶海,邓泽宇,杨玉龙,饶奇磊.浅议江西省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西水利科技,2021,47(02):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