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优质服务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7
/ 2

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优质服务浅析

蒲文娟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市雁江供电分公司 四川省资阳市641300

摘要:由于当前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上升,传统电网面临着如何调整输电模式使其满足分布式发电的要求以及如何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安全性等诸多挑战,人们对于电力供应的要求逐渐变得多元化。改变以火电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主动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实现能源电力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发展综合服务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电力;优质服务

引言

综合能源服务可以在多能协同互补、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微电网建设应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提高终端电气化及能效水平,是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是提升能源系统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1面临的新挑战

同时,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渗透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高增长的电力负荷需求特点,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能源供应。新能源“小发电量、弱稳定性”特点突出,冬夏期间电力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二是安全运行。系统运行特性日趋复杂,电压、频率调节能力方面面临严峻考验。三是清洁消纳。新能源出力与负荷存在反调峰特性,系统调峰能力明显不足。

2电力优质服务措施

2.1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强资源交流互通

电力优质服务措施之一是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强资源交流互通。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需要企业之间广泛的沟通,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但从竞争的角度出发企业可能会降低交流的程度,此时就需要政府出面给与企业信心和保障,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对企业进行精准服务,使数字化相关资源得到有效互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资源配置中政府的调节作用。

2.2基于统一身份模型的电力市场主体身份全生命周期管理

电力优质服务措施之二是基于统一身份模型的电力市场主体身份全生命周期管理。

2.2.1身份创建管理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针对诸如储能设备参与电力市场呈现多、小、散,“既买又卖”的双重市场角色特点,统一身份模型对其参与市场的技术支持,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市场角色,匹配相应的交易、结算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角色层增加“负荷聚成商”这一市场角色,构建聚成商与分布式新能源主体的关联关系,从而实现对多、小、散的新能源主体聚合交易、结算、统一管理。

2.2.2交易账户管理

交易账户是交易结算信息的直接载体,其设计要充分考虑对于交易、结算规则的适应性。在前述创建交易账户时提到,电力用户可以使用其电网企业营销户号作为交易账户,实际运行中,还面临交易账户需要合并参与交易以提高交易结算便利性的情形。例如,电信运营商基站、大型连锁店等某一市场主体具有若干个电网营销户号,面临多个交易账户需要合并交易甚至结算;梯级流域隶属于不同企业法人的径流式水电站,由于缺乏水库调节能力,希望通过合并交易的方式提高竞价能力,优化调度运行。针对交易账户合并的情况,一种可行的处理方式是将不同的交易账户合并为新的交易账户参与交易,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加交易账户层级,导致身份模型的复杂性。另一种是借鉴英国不平衡市场“平衡单元”设计思路,采用“关联”方式实现合并交易结算。即在多个交易账户之间通过指定一个“主账号”,其余账户作为“子账户”与其关联,由主账户所属市场主体操作“主账户”参与交易结算。这样一来,交易结算业务系统在获取市场主体身份时,同步获取相应交易账户关联关系,市场主体统一身份模型无需额外增加交易账户的层级,最大限度地简化了身份模型,提升了模型的可用性。

2.3提供一体化管理形式

电力优质服务措施之三是提供一体化管理形式。因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电力系统中的生产运营和市场管理等数据的出现,使得电力企业业务发展水平得到了增强,为了更好地满足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数据中心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模式对计算框架进行设计,尽快构建起同自身发展需求相符的数据存储和业务管理系统,并第一时间了解客户需求,积极构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预算及模式进行充分利用,以对企业信息资源配置不断进行完善,还可以通过集群动态管理手段尽快实现电力企业业务发展要求。另外,为了从根本上提升电力企业对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视度,需要加大经济投入力度,构建具有标准化水平的管理体系,从财力和物力上为信息建设规划和具体运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4运行策略优化与风险管理

电力优质服务措施之四是运行策略优化与风险管理。电力市场环境下IDR关注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电网需求是否满足与关键生产环节受影响程度。如果因为切负荷等手段导致最终产品不达标,无论补贴是否能够覆盖成本都会降低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积极性。用户控制自身生产风险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将工业不可中断生产过程的电能供给维持在一定的生产水平内,低于最低功率或者高于最高功率都可能导致产品品质受损。由于电网负荷预测与实际存在出入,需求响应时段的所需电量与持续时间都是不确定因素。如何在完全满足电力系统需求下,又保证自身满意度,是用户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用电方式。即使是相同的行业,比如不同的水泥厂也会由于采用不同的生产技术而产生需求差异。因此,深度挖掘工业负荷柔性的首要阶段是准确描述遵循一定操作顺序的生产过程,包括相互依赖的操作单元以及能源和资源的动态流动。考虑调度模型的变量特征,基于状态任务网络和基于资源-任务网络的调度算法是其中两种典型的生产调度方法。提高工业用户在需求响应完成度与用电保证两个目标上的平衡能力,需求响应用户有必要充分利用现有工具和最先进的决策方法,在电力市场中制定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战略。但目前涉及风险管理的文献多是对发电商、售电公司等市场主体或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等不同交易类型的电力市场进行风险评估或讨论风险管理技术,因此有必要对管理生产风险的可行工具和规划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对应于发电企业增加发电机组,用户可以从物理层面上配置一定的设备来增加可用容量,即拥有储能设备,能量转换装置和灵活的发电资源等物理资产来管理生产风险。对应于电力系统的机组组合与经济调度,一般可以使用风险感知优化技术来解决自身的需求响应组合优化问题。因此工业用户管理生产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一是可以直接从供给侧出发,创造更多可用的供电容量,二是维持现有水平不变,制定需求响应策略。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管理和运行中,通过优质的服务可以有效降低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促进电力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磊.云计算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智库时代,2019(8):97,101.

[2]刘子懿.云计算在铁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11):93-94.

[3]吴非,胡慧芷,林慧妍,等.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来自股票流动性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1,37(7):130-144+10.

[4]钱晶晶,何筠.传统企业动态能力构建与数字化转型的机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1(6):135-143.

[5]谢露艳.基于GIS技术的电网工程数字化设计移交系统集成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21,43(4):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