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理念下建筑暖通设计的改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绿色节能理念下建筑暖通设计的改善

赵旭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城市里到处都是高层建筑。配套的HVAC系统越来越完善,节能技术在HVAC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节能技术可以降低暖通空调项目的总能耗,符合当前绿色节能理念的总趋势,提高暖通空调的运行效率,同时提高建筑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暖通设计;策略

1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原则

1.1功能达标原则

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中,必须充分遵循功能符合性原则。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建筑内部提供采暖、通风和空调。因此,无论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哪个方面,前提必须是确保其符合相关功能标准。此外,由于不同建筑和房间的采暖、通风和空调标准不同,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也必须符合特定建筑和房间相关标准。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为用户创造更加舒适节能的环境。

1.2绿色环保原则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必须充分遵循绿色环保的原则。“节能”和“环保”通常是不分开的。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它可以提高环境保护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概念以来,建筑业的发展也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基本理念。由此可见,绿色环保原则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至关重要。在绿色环保的原则下进行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绿色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排放,还可以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3经济适用原则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必须充分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原因是为了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成本,降低成本。然而,如果出于节约能源的目的,成本增加,那无疑是本末倒置。因此,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中,应选择经济适用的节能方法,而不是采取昂贵的措施或工具来实现节能。

2建筑暖通节能降耗措施

2.1优化设计方案

从设计方案出发也是保证设计方案能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避免设计环节不合理对后续HVAC设备运行效果的影响的重要手段。在设计方案中,确保所有设计人员具有高度的节能意识,充分理解设计阶段的必要性,避免只关注暖通系统的运行功能,并要求将节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设计工作。此外,应结合施工项目的使用功能和各种空间的分布,规定不同暖通空调设备的操作要求,避免后续施工项目使用中出现冬热夏冷的问题。一些虚拟仿真软件也可以用来及时避免任何区域的能量损失问题,以确保设计方案更加规范。

2.2应用地源热泵技术

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中,地源热泵技术可以有效地达到节能的目的。地源热泵可以将低级热能转换为高级热能,主要利用各种水资源(地下水、水库水、河流、湖泊、海水等)和土壤源作为冷热源和热源。同时,地源热泵还可以通过吸收建筑物本身的热量来降低温度。地源热泵装置有三种类型:埋管式、地下水源式和地表水源式。其中,最常用的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是埋管式,包括埋管和换热器。主要原理是通过介质循环进行传热。综上所述,地源热泵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它是可再生的。地源热泵的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功能都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的;第二,它的特点是环保和节能。地源热泵对自然环境污染小,可节省大量电能;第三,易于维护。地源热泵的部件大多布置在室内或地下,很少有机械运动部件。它们大多是自动部件,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易于维护。此外,基于我国北方和南方土壤热的不平衡,地源热泵技术在实际应用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特点灵活调整。

2.3对变频调速节能技术进行合理的升级改造

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应通过选择具有变频功能的暖通空调设备,并结合暖通空调的实际运行情况,适当调整暖通空调装置的工作频率。在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中,变频器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准确判断变频器在使用中的常见故障,及时维修、升级改造,确保变频器在出现故障时能及时解决问题。通过对变频调速系统的分析,得出该系统不仅稳定性好,而且具有明显的数字化、系统化特点。因此,它在监管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提高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是目前我国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解决建筑供暖系统节能的重要途径。

2.4应用余热循环技术

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中,应用余热循环技术可以有效地达到节能的目的。余热循环技术是一种新型节能技术。其主要原理是根据传热效果和循环系统将废热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将余热回收技术应用于建筑HVAC系统,不仅可以显著降低HVAC系统的能耗,还可以显著减少HVAC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由于动力系统和传热系统的回路不同,可以有效避免传热过程中液体受到放射性影响而污染动力回路。

2.5采用复合能源站新技术

混合能源有多种,如太阳能、电能等。根据不同的资源,可以采用相应的方法将其转换为暖通空调。该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工作条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减少能耗问题。国内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对新型复合能源电站技术进行了一些探索。新型复合能源站技术主要针对整个系统的负荷状况,采用多种能源模式以达到合理的目的。为了确保建筑内采暖、通风和太阳能的节能和安全,必须采用各种形式的综合能源结构。根据建筑物的年负荷、负荷类型、不同时段的冷热负荷等因素,合理配置不同的机组,包括单冷水机组、热源水泵机组、冰蓄能空调机组、多功能热回收机组等,采用不同的能量运行模式来优化节能控制。同时,充分利用系统的运行数据,针对不同时期冷热、室内外负荷的变化,合理选择能源供应方式,确保采暖空调系统在各个时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降低能耗,减少排放。

2.6设法减少能量传输损耗

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中,可以通过减少能量传递损失来有效地实现节能。一般来说,在建筑HVAC系统的运行中需要持续使用一些能源。这些能源在传输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大量的能源损失,从而造成能源浪费。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其能量传输损耗,以节约能源。具体来说,首先应合理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其次,应使用计算机软件实时计算室内空气参数,并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相应的灵活调整;此外,应优先选择输送性能良好的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输送能力;最后,应尽量减少管道材料的数量,缩短管道之间的距离。

2.7加强系统运行的节能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设备管理与人员管理同等重要。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仔细检查。建筑节能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建筑节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建筑节能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尤为重要。为了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有专业人员,不仅具有相应的技术,而且具有相应的技能,同时还要经过培训和考核。在确保员工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前提下,改进后的空调系统可以更有效地运行。及时修复HVAC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明显噪音、振动等问题,可以更好地提高HVAC设备后续运行的节能效果。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中,必须充分遵循功能符合性、绿色环保、经济适用性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具体节能设计措施主要包括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变频节能技术、应用余热循环技术、优化热力性能、降低能量传递损失、优化暖通空调自控系统设计,以及采暖、采暖、,通风技术和节能技术;在实践中,应重视采暖系统、冷水系统、通风系统的节能设计和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开娅.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应用分析[J].应用能源技术,2021,(11):48-50.

[2]何鸿展.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1,11(10):77-78.

[3]于海.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8):216-217.

[4]刘圣伟.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21,28(9):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