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常见蔷薇科植物的物候期观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4种常见蔷薇科植物的物候期观测

张冰,王真,陈萌,王云鹏,李阳,宋文甫,梁美琪

衡水市园林中心  河北省衡水市  053000

摘要: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植物研究行业的专家加大了研究力度,为促进我国生物多样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以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李、秋子梨、稠李、榆叶梅四种常见蔷薇科植物为例,对植物萌芽时期、展叶时期、开花时期、结果时期的物候变化情况进行观测,探究分析了不同时期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致力于为我国植物培育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蔷薇科;物候期;植物观测

在我国城市公园景观建设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特征及季节的变化,了解其物候规律为培育植物、植物造景工作提供理论基础。相关人员对我国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李、秋子梨、稠李、榆叶梅四个品种的蔷薇科植物进行观测研究,致力于证实物候规律,重视不同物候期植物生长的影响要素,以便更好地对园林植物加以应用。

1.保护区物候变化

1.1保护区概况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AAAA级风景区位于我国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和冀州境内,是华北唯一一个保留了沼泽、水域、滩涂、草甸、林地等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国家一级和二级鸟类资源,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另外,河北衡水湖保护区四季如春年平均温度大致为13.0℃、年降水量518.9毫米,处于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此外,衡水湖畔的土壤大多为潮土,而成土母质则是外力作用下的江河泥沙沉积物。

1.2观测区概况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总体表现为温度较低、气候湿润、降雨量多。区域内光照充足,且水分条件好。四个季节的特点是:春季干燥、大风,夏季潮湿凉爽、降雨较多,秋季气候温和,冬季寒冷、降水量少。此外,由于该地地形较为平坦,气候差异不大,而且存在着植物存活率较高的特征,有50~100天的植株生长周期。

2.蔷薇科植物实验研究

2.1观察对象

李、秋子梨、稠李、榆叶梅

2.2实验方式

2.2.1观察物候观测阶段与判定植物观测结果

叶片的流速:新产生的创口出现分泌液为标准

2.2.1.1初始阶段(萌芽期)

芽鳞在萌发期出现分裂,侧边有淡淡的线条和角状形态。芽头萌发时,鳞片开裂,嫩芽顶端有嫩绿的嫩叶。

2.2.1.2叶片发育阶段(展叶期)

展叶期刚开始时,整个植株萌发中有25%的叶片向外伸展,展叶盛期会有90%以上叶面展开。

2.2.1.3成熟阶段(开花期)

始花期,当花瓣全部张开到5%时,为开花期的成熟阶段。在末花期,植物的花朵仅会剩余5%。

2.2.1.4结束阶段(观察植物果实)

以子房膨大期的果实为准。有50%以上的果实和种子已经变成了成熟的颜色,即到了果实的成熟期。

2.2.2观测和记录的方式

选择实验对象:工作人员在每种观测树种中选3~5株,要保证观察植株生长良好,无病虫害侵扰。

观察方式:工作人员要在向阳面观察树冠周围的中下层枝条。

观察时间和频率:在物候变化迅速的情况下,隔天就要进行观察;在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每隔5天进行1次观察。具体观察时间是每天的14:00到16:00,观察时工作人员还要对天气状况进行记录[1]

3.蔷薇科植物物候期观测研究结论

第一,物候的改变与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如温度、光照、降水等要素。因而在气象条件的改变下,物候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第二,植物的生长遵循霍普金斯生物气候法则,并由此得出气候分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使物候现象随纬度、经度和海拔的变化而呈现出推移的特征。而且,物候的出现通常在海拔高地晚于在低洼地带,阴坡晚于阳坡。以峨嵋蔷薇在东湖观测区为例,植物开花期是4月10日,而西湖观测区是5月3日[2]

第三,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展叶期从四月底到四月中下旬,在四月底和五月初叶片完全张开并开始快速成长。从外表看,植物是淡绿色的,到六月上半叶大部分是墨绿色。大部分的植物枝条生长期为80-110天,主要在每年4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上旬停止生长,木质化速度会有所加快。落叶期通常为8月中旬至9月底;生长期为4月中后期至9月中旬,平均为161天。

第四,观察结果表明,每年物候的现象出现日期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在同一气候区,如果没有受到当地的小气候的影响,物候的发生时间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每一物候的时间相差7~12天。就蔷薇科植物而言,随着大气温度的上升,该地物候期出现了加速的趋势,随着温度的降低,物候期也随之减弱。以平刺蔷薇为例,2012、2014年的萌芽期过后,2012年的展叶期是4月20日,2014年的展叶期是5月10日,两年的观测结果整整推迟20天,且物候期的差异扩大为20~30天。

4.蔷薇科植物物候期观测工作相关建议

第一,物候观测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对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进行针对性研究,及时监测并提出科学的保护意见,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在日常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管理人员利用物候资料可以决定植树期和采伐时间,并将其用于自然保护区经营,如引种植物和有害生物的控制等方面。另外,如果观测时间较短,工作人员无法全面反映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和相互关系,专家建议在现有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物候观测。

第三,综合分析物候观测结果,相关工作人员应以昼夜温差、种植区的气温等数据为基础,对不同景点各时期的观赏植物进行科学保护,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观赏信息,丰富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内容,打造特色的植物观赏名牌,同时提高人民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3]

结束语:综上所述,植物观测工作在植物培育中起到关键作用。要想做好蔷薇科植物观测管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从观察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进行分析,重视植物在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和结果期的生长情况,以此推断出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周期,助推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事业发展,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殷光发,许燕.蔷薇科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22,51(01):106-110+116.

[2]邳学杰.天津市滨海新区园林树木物候调查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40(11):154-157.

[3]卢雯瑩,赵磊,李天奇,崔鹤云,廖平安.蔷薇科植物果实花青苷积累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1,37(01):2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