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改革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改革策略研究

谭英迎

广西河池国有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是支柱型企业,是核心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国有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压力,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更高发展质量的要求和更高奋斗目标的考验。在此背景下,研究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路径和措施,对于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对国有企业高质量推进改革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改革策略

引言

近年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改革攻坚,全力破除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难题,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历史性突破。

1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1.1国有企业内部部门互动性不强

目前,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其他部门的合作还不够紧密,需要加强合作。这就造成了整个团队的不和谐,让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这不但会降低管理者的积极性,而且会让他们产生消极的态度,也会造成员工之间的相互推诿责任现象的发生。另外,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形式过分重视。中国人一向比较重视形式,但过于正式的形式反而会让内容变得更空。管理方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更多地关注于外在的表象,忽视了对经营的本质内涵的提高和革新。这就难以确保有效地进行管理,而管理者又十分重视层级,尤其是部分管理的高度行政化,使其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提高管理水平变得更加困难,显得传统的管理方式过于死板。

1.2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偏低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都处于升级转型的重要阶段,但依然存在部分国有企业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因而导致国有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偏低。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因无法契合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趋势而难以满足当前阶段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部分国有企业还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这种情况的普遍发生也会使得国有企业对各类设施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也间接减缓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

2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改革策略

2.1加强企业内部部门协作度

各个部门的协作才能保证整个企业的工作顺利推进。管理工作,要确保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管理涉及到的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调,要选出领头的部门,给予他们的工作权限,让他们与自己的团队合作,在各自的领导下,井然有序地工作。其次,要落实问责制。坚决杜绝推诿责任的情况,将每个环节、每个数据都做到明明白白,避免推诿扯皮,影响整体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理顺有关部门的职责,对失职渎职行为进行惩罚,激发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最后,要积极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办公制度,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协同作用,从而达到“一站式”和“智能化”的目标。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结合传统的经营方式,及时更新具有企业特点的资料信息系统,有效地抽取和应用资料,加强各部门的协作。

2.2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对国有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国有企业管理层应对管理水平的提升引起高度重视。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变革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在社会经营环境和企业结构日益变化的背景环境中需做出相应的转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要点如下:首先,积极转变以往的行政模式,通过转型来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对此,国有企业必须建立明晰的经营宗旨,采取正确的管理手段,努力提升自身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从而有效降低国有企业出现资金问题和财务风险的概率。其次,国有企业还应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如规范职工言行的规章制度、奖惩制度、责任制度、考核制度等。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并且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持续吸纳先进的管理人才,并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管理能力能够得到显著增强,继而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国有企业的管理层还可通过在企业内部实行股份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来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工作注入活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2.3合理调整资产结构

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其经营管理现状进行详尽分析,包括资金需求、融资方式、筹资方式。等科学合理的调整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确保所形成的资本结构符合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从而达到规避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首先,国有企业要加强股权管理将其对外开放。注重社会资本的引入,借助外来投资结构方式的融入,拓展国有企业资金来源渠道,解决投资困难、融资难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达到规避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分担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效果。其次,严格控制贷款金额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贷款金额的恒定值进行科学设定,设置最高限额,避免企业产生较大的金融贷款压力。确保所开展的各种投资活动,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与贷款和借款的成本相比,处于相对更高的状态。再其次,加强存货管理,严格把控国有企业的各项存货,包括应收账款、货币资金等,确保资金处于畅通的状态,从而为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最后,国有企业要优化内部收益分配制度,对现有的收益分配渠道加以扩展,增加国有资产收益征收缴纳渠道,合理划。

2.4大数据技术合理介入管理和经营过程

国有企业功能与作用的发挥,要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通过有效深化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管理和经营的现代性、智慧性、灵活性、交互性,不被既定体制和管理机制限制和影响。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管理质量提升所产生的影响,主动将大数据技术合理介入管理和经营过程,对工作质量和成效进行即时性评价。各部门负责人要具备大数据思维,积极采集、分析、处理信息数据,并深入应用于组织决策和战略规划设计工作中。国有企业要吸纳体制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通过有效和可靠的大数据分析,精准总结社会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对经营范畴进行合理拓展,并制定科学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和经营形式,做到以数据说话,不再出现一言堂、领导拍板定决策的问题。要紧密围绕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灵活调整生产和经营流程,把好管理过程质量关,确保国有企业真正发挥主力军作用,具备显著优势与跨国企业竞争与合作。

2.5创新激励内生动力

第一,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行管理人员选聘竞聘。坚持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坚持内部选聘与公开竞聘相结合,提高选人用人竞争性,把内部优秀人才选上来、把外部优秀人才引进来。在改革重组实操中,把握好“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以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国有企业效益,实现改革重组平稳推进。第二,实行全员业绩考核。坚持效益为先,提升绩效和薪酬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导向性。把国有企业业绩与人员薪酬相挂钩,健全业绩与薪酬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构建“要薪酬就是要业绩、增量业绩决定增量薪酬”业绩导向鲜明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分类分层、多轨道的薪酬体系,激发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培育新型组织文化。注重培育企业精神,让全体员工了解企业组织共同愿景,使每位员工成为国有企业组织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持续推动企业向上向好发展。

结语

国有企业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环境下提出的伟大发展战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朱颖.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策略探究[J].中国市场,2020(32):94-95.

[2]李芳.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特点及策略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0(21):71-72.

[3]邓锐.新时期国有企业办公室管理质量的提升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0):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