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校体育工作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建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31
/ 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校体育工作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建构

杨志科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预旺镇中学  751308

摘要:为减少体育课程中的"应试教育"问题对课程的考核评估制度的问题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考核评估制度。对问卷调查、身体测查等结果的比较,以及对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研究表明,新的学校体育课的考核评估制度能够更有效的训练高校生自主锻炼身体的行为,对高校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体育课;考试评价

引言: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能力应为校内体育工作中的所有项目,主要包含有体育课教学项目、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培训和体育运动比赛等。学生体育工作的实际技能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综合技能,掌握学生体育的工作实际技能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工作实际技能也是学校培养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另外,高校生在校体育教学实际水平的高低也是考察体育教育专业素质的主要标准。随着日益深入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使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能适应专业化工作的需要,满足用人单位要求,提高竞争力,是当前体育教育人面对的重要课题。同时,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亦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和任务,其实践能力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为了及时、准确反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校体育工作实践能力状况,监测实践教学效果,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研究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基地为切入点,通过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能力指标体系。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文献,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通过相关文件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全面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结合体育专业的特点,初步拟定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2专家访谈法

本研究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对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新进教师欠缺的能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之处等方面对中小学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研员、及高校专业任课教师进行访谈。各专家对课题的研究思路及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给予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形式包括电子邮件、面谈、电话访谈。

2.3问卷调查法

为了确保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具体化,问卷调查分3轮进行:第1轮,将查阅文献及专家访谈后的意见进行整合,严格按照问卷调查设计的要求,初步拟定指标体系,发放给专家进行审阅,对认同率高的项目予以保留,剔除认同率较低的项目,初步确定指标体系的内容;第2轮,根据第1轮结果对调整后的指标体系按重要程度进行筛选,确定具体指标;第3轮,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选取六所高校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10人;山东省部分中小学体育教研员及体育高级教师15人。第1轮回收问卷18份,第2轮问卷的发放在第1轮回收问卷的基础上进行,回收17份,第3轮在第2轮回收问卷的基础上进行,回收17份。

2.4层次分析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将指标分解为各要素,根据要素关系将其分解为递阶式层次结构,通过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2.5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21.0和EXCEL对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能力体系的权重矩阵进行分析;并检验各指标的合理性。

二、结果与分析

1.评价指标的预选

评价指标的预选是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专家访谈完成的,初步形成了含有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专家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把初步筛选的指标设计在第一轮专家问卷中,以“同意”、“不同意”、“建议与修改”3个选项进行筛选,同意率低于66.7%的指标予以筛除。一级指标全部符合要求,二级指标中的“体育保健能力”予以删除,三级指标中的“优化教学环境能力”“教师自身反思”也此外,在第1轮问卷调查中,有些专家提出增加与“教学能力”相关的1个二级指标“教学反馈评价”;与“服务社会”相关的1个二级指标:“医务监督”;新增加与“教案”相关的1个三级指标“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课堂组织与指导”有关的1个三级指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校体育工作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建构

1.转变教育思想,深入推进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坚持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要积极引导学生、教师转变思路,更新理念,正确认识实践育人教育理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明确构建现代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模式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强调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树立以培养职业能力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观,高校应首先从认识层面上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深化实践教育理念及教学改革,培养新型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2.完善课程设置,建立全程实践的课程体系

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把注重基础理论和强调实际有机地结合,形成学科教学和通识课程有机地结合,必考课和选修课培养有机地结合,减少了学科限制,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其次,积极构建体育专业实践与实训技能的综合教学设置系统,并有规划分阶段地开展体育专业与教学技能培训、校内部的体育实战训练,逐步建立"班级与课外,学生与校外,课堂训练与竞争强化相结合"的"课内外一体化"的全程实践体系,学生的专业"内化",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与产业适应能力

3.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营造和谐文明校园氛围

在学校长期的竞赛活动中,特别是在团体赛上,同学之间加强了沟通,增进了认识,并建立了浓厚的情谊,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共同意志,在较大程度上规范了学校的言行文明。同时随着高校生基本功比赛的开展,又增加了学校的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了学员校内日常生活,逐渐形成了安全文明的学校风气。

4.与教学相结合,拓宽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学校基本功比赛和平时的学习相结合,开辟了高校生实际技能的学习训练渠道,全面提高了高校生的专业实际技能,提高了许多学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并提高了一些比赛主持人和评委,许多高校生可以参与策划项目、进行组织竞赛,有的高校生考取了国家一级评委。指导大学生们培养端正的学术态度,形成突出的专业知识,注重学科基础理论,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正确方向,培育高校生的团结、合作、拼搏精神,推动优秀学风的建立,并在服务社会中体现价值。

结语:本研究建立了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能力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教学、训练与竞赛、科研、使用工具和服务社会五个维度。指标体系在突出体育课程特色和教师一般能力的同时,还加入了体育教师服务社会的指标,在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过程中,加入了体育教师的责任。这符合中国社会现阶段的需要,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指标体系适用于体育教育专业高校生考核,希望开展高校生考核的高校借鉴此测评工具。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即指标体系确立后还没有进行实证研究检验其应用价值。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要着眼于此方面,以提高该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调查方法,试图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校体育工作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以期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永贵.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河西学院学报.2007.23(2):80-82.

[2]于立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7(13):86-87.

[3]杜春斌.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体育师友.2006.154(4):55-56.

[4]周爱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21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