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现代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

高欢

摘要:当前,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当中,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增加园林景观的同时,为了确保其发挥良好的生态作用,并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需要从更加宏观的角度上来进行规划和设计,用更加全面的视角来关注园林景观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满足城市绿化需求的同时,使其发挥良好的景观效果,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从现代建筑的角度上来讲,其功能需要发挥良好的社会、社区服务作用,在满足城市居民日常工作、生活需求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因此,两者之间的服务内容具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也使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拥有极强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融合

引言

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在城市建设中成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园林景观设计的绿色环保,也是这部分工作开展的现阶段所追求的重点目标。而绿色建筑的融入是最为核心的、能够体现出绿色环保理念的主要实践。在设计工作中,需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绿色建筑的功能特点等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落实开展景观设计工作,就能够促使绿色建筑环保理念在实践中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实现有机地融合。

1现代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意义

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美观性、实用性提出新的观点。因此,要创新现代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向。具体来说,两者融合设计具有很多积极意义,既能顺应城市建设新要求,又能满足市民实际使用。首先,两者融合设计能够进一步深化我国绿色建筑理念落实,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为优化国家城镇规划设计起到促进作用。其次,两者融合能够让单调的房屋建设转变成美观的园林建设,极大提升市民居住环境,起到美化环境、改善生存空间的作用,构建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相和谐发展格局。再次,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美观性,让市民在得到高质量居住保障时,还能感受到美的熏陶,让建筑变得更有生命力。最后,凸显人文精神建设,丰富建筑内涵,让建筑与自然有机融为一体,可以在提高居住环境的同时,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

2现代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策略

2.1园林植物的选择

园林植物的固碳作用是园林对于双碳目标影响最大的因素。我国对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的绿地率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即使是相同的绿地率,由于植物种类的不同,固碳作用差异显著。固碳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是乔冠草组团、乔木、地被。不同的品种也存在差异,目前缺少相关数据。园林植物的选择,考虑植物生态效益,优先选择植物成活率高,后期养护成本低,固碳作用强的树种,因此植物的配置要以乡土树种为主;考虑植物的景观效果,为了突出景观层次,可以用一些特色树种,但一定要控制数量,起到点缀作用;植物的种植形式以组团式最佳,形成小的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最好,辅以其他的种植形式,乡土树种作为骨干,多采用片植和群植的形式,点缀特色植物,多采用孤植、对植和列植的形式,塑造多样的植物景观;植物配置要考虑到短期效果和长期效益的平衡,植物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设计者应该预见到5a、10a甚至更长时间的植物景观效果,这就要求设计者对植物的习性非常了解,根据植物的习性合理搭配,做到短期效果与长期效应相得益彰。

2.2注重生物多样性

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通过园林建设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联合运用多种植物要素、动物要素等,满足游客与自然景观亲近的需求。并通过园林建设达到自然环境保护的效果。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联合运用水库、废弃深坑、人工湿地系统等,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构建良好的生态公园。在当前环境之下,分析各种植物结构设置的可能性,避免由于少量植物栽种而出现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现象。联合打造种类较为丰富的草地,代替单一的草坪,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有效造林,创造带有自然边缘的湿地系统以及水体系统,建立良好的湿地植被以及人工植物。

2.3建筑、景观的良好互动

景观、建筑都需要具备良好的互动性,才能保障其实用价值。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对空间、布局和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和安排,从而在确保现代建筑区域功能得到充分使用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绿化、美化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将园林景观进行模块化,通过规模较小、数量较多、密度较为紧密的模块化景观展示方式,合理利用现代建筑物的冗余空间,从而有效利用现代建筑的内部空间,并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作用。在满足现代建筑景观需求的同时,使园林景观能够有效深入现代建筑的内部空间,并根据其规划的需求,使其的使用和人员流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4深化建设功能分区,提升设计质量

自古以来,我国就存在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园林景观,我国现代也有很多关于两者融合的设计,但真正著名的很少,这与两者设计不协调有很大关系。现代建筑相对于古建筑,占地面积较小,而且国家对建筑要求更为严格,很难有足够空间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或者缺乏合适的建设环境,导致现代建筑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失败。因此,要立足周边景观和建筑建设需求,结合周边地理、人文、水文等条件合理布局景观,深化建筑功能和细节,才能达到室内外相协调,给人舒适及美的感受。可按照动静相宜的方式确定特定区域,明确人行路线和景观布局,进一步完善建筑与景观空间结构,才能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园林景观设计满足城市整体规划布局需求。在设计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景观规划标准,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明确道路设计,确保行人、车辆能够有序进出,维护交通秩序安全;第二,基于城市总体规划划分各类园区,明确各园区主题和设计风格,再科学设计建筑和景观比例,充分发挥资源利用价值;第三,明确建筑风格,结合园区主题设计建筑建设功能和风格,做好建筑外部装修、道路铺设等准备工作,提升整体景观设计效果;第四,合理规划软景面积,依次扩大园区绿化面积,通过充足的绿化面积改善居民居住水平;第五,合理选择植被,要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和自然气候进行设计,选用易成活、观赏性强的植被,有效提升建筑美观性;第六,按照园区规划定位进行景观设计,提高景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结语

园林景观与现代建筑在服务性和功能上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充分利用景观的衬托作用来突出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并营造生态、自然的建筑氛围,在确保园林、建筑基本功能得到发挥的基础上,使两者可以共同展开有效的服务,从而有效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打造具有生态、绿色价值的生活环境。设计规划人员在此过程中,需要重视功能、服务上的有效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空间、结合、内容的有效设计,通过层次感和区域功能的划分,提升其实际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君.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融合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8):9-10.

[2]杨舒,焦体静.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与探讨[J].地产,2019(21):32.

[3]刘志祥.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63.

[4]苏有波.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0):118-119.

[5]赵文.传统园林设计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25(2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