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钦州市售芹菜中10种农药检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2020-2021年钦州市售芹菜中10种农药检测结果分析

陈旭煜,杨丽雯*,黄昕华,黄琪进

钦州市检验检测中心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目的:了解钦州市售芹菜农药残留的现状。方法:采集钦州市售芹菜样品513批,对10种农药的残留量进行检测,根据GB 2763-2019和GB 2763-2021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0种农药的检出率为17.2%,毒死蜱检出率为12.7%,氯氟氰菊酯检出率为4.5%,氟虫腈和辛硫磷检出率为0.19%。结论:毒死蜱在钦州市售芹菜中检出率较高,相关部门应重视。

关键词:钦州;芹菜;农药残留;检出率;超标率

芹菜是中国人常吃的蔬菜之一,其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钙、磷、铁、钠等20多种营养元素,深受人们的喜爱[1]。然而近年来,过量使用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市面上的芹菜中农药的残留量超出国家标准,危害人体健康。不仅如此,过量的农药还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耕地及水源。因此,监测芹菜中的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了解钦州市售芹菜的农药残留情况,本次研究在2020-2021年期间,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钦州市342个商家售卖的芹菜的毒死蜱、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十种农药进行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

在钦州市辖区范围内对芹菜进行随机采样,包括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区、灵山县及浦北县覆盖农贸市场、超市以及副食店,一共采样513份。

     1.2主要仪器

梅特勒-托利多ME203E/02电子天平,北京同泰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TTL-DCII氮吹仪,安捷伦 9000/7000D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1.3主要试剂

QuEChERS 萃取盐包(4g MgSO4、1g NaCl、1g 二水合柠檬酸三钠、0.5g 半水柠檬酸氢二钠,安捷伦),QuEChERS分散SPE试剂盒(含150 mg PSA、15mg GCB、885mg MgSO4,安捷伦),乙腈(色谱纯,美国Fisher Scientific 公司),乙酸乙酯(色谱纯,美国Fisher Scientific 公司)。

1.4检测及评价方法

按照GB 23200.113-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检测,6种农药的定量限皆为0.01mg/kg,结果值小于定量限视为未检出;

2020年的芹菜样品农药残留指标全部按照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判定,2021年的芹菜样品农药残留指标全部按照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判定,毒死蜱应≤0.05mg/kg,甲拌磷应≤0.01mg/kg,甲基异柳磷应≤0.01mg/kg,克百威应≤0.02mg/kg,氯氟氰菊酯应≤0.5mg/kg,氧乐果应≤0.02mg/kg,氟虫腈应≤0.02mg/kg,辛硫磷应≤0.05mg/kg,马拉硫磷应≤1mg/kg,氯氰菊酯应≤1mg/kg。

2检测项目

毒死蜱、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氯氟氰菊酯、氧乐果、氟虫腈、辛硫磷、马拉硫磷、氯氰菊酯。

3结果及分析

从检测的情况看,共有88份样品检出农药残留,检出率为17.2%。其中检出率最高的农药是毒死蜱,检出率为12.7%,其次是氯氟氰菊酯,检出率为4.5%,另有一批次同时检出毒死蜱、氟虫腈和辛硫磷。检出的样品中,有20个样品为超标样品,不合格率为3.9%。见表1。

表1 芹菜中10种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农药项目

检出份数

检出率(%)

检出范围(mg/kg)

不合格数

毒死蜱

65

12.7

0.015~2.5

19

甲拌磷

0

0

/

0

甲基异柳磷

0

0

/

0

克百威

0

0

/

0

氟氯氰菊酯

23

4.5

0.019~1.19

1

氧乐果

0

0

/

0

氟虫腈

1

0.19

0.018

0

辛硫磷

1

0.19

0.039

0

马拉硫磷

0

0

/

0

氯氰菊酯

0

0

/

0

由上表可见,钦州市售芹菜农药残留最大的问题来源于毒死蜱,而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和钦北区均有不合格的。芹菜由于自身植株外形的原因,表面棱角沟壑较多,喷洒农药后,农药附着在芹菜表面的沟壑处,雨水不易冲刷。且由于毒死蜱常用来处理地下害虫,在土壤中吸附性又极强,易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消解过程较慢,而芹菜的根部对毒死蜱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导致芹菜中毒死蜱含量超标[2]。吴长兴等通过在芹菜和小白菜的叶片上涂抹毒死蜱,发现两种蔬菜涂抹部位的毒死蜱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都有所降低,但是小白菜菜叶上毒死蜱浓度降低的速率比芹菜的更大,而芹菜未涂药部位毒死蜱含量高于小白菜,说明毒死蜱在芹菜上降解的速率比别的蔬菜小,且传导的速率又比别的蔬菜大,造成芹菜这种蔬菜时常出现毒死蜱超标的现象[3]

监管建议

根据农业部第2032公告,自2016年12月31日起,毒死蜱已被禁止在蔬菜上使用,但是毒死蜱在芹菜上时常有检出甚至超标,说明毒死蜱在日常蔬菜种植中仍广泛使用。所以,农业部门应深入田间地头,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卫生用农药销售、使用环节的管理,保证卫生用农药销售使用绝对安全,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另外,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郭春景. 芹菜的营养价值与安全性评价[J]. 吉林农业.2018,(06),83-84

[2]周琼,翦祎. 芹菜中毒死蜱高残留原因探析[J]. 农业与技术. 2019,39(17)

[3]吴长兴,王新全,赵学平,吴声敢,陈丽萍,王彦华,王强. 芹菜中毒死蜱高残留几率的原因分析[J]. 农药学学报2012,14(2):203—207

第一作者简介:陈旭煜(1992—),女,广西钦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药品检验

*通讯作者:杨丽雯(1989—),女,广西桂林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药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