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成都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唐宋时期成都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

 王仕芳

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中心学校   621029

摘要:唐宋时期成都的诗词、建筑和佛教对后来中国发展贡献甚大。唐代成都佛教寺院林立,佛教讲学文化活动十分繁荣。成都在宋朝时就是汉传佛经中心。而在建筑上成都也是当时唐宋时期的先驱,这些都和成都的地理位置有直接关系,成都优越的地理位置,加深了和周边的文化交流,为华夏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唐宋时期成都的建筑文化、唐宋时期成都的诗歌文化、唐宋时期成都的佛教文化。

关键词:唐宋时期;成都;周边地区;文化交流

引言

唐宋时代,西蜀大地经济繁荣发展,创新能力较强,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华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宋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在诗学上,唐诗向宋词转变;在建筑上,简洁、宏伟的建筑浑然一体;在佛教传承上,受外来人口影响,成都的佛教鼎盛一时[1]。在中国的文化转型时期,成都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很少有学者的重视。本文从唐宋时期成都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这一角度来探讨梳理。

一、唐宋时期成都的建筑文化

唐宋时期,四川成都的经济非常繁华,在全国范围内成都的建筑规模和造型风格都享有盛誉。成都在唐宋时期的建筑非常宏伟且简洁,其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熏陶,无论从造型还是从装饰上都尽显宏伟和简洁之风。且装饰技术比较丰富和灵巧。建筑群中的庭院组合多变,且精致。无论在民居建筑上还是在庄园建筑上,亦或是寺庙建筑上都有等级制度,等级制度十分严格。在唐宋时期。住宅建筑发展处于兴起阶段,很多达官贵人都会建设私家园林、楼阁。在那一时期,花木布置鼎盛一时[2]。成都在唐宋时期又被称之为巴蜀,根据资料显示巴蜀的建筑风格多元化,且很多遗址至今仍旧保存,如杜甫诗中所描述的花重锦官城和川西新东湖,唐代宰相李德玉的住所至今仍旧保存完好。宋代城市建设中街区布局特色较为显著,伴随着商业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巴蜀建筑布局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如蜀中广记·上川南道载:川北板,…依树积木以居其名称为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数。太平环宇载道:今渝山谷有狼,乡俗建筑高树,称为阁栏。由此可见,唐宋时期仍广泛使用这种经济实用、因地制宜的民居。

二、唐宋时期成都的诗歌文化

唐宋时期成都的诗歌文化空前繁荣,无论在风格上还是形式上都引领时代潮流在唐宋时期,成都的文学以词为主,且当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作词之人。例如:前蜀宰相韦庄,后蜀宰相欧阳炯等。在他们的影响下,词学成就了“花间派”,构建了从唐诗向宋词的转化桥梁,对宋词的影响有一个多世纪之久。随着“花间词派”的复兴,其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作“词”流派,也是婉约词派的来源,对五代之后的词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期间内曲词的文学地位较高,且繁荣发展[3]。在题材上和内容上开始追求情爱,描写越发细腻,和儒家思想偏离。与此同时也是对情操的肯定和对文人主义的一种取向。唐宋后期,在词文化的影响下,诗歌文化盛行,逐步生成了雅乐、燕乐、清乐、宗教音乐和俗乐5个体系,并在当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文人雅士的大力支持下,唐宋的曲子词创作十分广泛,赵崇柞编纂的《花间集》就是这类作品。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霓裳羽衣曲》传至蜀地。唐贞元年,骤国国乐《骤国乐》引入蜀地,含有乐工三十五人、二十二种乐器。而后王建永陵石棺床三侧面二十四个乐伎浮雕,展现出了前蜀官廷燕乐乐队的形象。二人歌舞,二十二乐妓坐持乐器伴奏,使用的乐器有二十种,共二十三件。

三、唐宋时期成都的佛教文化

唐宋时期成都的佛教文化受到东汉和南方丝绸之路的影响,在汉魏时期就已经被广泛流传,在后来的考古中发现了汉魏时期浮雕佛像和梵文符号。万佛寺始建于东汉郸县中寺、华阳白塔寺全部在东汉年间建成[4]。而后,在唐代大量僧人蜀避乱,大多集中在成都的大慈寺,至此,讲经活动在唐代开始,僧宝海、僧宝渊都参与过讲经,并且受到当时唐朝宰相的邀请,实现了听经者每天达万余人。《中岳山》诗生动描述玄奘跋山涉水西天取经场景:“孤峰绝顶万余赠,策杖攀萝渐渐登。行到月边天上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国内现存最古老的雕版印刷品《陀罗尼经》出自唐代成都。北宋建国之后,开始将宗教文化进行恢复,不仅包含已经被破坏的寺庙,还有中原地区的建筑。唐宋交替期间大量的佛经被毁掉,名僧流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吴王要求钱镠、钱弘椒等曾派人去日本等国求取佛经,甚至连女真国也竟一度认为中原佛教“已无人”。而后宋太祖赵匡胤命人在蜀中收集佛教典籍,于971年借助成都先进的雕版技术刻成书版,随之运往开封,再印刷发行。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开宝大藏经》,《开宝大藏经》这一典籍的重新雕刻重振了中原衰弱的佛教。其中,道隆禅师的书法造诣很高,其风格受到日本官员及僧众的推崇,很快就取代了当时日本流行的晋唐书法,形成了镰仓时代的禅僧书风。《日本书道史》称:“以道隆为首的宋僧,创立了有宋代书风的‘禅宗体’,在日本书道史上应有引人注目的地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成都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开放、包容的文化,其文化的特质在于兼容,这一文化特质的形成极大促进了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无论是建筑文化、诗歌文化还是佛教文化,作为西南边疆与内地的桥梁,唐宋时期成都在与周边的文化交流中起到尤为重要的连接枢纽作用,并孕育和滋养成了得天独厚的天府文化。直至今天,成都的文化连接枢纽作用和功能仍日益加强,这对于成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何平.唐宋时期成都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J].中华文化论坛,2022(05):124-129+159.

[2]杨倩丽.政治与文化的互动:唐宋时期的成都游宴活动探微[J].宋史研究论丛,2015(02):1-19.

[3]杨倩丽. 政治与文化的互动:唐宋时期的成都游宴活动探微[C]//.宋史研究论丛 第17辑.,2015:13-31.

[4]段渝,罗开玉,谢元鲁,粟品孝,陈世松,李映发,张莉红,张学君,何一民.成都通史[J].全国新书目,2013(1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