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机技术推广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31
/ 2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机技术推广措施

翟丽影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孟家岭镇农机站,吉林 四平 136500)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机推广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今后,农机推广工作务必要认清形势,创新传统的农机推广模式和思路,利用好现有农机推广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抓住农业发展的新机遇,确保农机推广工作的有效实施。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为农机推广工作找到新思路献计献策。

关键词:农机化;技术推广;乡村振兴;

1.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机化的作用分析

1.1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机化发挥作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只有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扩大农机应用面,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1.2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要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有效提升农业而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剔除农业产业结构弊端。而农机推广工作,则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今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进一步做好农机推广的策略思考

就上述论述来看,这些年,农机推广工作切实得到改善,农机惠民普及面得到大幅提升。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长期性,认识到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诸多瓶颈因素,比如:推广方法较为单一、农机与农艺缺乏配合、基层的农机推广缺乏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推广机制陷入僵化等问题,对此在进一步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方面还有很多工作有待调整。

2.1有重点针对性推广,实现农机全面发展

紧密围绕着高质、高效以及绿色的根本着手点,基于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与信息化融合的主要途径,推动落实农作物生产的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绿色节能高效农业机械化等技术推广项目,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先进农机技术装备。

2.1.1抓好大宗粮食作物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针对大宗粮食作物,重点围绕秸秆储运、再利用的技术示范推广,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财政支持,并以项目为引领做好群众技术推广示范,推进大宗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加大与家庭农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联系,鼓励发展谷物烘干、智能冲洗等农机化应用,进一步优化社会服务模式。

2.1.2抓好特色经济作物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做好设施蔬菜、小杂粮、牧草等特色经济作物关键农机生产环节的技术攻关,以扩大特色经济作物农业机械化技术为突破口,组织做好甘蓝、菜花等蔬菜农机技术的示范推广,积极探索适宜蔬菜生产的农机化新技术。

2.1.3抓好设施农业农机化推广工作。

以建设农业产业园为发展契机,在园区规划建设初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实现在同一产业园区各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适宜农机的贯彻落实与广泛应用,深入分析设施农业的产业功能,奠定好设施农业农机农艺融合的良好前提。

2.2探索农机农艺融合,将农机推广切合实际

做好农机推广市场调研,推动农机与种植、作物品种等的协调发展,推广现代农业的农机集成技术。做好与农艺部门之间的联结工作,邀请相关专家予以攻坚,以实现对现代化农业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加强和农技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并积极申请对攻关项目的联合科研,提倡有关部门均参与、做好农机农艺技术科研探讨,优化农机农艺下乡入户服务模式,推进农机化应用的实效性。

2.3以项目战略为依托,促进农机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其必备条件是农机化项目。就此,建议做好市场调研,紧密围绕各地农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发农机推广项目,大力推进先进适用型农机具。

2.4做好引导培训示范,提高农机成果转化率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归根结底是对农机科研项目理论成果的转化,是对理论科研、实践生产以及农户主体三者之间起到紧密连接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更是从整体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关键,最终实现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促进。

2.4.1做好产学研搭桥、牵线工作。

加强与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的联系,聘请知名技术专家学者,为解决一线农机问题排难解惑,突破农机生产技术难题。加强与各农机推广网络平台的联系,紧密围绕本地农业发展热点技术问题,重点推广智能、绿色、高效农机装备与技术,扩大绿色高效农机应用影响面。加强与农业大户、合作社等的联系,做好技术问题反馈,强化技术集成,逐步改进优化推广使用农机具,为发展新农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4.2做好农机农艺融合牵线搭桥。

重点解决推广农机与本地生产水土不服的问题,在农机生产实践过程中,积极整合农艺专家、农业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等资源,重点解决农机农艺融合问题,实现绿色、增效等农机化生产目的,进一步提升本地农机化水平。

2.4.3促进新型服务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壮大。

密切结合农机服务供给的优化内容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的展开,积极参与到培育综合性且具备专业化的农机服务组织当中,深入探索并落实“互联网+”农机推广新态势,健全完善农机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引领提升农机化水平。

2.4.4做好农机科教宣传培训工作。

充分借助各种新闻媒介如报纸、杂志和电台等,积极做好对各种新型农机技术的宣传工作。结合具体的农事需求,组织各项传播活动,如农机推广演示会和培训会等,不断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普及率。同时,注意做好对相关农机推广骨干人才的培训工作,持续做好其知识体系的更新,以期提升相关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另外要持续落实好农机推广的技术指导工作,积极组织参与科研人员实际下地,在手把手之下进行点对点的认真、耐心指导,切实帮助农民们解决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2.5组建高素质推广队伍,储备农机推广生力军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积极组建懂农机、爱农业、会生产的农机推广队伍,是实现新农村农机化、做好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在新农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发挥好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积极组建高素质农机推广队伍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要继续优化基层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内容,将关系理顺、加强职能建设,使农机产业服务的发展得到不断完善。其二,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优化薪酬、改善工作条件,积极引进农机推广专业人才。

3.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农机推广人员,也要跟好形势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确保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农机推广工作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黄为安.浅谈新形势下的农机推广工作[J].南方农机,2017,48(13):20.

[2]林波.加强农机推广工作的建议[J].南方农机,2017,48(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