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沥青路面裂缝防治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路桥工程沥青路面裂缝防治解析

朱何

湖北三峡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道路的正常运行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沥青路面裂缝作为一种常见的道路病害,需要进行重点防治。从裂缝类型、成因等方面着手,对道路沥青路面裂缝的修复技术及其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希望促进路面裂缝防治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路桥工程;沥青路面;裂缝;防治

1.引言

在道路投入使用之后,车辆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因各种原因出现路面裂缝。裂缝出现会使得路面的破坏程度逐层递进,裂缝逐渐扩大如不及时修复,则会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裂缝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塌方,一方面影响车辆安全通行,另一方面则会影响道路美观。本文简要分析路面裂缝的现状及裂缝形成原因,探讨如何有效应用具体措施预防何治理裂缝。

2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原因

2.1路面设计不合理

由于城市车流量较大,施工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为此在进行城市道路施工时,工期需要尽量缩短。另外,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通信、给排水等功能性生活配套设施的管网与城市道路的交际较多,若施工前未对相关路段的配套设施等进行统一、详细规划,易造成道路施工设计方案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后期对此需要将路面挖开,进行单独管网施工,不同工期之间的接缝也容易导致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

2.2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不合格

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没有达到施工要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裂缝出现的概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未能按照质量要求进行施工,未能严格按照工序进行施工,未根据施工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管理,未能把控好建筑原材料,以及未认真负责地监督和管理施工质量,都有可能导致城市道路的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标准,从而使道路在运营中出现裂缝、坑洼等。

2.3车辆超载

目前车辆超载已成为一种比较严重也比较普遍的现象,根据河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调查,仅2021年1—4月就查处超载车辆3.2万起。车辆超载会导致道路沥青路面承受载荷过大,过载车辆在碾压路面时会对路面形成剪切力。长此以往,路面承载力急剧降低,路面材料迅速老化,路面便会出现龟裂、反射裂缝等问题。

2.4受环境因素影响

在公路沥青路面实际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给路面的长期稳定使用带来不利影响。在西北部一些昼夜温差较大、风沙较大的地区,沥青路面容易因吸收太阳照射的能量而膨胀、变软,而夜晚则因温度降低而收缩。白天膨胀期间,若有车辆行驶过路面,特别是过载车辆,很容易使路面形成裂缝。而夜晚的收缩则会加剧裂缝的产生。

3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技术

3.1化学钢筋植入技术

化学植筋技术植筋新技术是运用高强度的化学粘合剂,使钢筋、螺杆等与混凝土产生握固力,从而达到预期效果。采用这种技术需要找到加固位置钻孔,钻孔后将孔内清理干净,随后将化学粘合剂导入,使其与混凝土及其他加固材料混合、融为一体。化学植筋加固工作完成后,混凝土、钢筋等材料性能会变得更佳稳定,可以取得良好的路面加固效果。

3.2外包钢加固技术

外包钢加固技术主要是将钢板固定在路基较为薄弱的路段。在外包钢板过程中,需要采用粘合剂、固化剂等材料,利用粘合剂和固化剂将构件和钢板粘合在一起,以进一步加强路基的承重力。钢材具有混凝土所不具备的优势,如较强的韧性和抗拉强度。将钢板和混凝土融合起来,则可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使得道路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强。采用外包钢加固技术施工比较简便,可操作性比较强,且不会影响道路原有结构的美观。但是,外包钢加固技术对施工要求比较严格,粘接工艺和施工者操作水平也会对整体加固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这种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3开槽填缝维修技术

开槽灌缝,顾名思义,就是采用专业开槽设备挖出人工槽,之后将修补材料灌注到槽内,使得修补材料和路基、路面牢固地粘合到一起。施工过程中,要避免人工槽或材料环境温度不同造成修复效果差的问题,并要保证槽截面的纵横比不能大于2:1。在施工环境温度比较低时,要注意提前将开槽部位进行加热,以免密封胶因低温而迅速凝固,粘合力降低。加热时火焰不能接触地面,以免温度过高引起密封材料碳化。开槽填缝后,还需将修补材料及时进行冷却,以保证道路及时通车。在正常情况下,修补材料的冷却时间大约15~20min,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冷却时间相对缩短。对于交通流量较大的主干道,可采取覆膜的方式,如此5min内道路可投入使用。

4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技术

路面裂缝的成因主要有路面设计合不合理、道路施工不合标准、车辆过载以及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等。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最为基础的则是道路施工技术。确保道路施工保量,可以从基础上避免路面裂缝的出现。要保证道路施工质量,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4.1确保混合料搅拌质量

市政道路施工时,应确保沥青混凝土及其他混合材料符合质量标准。材料混合符合标准、材料之间的粘合力更强,在承受压力时克更好的防止路面出现裂缝。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应选用合适的搅拌设备对混合材料进行搅拌。使用拌和设备搅拌混合料时,要合理确定最佳搅拌时间。在材料混合、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热集料从称量斗卸至沥青喷洒过程中的干拌和湿拌时间,控制好粗细料的投放混合比例,并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的温度。同时要控制混合料的等级和沥青的投放量。城市道路路面施工中的材料等级,由目标等级要求确定,并通过设计配合比来确定范围。搅拌过程中,可通过热料卸料口取样来确定混合料等级和沥青含量。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应按要求进行抽样检验、路段密度试验和马歇尔试验,以保证试验参数符合道路设计规范要求。

4.2确保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

使用摊铺机摊铺沥青混合料,可以有效保证路面的厚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平整度和硬度满足要求,能够更好的承载车辆带来的荷载,有效防止裂缝的出现。在混合料摊铺前,应选择适合的找平基准线。摊铺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摊铺机的使用要求来进行操作,包括在工作前对熨平板进行预热,以使其温度达到140℃以上。摊铺机的运行速度,应根据道路路面的设计参数和混合料生产率率来确定,以保证摊铺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若使用2个摊铺机并行摊铺,为避免两台摊铺机纵向接缝问题,摊铺机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在4~6m。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时要及时处理修补,防止其他物质或水进入。

4.3合理利用路面检测技术

道路施工完成后,应对路面进行平整度测试,以确保路面各种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指标包括路面的宽度、厚度、硬度和排水性能。市政道路工程竣工前,应尽可能消除检测到的各类隐患,避免裂缝等路面灾害的出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4.4确保路面压实质量

压实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使最终压实度须符合要求。经过标准压实的路面,平整度、硬度等得到保证,对于车轮的压力和剪切力承载能力更强,能有效避免路面出现裂缝。在进行旧沥青路面改造时,在设定好填筑高度后需按规定进行填筑碾压。在路基压实施工时,按中压标准层压充填压实方法,确保路基施工质量达标。

5.总结

路桥工程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进步的基本保障,为我国人民日常出行以及货物运输带来良好生活环境,有效加强了城市之间的交流。在高速公路长期运营应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干扰,在长时间应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问题和损伤,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开裂问题,相关技术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修补和维护,从而提升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卢永贵,肖波.沥青路面取芯代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路,2021(2):106-107.

[2]李丹枫,杨广庆,刘伟超.PFWD模量控制的路基承载力动力学指标评价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21,54(6):11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