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的思辨读写与整本书阅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小学语文中的思辨读写与整本书阅读分析

刘站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西飞第一小学   710089

摘  要:语文作为我们教育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阅读又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整本书的阅读形式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常见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立足文章的整体性来分析文章,进行学习,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良莠不齐,知识储备量较少,在整体书阅读时比较吃力,并不能很好的达到整本书阅读的最优效果。思辨读写为整体书阅读提供了一种更好地方式,能够使整本书阅读达到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明确阅读目标,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思维与框架,积累优秀的写作素材,用于实际生活与之后的文章创作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与其他学生阅读交流中,迸发思维,深度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学习。现就小学语文中的思辨读写与整体书阅读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辨读写  整本书阅读

前言:

思辨读写式的整本书阅读是有助于学生整本书阅读进行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要求学生带有思考性的阅读,为了避免学生对书籍的厚度、难度等而产生抵触的情绪或因阅读书籍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即使学生阅读了也是一知半解,无法对书籍产生深刻的认识的情况发生,教师在选取书籍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的考虑学生的阅读整体水平,结合学生的阅读书籍偏好,选取有趣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且教师要在学生整本书阅读时进行适时地阅读引导,结合实际生活,而学生要在阅读时分析书籍,学习书籍中的创作思维与框架,积累写作素材,融会贯通,用于日后的写作、语言表达、实际生活交流。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选阅读书籍

阅读书籍的选取对于学生的阅读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合适的阅读书籍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够起到良好的基础性作用,不恰当的阅读书籍会使学生在基础上就会落后,导致在此基础上的阅读都是无效的阅读,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是无用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来为学生推选合适的素材。比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刚刚步入小学,认识的字少,可以推选带有拼音的阅读书籍,比如《三字经》(国学)、《中国神话故事》等,对于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推荐如《三毛流浪记》、《昆虫记》等,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独立思维能力更加强,可以推荐四大名著儿童版等书籍。

二、教师引导阅读,结合实际生活

学生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生活,因此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不能够只是单单的阅读,学习了文章的知识,而脱离实际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学生阅读时进行引导,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比如在阅读《愿望的实现》这本书籍时,这个故事很好的讲述了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方面的启示,告诫我们要珍惜当下,踏实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愿望,并谈一下通过这篇故事的阅读,有怎样的感悟,自己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三、分析阅读书籍,学习创作思维与构架

学生在初次整本书阅读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书籍的名称、前言、目录、文章依次顺序进行阅读,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明确阅读的整体顺序,掌握阅读方法,学习作者的写作构架和创作思维。比如在阅读《一起长大的玩具》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书籍的名称来分析,“一起长大的玩具”指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一直陪伴在身边的玩具,引导学生分析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写一起长大的玩具,这个玩具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谈谈自己有没有一起长大的玩具等,按照书籍顺序,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四、做好写作素材积累,融会贯通,趣味写作

学生在长时间的不断阅读中,可以学习到多个优秀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可以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对于优美的词语记录下来,反复阅读和欣赏,在阅读文章时对于有感而发的片段,可以及时书写自己的观后感,在整本书阅读时多思考,在长此以往中,学生在阅读、记录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整本书后,通过有趣味性的写作,比如教师通过设计场景式描写、文章片段仿写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的学习,能够得以运用,融会贯通,加强学生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五、组织阅读交流活动,促进多角度思考

虽然学生可能阅读的是同一篇文章,但是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思维方式、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了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同。教师可以在学生整本阅读后,组织阅读交流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各自谈谈对书籍阅读的理解,分享一下自己阅读见解,积极讨论,在分享中,讨论中,使学生对书籍有更深刻的思考与感悟,从而对书籍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结语

思辨读写式的整本书阅读,使学生在整本阅读时进行有思维的阅读,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学习优秀书籍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构建框架,积累优美词句,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日后的文章写作,多读书,读好书,在不断阅读中使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思考,在交流中的讨论,从而使学生能够扩宽思维,对事情的认识有更加全面的见解。

参考文献

[1]陈剑英.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J].新课程导学,2022,9,18.

[2]康莹莹.小学语文中的思辨读写与整本书阅读[J].对接京津——区域辐射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