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液透析小分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31
/ 1

浅谈血液透析小分享

梁红涛

郑州阳城医院内分泌肾病风湿科 河南郑州 452470

一、什么是血液透析?1、血液透析的发展史:血液透析在各个地区的叫法可能有所不同,在我国的台湾省通常叫做洗肾,也许其他地方的叫法可能也有所不同,但透析一词最早出现在1861年苏格兰化学家托马斯·格拉汉姆发现了在液体中的胶体和晶体能被植物羊皮纸分离出的实验,他将此弥散现象称为“透析”,并在当年发表的论文:Liquid Diffustion Applied  to  Analysis,成为临床透析的重要基础理论,而他本人也被后人称之为“透析之父”。后来随着历位医学或化学先驱的发展,1913年08月11日泰晤士报报道了John Abel的实验,文中提到了“人工肾”的概念,1924年德国医生格奥尔格·哈斯第一次成功进行了15分钟的临床人体透析;发展至今日已成为包括水处理系统及各种透析材料于一体的完善透析系统,在医院或单独透析中心存在的临床医学专科--血液净化,实现了当肾脏衰竭时,通过弥散、对流和吸附的方式体外清除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废物毒素和游离水,实现人体毒素的拍出。2.血液透析的类型:包含三种:常规血液透析、每日血液透析和夜间血液透析,目前我国大多数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所采取的是每周3次,每次4小时的血液透析模式,在此期间患者的血液以200--400ml/min的速度通过体外透析管路将血液抽出,经过透析器以及透析液的置换作用,然后将置换过的血液通过血泵回输到换者体内,而完成所有的过程后的所有治疗,统称为血液透析。b5d7e1b137214ecdaf104f60d235dff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血液透析治疗?1.终末期肾病,肾小球滤过率(GFR)小于15ml( min·1.73*2),且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1)不能缓解的乏力、恶心、呕吐、瘙痒等尿毒症毒素症状或营养不良;(2)难以纠正的高钾血症;(3)难以控制的进展性代谢性酸中毒;(4)难以控制的水钠潴留和高血压,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5)尿毒症性心包炎;(6)尿毒症脑病和进展性神经病变;(7)医师认为其他需要血液透析需要的原因。2.其他临床症状:(1)记性肾损伤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肾功能;(2)药物或毒物中毒;(3)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4)如严重高热、低体温以及其他科室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严重水肿、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等。

三、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需要具备哪些其他乐观条件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我们和透析患者经常提到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即是让广大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透析通路;也大体包括三种:导管置入颈内静脉、股静脉,甚至锁骨下静脉的无隧道无涤纶套的中心静脉导管实施各种血液净化治疗的临时性血管通路;(2)预期需要4周以上血液透析治疗、不适宜自体动静脉内瘘及移植物内瘘建立或手术失败患者进行的中心静脉带隧道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长期透析导管;(3)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流至浅表静脉、静脉动脉化,达到血液透析所需要的血流量要求,600ml/min以上,使血管直径及深度便于血管穿刺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c0b4b49e6f99d05eaca9fb2a617d4ac2b1009783bc870901796758ec34607e

四、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回顾过往,无数肾衰竭患者因得不到有效治疗而丧生,无数科学家和学者穷极一生去探索。血液透析革新之路固然曲折,但结局终归可喜。尤其是近年来,血液透析技术逐步成熟,并且还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可以预见,慢性肾脏病患者即使到了终末期,依然可以依靠血液透析获取较好生活质量。透析的目标从“让患者活命”到“让患者回归社会”,再到“基本不影响寿命”,日本就有患者靠血液透析存活50年以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曾经的“绝症”已不再可怕,有不少慢性肾脏病患者一路见证了血液透析的日新月异。尿毒症不是绝症,只是一种慢性病,病友们要习惯带病生存,学会与疾病作斗争,还要学会与疾病“做朋友”!在长期的维持透析生涯中经常参加患教与社会活动,认识疾病,了解自己,树立信心,活出风采。

五、如何尽最大可能的避免血液透析治疗?积极控制原发病,不管是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或其他免疫组织疾病的进展,同时做到作息时间规律、饮食有节、避免重油重盐,每日盐份控制在3g以内,避免水钠潴留导致的高血压,加重肾脏负担,适当运动提高血管弹性,改善微循环;定期体检,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只有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治理才能防治或延缓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达到避免血液透析的目的。

六、血液透析目前的现状和未来展望:虽然所有患者都不想进入透析状态治疗中,但目前的现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体检发现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数量较前有所升高,根据2021年末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在透析人数将近80万人,且近五年来呈进行性增长趋势,这得益于我国医保服务的全覆盖,使大多数慢性病患者能够看得起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已经出现的或目前已处于临床试验研究的高校血液透析,如我国首家开展的家庭血液透析,不仅避免了每周三次前往透析中心的繁琐,还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质量,还有近一两年比较火热的2021年10月美国纽约大学郎格尼健康中心医疗团队用一头经过基因编辑的猪肾移植到身体的人类首次异体器官移植,术后观察7天功能良好,取得良好效果,此外还有美国肾脏病学会(ASN)、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及一些患者组织均呼吁希望有颠覆性的KRT出现,如便携式透析装置(WAK)甚至植入性人工肾脏。颠覆性的KRT将有利于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精神状态,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最终预后。可以想象,在不远的未来,ESRD患者仅需一个“腰包”或“背包”即可回归社会、工作和家庭,也能够像正常人群一样享受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像中日友好医院的张凌教授鼓励目前在透患者说的:他们并不是病人,只是肾功能缺陷的透析者,努力过好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