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应用探讨

张维娜

山东中矿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招远市  265401

摘要:随着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合并的例子也在不断变多,它有助于各方巩固优势、形成集约化运营、标准化运作并实施标准化服务,创造相同利益。在现阶段,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对企业各方面的情况及金融制度实施完善,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企业。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应用进行了有效分析。

关键词: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应用

引言

在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供给侧的资源进行调整。在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同一控制下会发生企业合并,这就需要做好合并会计信息的处理,进行处理方法的优化。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认定现行规定

实体或经营企业的合并受同一控制,即在合并前后,与合并有关的所有主体或业务均受同一最终或多边控制,在合并前后参与合并的企业必须承担同一方或多方的最终控制权,这不仅是非暂时的,而且是在同一控制之下。本质上是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间、子公司间的资产或权益转移。我国的认定方式与IFRS3规定内容大体一致,该报告基本上基于两个标准:第一,合并方拥有相同的最终或多方的最终控制权,最终控制方对合并方行使控制权,从有关各方的活动中获得的利益,以及行使其利润;其次,为防止企业计划交易以实现某些会计结果(例如,避免应用购买法),两者在确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企业合并要进行时间要求的提出,是非暂时性控制。IFRS3指出,尚未制定“暂时性”的具体时间标准;根据我国准则指示,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前后,参与方应分析同一控制下的合并结果,通常,最终控制方的期限超过1年且包括1年。准则同时指出,判断同控合并,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要求。合并前后应达到1年规定,以促进不同会计类别业务规则的协调,并提高会计数据一致性和可比性;然而,如何确定企业合并交易是否受企业控制,根据特定国家标准确定的做法可能与根据国际标准确定的做法不同,影响财务报表中所含数据的可比性。

2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介绍

2.1购买法

在购买法的背景下,市场财产的交易中包含了实体收购,合并方承担了被购资产的风险并获得了相关收益。被合并的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合并方购买成本不相符则被定义为商誉,同时被合并企业明确为商誉。通过收购对实体进行计算时,交易双方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共识,交易价为双方所接受,交易是相对公平的,交易建立在公允价值的层面上,同时其能够合适清楚的对合并资产实际市场价值进行客观反映。这种方法下提供的信息有较大相关性,企业间信息具有横向可比性,但合并前后的信息可比性差。

2.2权益结合法

权益结合法为共同控制合并方经营活动、负债和资产的所有各方均参与合并,此方法基本上是双方之间等价股份交换,是权益的重新整合,从最终控制方的角度来看,同控合并下整个集团不会造成经济资源的变动,视为不构成购买行为,当多方参与合并且实力规模相当时,是无法区分买方和受让人的。在权益结合法下合并时,与之相关直接费用都被归类为当期损益,同时不管合并骤起,被合并发的年度利润均需要体现在合并方的财务报表中。该方法基本上这涉及到合并两家企业的股份,进行股份交换,将独立的股东转化成为新的股东,以促进合并共同承担合并后主体的风险并享有相关收益。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存在差额,不会产生新的资产确认,而是冲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以冲减的,冲减盈余公积,仍不够抵的,最后冲减未分配利润,很明显,对整个集团而言净资产未发生变化。

3采用权益结合法实施会计处理建议

3.1严格界定权益结合法的前提

权益结合的核心内容为交易双方形成股份互换,不需要购买流程。但是,现阶段我国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有着扩大走向,有着发行普通股和再回收的现象,权益结合法适用范围已经扩大。由于盈利能力指标高增长,权益结合保留了股票市场的偏好,这对市场会计规则整合产生了重大影响。若权益结合法不加节制,则可能对市场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所以需要将其的使用条件进行规定。滥用不受控制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对市场条件产生重大影响,必须遵守严格条件。

3.2完善权益结合法的会计披露

财务年度报表中,权益结合法对其盈指标产生影响,并可优化财务报告,不完整的会计信息披露会对投资者的判断产生影响。以权益结合法为背景的合并报表包含合并方在合并之初及合并时、往日等时间段中产生的利润。且账面原值含有增值资产入账,未来出售的高额收益会影响利润,粉饰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则可能促使企业有利润操纵的相关风险。会计披露中需要考虑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披露合并日的被合并方资产及负债公允价值,并与相应项目的账面价值实施对比。其次,企业需要在其财务账目中将被合并资产进行列举说明,包括出售后其对合并方财务报表的影响。

3.3完成市场体制及金融监管体系建设

以上两种方法皆有自身的利弊,但现阶段我国市场不断发展,公允价值对于公众而言,其信赖度也在不断下降,此外由于标准不统一、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导致了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下降。同时,由于监管制度和金融市场监管不足,上市公司管理层可能会操纵合并日利润。因此,应积极促进对证券市场和金融系统监管,同时保持资本形成协议合法性,以对权益结合法的使用环境进行优化。

3.4进一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

根据适用国家会计准则,企业需要进行账面价值法以及购买法的选择,企业合并的主体是独立的,需要运用购买法。如果并非独立,是关联的主体,需要运用账面价值法。然而我国会计准则都受到与其各自客户相同控制限制和公认标准约束。LASB选择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计划中初步选定的项目范围不符合国家法律要求,例如无法确定合并方或者临时控制等交易类型。对于不符合我国规定条件交易,我国会计部门还必须在会计理论及相应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基础上取得进一步进展,为我国会计政策制定做好准备。

除开考虑项目里的新增交易情形之外,根据国际会计理事会工作组审议结果,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及非同一控制下合并的两种类型存在经济方面的差异性,如决策程序、交易意图及目的、交易对价的方法、支付方式、公允程度、商业实质等方面差异;第二,合并方有着非控股股东及统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及合并方无非控股股东的统一控制下合并经济可行性;第三,非控股股东、其他债权人、贷款人等信息使用者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交易使用现行的账面价值法能否满足其信息需求。

结束语

近年来,由于我国企业经济飞速发展,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用率,做大做强,企业之间收购现象不断增加且日趋复杂,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大量处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双方合并的例子。面对上述情形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审核时,国内外采用了不同会计核算方式,其中国外企业大部分建立在公允价值基础上实施购买,中国企业大部分使用的是权益结合法且是建立在账面价值基础上的。

参考文献

[1]杨文国.浅谈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有对价的会计处理[J].绿色财会,2021(07):26-30.

[2]丁小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探析[J].审计与理财,2021(03):26-27.

[3]钟冰.关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若干会计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20(21):49-53.

[4]宋婧雯.我国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0.

[5]张万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与经济后果分析[J].财经界,2020(11):16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