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的水域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水产养殖的水域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袁福双, 赵永超, ,张亮

绥阳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遵义    563300 

摘要: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为人们生活提供丰富的水产品,有效解决江河湖海等自然水产供应不足的情况。随着近些年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我国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充分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但同时也带来很多水域污染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危害,发现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以期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域污染;防治对策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开始显著提升,对高蛋白水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更注重饮食健康。市场需求的增多,拉动我国水产品产量的持续增加,我国水产养殖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同时也暴露出更多问题,其中就包括对水域污染的问题,要保证我国水产养殖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水产养殖对水域造成的污染问题,下文将对此展开论述。

1.水污染的概述和危害

1.1 水污染的概述

水污染的原因主要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其中危害更大的为人为污染,主要包括生活、工业排放废水,农业、养殖业排放污水等。我国很多重要湖泊,例如洞庭湖、鄱阳湖、阳澄湖、太湖等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白洋淀,也被检测为重度污染,化学需氧量指标和总磷等超标,严重危害鱼类的正常生长。

1.2 水污染的危害

1.2.1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被污染的水源中存在大量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可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例如,寄生虫会引起血吸虫病等,细菌会引起霍乱等问题,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更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1.2.2 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水是动物养殖业的基本保障,当某些污水、废水未经处理排入养殖水域中,会对养殖水域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水中的重金属物质以及有毒物质,均会引发水生养殖动物慢性、急性中毒,甚至导致死亡。

1.2.3 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将未经过处理的污水排放至农田中,会破坏土壤酸碱平衡,含盐量过高的污水会使土壤盐碱化,导致农作物死亡,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水会造成土壤严重污染,无法进行耕种,影响农作物生长,降低粮食品质,危害我国粮食安全。

1.2.4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水污染会对我国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威胁,当污水、废水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流入湖泊河流中,会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金属离子会导致藻类植物泛滥,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整个水域生态系统。

2.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2.1 水产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2.1.1 溶解氧不足

溶解氧是水生动物生存必需的的条件,同时也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当溶解氧含量下降至4ml/L,将严重影响水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正常水质的溶解氧含量应维持在5ml/L-10ml/L。水生物呼吸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但水生物的粪便和剩余饵料在分解时也会消耗溶解氧,导致水产养殖区溶解氧的不足[1]

2.1.2 总氮总磷升高

水体富营养化与氮、磷的含量息息相关,随着水域中氮、磷含量逐渐升高,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会逐渐加剧。据研究表明,水产养殖会显著提升水域中的氮、磷含量,养殖过程中排放的粪便以及水中残饵等均会造成水域氮、磷含量超标,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2.2 水产养殖对底质的影响

我国水产养殖投喂的饲料大多存在悬浮性较差的现象,导致很多饲料还未被养殖生物食用就沉入水底,另外,我国投喂技术水平低,经常会出现饲料投喂超量的现象,残饵会沉入水底,再加之水生物粪便等清理不及时,也会沉入水底,粪便和饵料在水底分解时,将产生大量氨气、硫化氢、二氧化氮等有毒物质,造成水底环境的严重污染[2]

2.3 水产养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水产养殖业中,随着病害的频繁发生,越来越多的化学农药以及抗生素等被用于防治水产养殖病害中,如果管理不到位,就会造成水产养殖区化学农药及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对水域造成极大污染。另外,饲料中会加入各种添加剂,例如诱食剂、生长促进剂等,也会因难以分解,残留在养殖水域中,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3.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3.1 科学规划水产养殖面积优化养殖结构

首先,养殖人员必须科学规划水产养殖面积,目前我国采用的密集型养殖方式,会对水域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因此,应充分考虑养殖水域的负载能力及养殖容量等,合理规划养殖空间,确定养殖密度。另外,要优化养殖结构,充分利用养殖空间,采用混养、间养、生态养殖等科学方法,让饵料得到充分利用,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2 加强养殖户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培养

养殖户缺乏养殖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会忽略对水域造成的污染,给水域环境带来进一步的破坏,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养殖户的培训,组织培训学习或经验交流会,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解,对水产养殖户进行集中培训。另外,还可建立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组织当地水产养殖户参观学习,技术人员可通过现场讲解演示的方式,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还可派遣专业技术小组入户指导,发现养殖户环保中的不足之处,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改变水域污染的现状。

3.3 采用先进饲料投喂管理加强监督力度

首先,应加强对饲料的科学管理,根据不同水产品以及不同生长阶段,更有针对性的投放饲料种类和数量,添加适当的营养剂,在投放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多余饲料,避免饲料溶解造成水域污染。另外,应重视对绿色环保消毒药品的研发与使用,避免对水域消毒时,造成消毒剂二次污染的情况,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水产品疾病的出现。

3.4 强化水产养殖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

生物修复技术是帮助水体净化的新型技术,修复时间快,成本低,绿色环保避免二次污染,未来可将生物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缓解现有水域污染问题。

3.4 制定科学管理制度及相关产业标准

首先,要根据水产养殖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水产养殖行为进行约束,做到产业规划合理、管理有序;其次,要制定水产养殖业排水标准,对任意排放行为给予严厉处罚,避免养殖户出现任意排放养殖污水的情况[3]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水域环境的健康、稳定,也为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及水产养殖人员应及时发现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造成的影响,加强对水域污染的防治管理,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李树国. 内陆水产养殖的水域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 水产科学, 2005, 024(003):34-35.

[2] 陈凡. 浅谈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 生物技术世界, 2014(5):1.

[3] 崖加灵.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 兽医导刊, 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