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李淑萍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实验小学南校区 315700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它贯穿于整个课堂,为学生塑造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其健全人格奠定基础。但在实际实施过程当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本文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现状出发探讨如何有效渗透到小学生语文学习之中来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促进民族情感传承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及对策建议以帮助未来教育事业更好更高效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渗透

一、引言

    德育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且在今后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懂礼貌、品行端庄做事者。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储备量以及教学能力;同时还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要以身作则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举止大方得体贴他人语言文字准确表达观点正确性等方面进行教育工作,使之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为国家做出贡献。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在教学中渗透得当将有利于学生理解优秀文学作品、认识中华文化。如《感恩》一课“我从亲人处来了”。

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例如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关于保护家乡环境的视频或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大自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故事和人物形象等使他们对身边发生过什么事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及看法并由此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和共鸣之情等等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几点设想

1.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的原则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进行分析。

2.德育教育内容应以生活为基础和依据、立足于实际情况来选择教材及资料等知识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发展以及语感思维方面能达到全面提升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意识与社会责任心。

(三)德育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几个阶段

1.德育教学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教师们最辛苦和枯燥乏味的任务。

2.德育教育一直处在初级阶段。一方面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学生对学习没有一个正确且明确意识另一方面因为我国正进行“以人为本”思想理念下发展低龄化现象严重导致了道德素质下降问题越来越突出出来小学语文教学中重知识灌输轻情感态度培养在课堂上教师以教代学的情况普遍存在。

三、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沉迷于各种题海战术。在考试时不能只重视知识的考查和分数而忽略了能力、性格等其他方面综合素质培养其次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不做任何事情都会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或伤害到他自身健康发展甚至整个社会和谐进步也是无可厚非的话举出来得起不到好下场所以学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觉悟与品德修养[1]

(二)语文教学的学校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是最能体现教师地位的地方也是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最好直接相关者。

老师可以利用语文课堂这一资源。一方面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具备较高素质、专业素养及幽默感等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作为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自己所教班级树立榜样形象在德育教育中多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新内容让自身教学更有感染力和吸引性学生们的目光。

(三)教师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之中。首先需要提高自己对“师道尊严”意识和道德修养。作为一名老师应树立起良好素质形象、言谈举止得体等方面的品质其次就是在日常工作中为同学们做表率、为祖国出一份力的事情而感到自豪与骄傲感再次是教师应该具有高尚情操热爱学生爱护每一个孩子们的成长道路。

(四)家长层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在德育教育渗透过程中首先要改变的是家长自身对语文学科认识上存在偏差。小学阶段本身就是一个以文化课成绩为核心课程学习的时期然而在当前应试考试制度下形成了“高分低能”和重智、轻体美等不良观念只重视分数与升学率不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智力技能、道德修养方面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甚至是反感。

四、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途径

(一)提高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语文知识时需要进行自主性和合作探究。首先要做的是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以书面为主题形式展开而书面则可以由口头朗读、默写等多种方式组成内容丰富多样且生动有趣的话术来完成这一任务

(二)以学生为基础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和家庭间相互配合。而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师为主导地位。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发展特点为前提条件来进行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设计及实施工作同时还要重视对学困生学习能力差或有疑惑时及时给予帮助并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

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与品格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五、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原则及教学方法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原则及思路

1.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德育渗透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所以要求老师对教材内容和课文结构一定掌握准确、完整把握好时机并选择恰当方式组织课堂活动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等原则都是必要的准备工作

2.教师应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在人生道路上有明确目标。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作用

小学语文的教学是一个由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只是单靠老师一人之力就能完成。而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真正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与审美情趣培养效果同时也要加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意识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富有生动性和感染力等作用得以发挥出来[2]

六、结语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德育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渗透到教学中去让受教者理解并接受道德规范与基本思想观念;不仅仅是传授给学习成绩好坏与否这一个层面上;也可以是通过语文课程来提高自身素质水平,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品位、高水平的人。

参考文献:

[1]方伟军. 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3(z1).

[2]张小娟. 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20(23):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