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体育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浅析大学体育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刘敏

青岛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266520

摘要:大学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其一方面承担着增强大学生体质的艰巨任务,具有工具性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具有较强的教育属性,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策略

引言

新时期,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能在体育锻炼中收获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要想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需要明确大学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内涵,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

一、大学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教育对象的相同性

首先,从对象范围上来看,学校体育的受众对象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高校学生都是学校体育的受众对象,带有全员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作用的对象同样带有全员性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针对某一群体,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乃至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影响范围为整个社会。要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最大值”就必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拥有很全面的群众基础。

其次,从对象层次上看,学校体育的受众对象在地域分布、阶层归属、群体特征方面有所不同,并且各自在学龄阶段上呈现着不同水平的文化积累、不同大小的年龄分布、不同的兴趣爱好。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作用对象也具有层次性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现实生活中的人,成长的环境和经历千差万别,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时间、空间属性以及思想特点,因此,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综上,大学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对象上的同一性。广泛的受众与受众需求的多样,决定了学校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受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大学生群体实际需求的影响。

(二)教育功能的互动性

首先,大学体育具有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反映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重大的体育事件或者活动当中。体育教学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更要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体育精神,增强学生对本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体育精神的理解程度。

其次,大学体育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也是它所富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一个关键体现。众所周知,体育的教学项目或者活动都有相对严格的规则,这些规则保护了体育的公正性也维护了体育的有序性,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们学会在体育游戏或者活动中严格遵守规则,追求公平公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公平意识”。在体育游戏或者体育项目中,真正领略规则、公平的含义和意义,这对他们优良品质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最后,大学体育具有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功能。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相对较多。这些课程种类不同,自然着重培养的学生的能力或者思想意识就不同。例如,单打的乒乓球的项目可能更注重给学生传达的是一种竞争意识。在一对一的比赛中,注定了是一场零和博弈的竞争。这时候我们更强调的是个体的竞争意识。但是,篮球就有所不同,篮球这项运动是一个队伍和另一个队伍之间的竞争,强调的是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育目标的共同性

大学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目的,即为社会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也就是说,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二者的实践活动各有侧重点,但在育人的目标方面也具有一致性,即二者都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体育作为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渠道,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为大学体育的开展提供思想指导和保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

二、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冲击

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跟着时代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消极影响表现为:利益驱动人心,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集体意识淡化,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失衡等等。这些现象迷惑了很多青少年,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造成了极大冲击。近几年来,一些高校学生出现迷恋网络、传销或违法牟利的现象,这也是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主要冲击。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渗入

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发生了沧桑巨变,经济腾飞,但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不好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也随之而入,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大行其道。因此,如何就现阶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为高校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三、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体育课堂进行展现的,该形式也是高校体育中非常基础的组织形式,是高校体育教育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途径。一方面,要抓好组织教学,具体来讲组织教学就是教师会以学生的特点、教学任务等为依据对学生、场地和器材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其中包括了对体育课堂常规、队列队形的运用、教学分组以及场地器材的分布和设置,组织教学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及性能高,也可以让教师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做好组织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的锻炼身体,对与锻炼相关的知识进行掌握,同时还能将教育者的要求进行充分的表达,塑造良好的上课氛围,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要结合教材特点,高校体育会对多种教材进行使用,其种类是非常多的,而且每一种体育教材实际上对学生各方面的思想品质都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例如,长跑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坚韧和顽强的品质,篮球训练则可以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篮球个人训练则是锻炼学生在遇事能够勇敢、果,大胆的做出决定,篮球战术的培训则是在教人遇事冷静、沉着,由此可见体育器材实际上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紧密关联的。

(二)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延伸和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学生提高运动技术和锻炼方法,促进身心健康,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的过程,而且是学生践行体育道德规范,培养体育道德作风的过程。因此,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首先,自主活动的形式。即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坚持力和身体情况等自由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安排运动的时间、强度和节奏,而不受他人和群体的影响与制约。其次,自发组织的群体形式。大学生常以非正式群体的形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群体成员一般具有相同爱好,相互之间关系较融洽,活动的内容、场所较固定,并遵从一定的群体规范。最后,体育协会形式。高校中学生体育协会较多,如篮球协会、足球协会、武术协会等等,这些协会吸收了大批的大学生作为会员,并根据自己的规章制度号召和组织会员参加相应的体育活动,施加一定的行为规范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创新体育教育方法,在体育教学方法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精神,让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中具有更强的体育精神,让其在身体和心理获得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田天.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6,32(3):3.

[2]王彦鹏.高校体育课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J].2022(8).

[3]吕牧轩.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J].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