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8
/ 2

关于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马佳乐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原于受到手术刺激、胰岛素抵抗等多种因素影响,重症监护患者多存在血糖应激性升高病症,如果应激性血糖过高,会对其身体造成不同程度损伤,更会直接影响预后。现临床对强化胰岛素治疗与常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的临床疗效争议不断,还需进行深入探究。加强护理人员对血糖控制知识了解度,及时进行快速血糖监测,规范血糖监测流程,做好高糖及低糖预防、控制是治疗应激性高血糖之关键。为此,本文针对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重症监护应激性高血糖控制护理研究

应激性高血糖是指血糖正常人群,机体受到严重创伤、感染,或者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引起机体各升糖激素增加,导致代谢免疫功能出现障碍而引发[1-2]。该类疾病多发生于重症监护患者中,通常认为应激性高血糖的产生与患者的危重症病理和生理变化有相同性,血糖升高,会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并且容易加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大感染风险[3]。现对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产生原因、控制方法、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现总结报道:

1重症监护患者发生高血糖原因、机制分析

1.1应激反应

重症监护患者受到创伤、休克、感染等多种病理因素影响下,神经内分泌发生紊乱,出现严重应激反应,体内应激激素大量释放,引起血糖不断升高。这种高血糖与激素及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升高有关[4]

1.1.1升糖激素

应激状态下,多种促分解激素过度分泌,胰岛素分泌较少,导致胰升糖素与胰岛素比例不平衡,加快糖的生成速率。

1.1.2细胞因子

应激状态下,细胞因子主要通过调节胰岛素受体后信号的传导,应激状态下,细胞因子水平过高,造成肝脏等对胰岛素耐受,使血糖升高[5]

1.2糖摄入

肠外及肠内营养糖量摄入过高,均会引起高血糖。有研究显示,在一组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的无糖尿病病史患者中,葡萄糖输注率大于4mg/kg.min的患者中,超过一半的患者发生高血糖可能性较高;与此形成对比,在葡萄糖输注率低于4mg/kg.min患者中,发生高血糖的危险明显降低。

1.3其他

过度肥胖、糖尿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均可引发高血糖。

2严格控制血糖重要性

    应激性血糖升高程度直接影响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在采用胰岛素治疗中,胰岛素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其病死率较低,主要体现在,重症患者中治疗时间超过七天以上并伴有严重感染,导致各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对其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病死率明显呈下降趋势。治疗中控制患者血糖稳定,对T细胞的表面表达起到激活作用,更有利于建立及维护机体免疫系统,以此提示,控制血糖稳定,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风险;多数研究认为,强化胰岛素治疗,能够提供充足的糖与胰岛素供应,促进患者胆汁分泌,降低溶血等发生几率,减少输血;对血糖进行严格控制,能够减少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胰岛素可以促进肌肉合成,能够减少多发性肌肉病情况发生;以上信息均进一步说明,控制血糖稳定与重症监护患者预后有直接关系。

3血糖控制方法

3.1血糖监测

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好血糖监测,严格规范监测流程,并根据监测记录结果,为其制定专门血糖控制方案,进行快速血糖检查,能够减小对患者损伤,进行指尖端采血监测时,采用对皮肤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对要采血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尽量选择患者无名指进行血糖采集,其血糖含量相对较高,将进针深度控制在2-3mm,控制血液流出,避免采血不足,导致血糖值偏低,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3.2微量泵使用中护理

选取静脉泵进行胰岛素输注,缓慢调节胰岛素用量,选择单管输注,避免输注速度过快,引起血糖水平异常波动。更换胰岛素溶液操作时,缓慢调节灌注速度,预防胰岛素过快进入静脉,使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监测血糖时,发现患者血糖值一直未达到目标血糖水平,应立即对输药管通畅度进行检查,观察仪器运转情况,以上均无异常,进行上报,遵医嘱对其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

3.3胰岛素保存

胰岛素开瓶后需将其放置在2-8度冰箱内冷藏保存,使用之前,仔细对其标签型号、有效期等信息进行核对。

3.4防止患者低血糖及并发症

控制胰岛素用量,根据患者病情稳定情况,及时进行减量处理;胰岛素用量过大,患者容易出现冷汗、躁动、手抖等低血糖反应,给予胰岛素同时,还应输入注糖及营养,并定时对血糖进行监测。该类患者皮肤愈合性较差,若出现严重破溃,有可能会长久不能愈合,因此加强基础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对其受压部位皮肤进行按摩,时刻保持皮肤呈干燥状态,对易发生褥疮部位进行重点护理预防,每天帮助其进行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溃疡等病症产生,帮助患者减少痛苦。

3.5饮食护理

选择适用于重症患者的低糖营养制剂,通过鼻饲营养治疗;将低糖营养制剂,匀速进行鼻胃内滴注,定时对其血糖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4小结

无糖尿病病史的重症监护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可能性较大,并对其身体各器官组织具有多方面影响。严重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对该类患者进行严格血糖控制是关键。相关研究显示,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降低感染率,改善机体代谢能力,从而降低病死率。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快速发现血糖变化,及早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快速控制血糖水平,有效的对高糖、低糖进行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陈艳红,田立平,刘红岩,等. 重症监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3):289-290.

[2]刘三金. 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174-175.

[3]朱为乙,刘瑶,叶东花,等. 两种肠外营养输注方式对危重症应激性 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观察[J]. 健康研究,2019,39(4):479-480.

[4]王向文,马玉靖,张昕,等. 创伤应激性高血糖的机制及对策[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7,11(5):357-360.

[5]李莉. ICU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干预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