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热电厂风险管理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3

燃煤热电厂风险管理探索与实践

夏琦

杭州杭联热电有限公司  杭州310018

摘要:燃煤热电厂是从事蒸汽、电力、热水等生产销售的生产企业,是区域蒸汽、电力的保供单位,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国的城市供热行业受政府控制较多,具有半公益性的特征及社会保供的责任,企业即使没有盈利,甚至亏损也要完成企业所在区域的供热任务。但一个持续亏损的企业是无法长期存续的,也就谈不上履行社会保供的责任,因此加强燃煤热电厂的风险管理,降低经营风险,增加经营收益不仅是对公司股东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关键词:风险识别、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我国的城市供热主要有热电厂、集中锅炉房、工业余热、核能、地热、太阳能、热泵等,其中南方城市主要用热为工业用热,北方城市因气候寒冷除工业用热外居民用热占比也较高。我国拥有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储量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也因此国内仍以火力发电和供热为主,据统计2021年1-8月国内火力发电量为38723亿KWH,占比为71.85%。随着国家碳排放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等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型燃煤电厂将逐步关停或转为使用清洁能源等政策风险,工业用热的客户也同样面临。

一、风险设别和分析

针对燃煤热电厂的相关经营特点,从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来看如下: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燃煤热电厂的上游供应商主要是原煤供应商、经销商,煤炭成本占比较高,在成本构成中,煤炭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达75%,占变动成本比例达95%,而目前我国的煤炭市场是卖方市场,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力度的不断提高,小型煤场不断关停,煤炭生产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而中小型燃煤热电企业不在国家重点保障计划内,因此无法享受煤炭供应商的长协价格,市场议价能力低,煤成本受市场价格波动因素大,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至今煤炭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给热电厂的成本控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采购时机的判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工业企业是最大的热用户,化工、造纸、制药、纺织、橡胶和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工业生产过程需要以热为基本的能源,但区域工业企业引入、增产、减产、迁出等受区域政策影响显著,尤其是高能耗、高排放工业企业,燃煤热电厂同样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及区域政策影响,供热价格实行政府定价,购买者几乎不具备对热价的议价权,同样供热企业也不具备定价能力;

3、新进入者的威胁:城市供热行业的门槛较高,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会根据区域现状与需求进行规划,城市供热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新进入者威胁较小;

4、替代品的威胁:替代品主要是可以提供独立供热、供冷的空调、空气能热水器等家电产品,但在使用能耗方面与集中供热存在相当的劣势,替代品威胁较小;

5、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受政府规划影响及区域的垄断性,各企业竞争较小。但因使用锅炉、汽轮机等设备的不同及内部管理控制方法的不同,各企业盈利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燃煤热电企业主要风险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煤炭等供应商的价格波动:2021年下半年开始煤炭价格剧烈上下波动,全年价格最低的3月份原煤市场价格仅为680元,最高到10月份的2700余元,随着国家发改委加强煤炭市场价格调控监管后,煤价开始大幅回落,2022年全年均维持在1100至1400元上下波动,价格剧烈的波动给采购时机的把握和采购成本的控制带来巨大的困难;

2、国家政策风险及区域政策风险:随着政府部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不断推进,要求企业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高于政府碳排放配额标准的企业如继续经营就需要购买碳排额从而增加经营成本,低于碳排放配额标准的企业将会形成碳资产,可以上市交易,但降低碳排放强度需要巨大的技术改造投入,同样也会增加经营成本;

3、购买者自身生产经营情况:燃煤热电企业面向的客户群体以高耗能的工业企业为主,客户面临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的影响及当地政府规划的影响,存在限产,缩减规模,有机更新规划搬迁等导致的客户需求量减少和客户群体减少;

二、燃煤热电厂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

随着国内设备制造水平的提高,热电联产企业的新建热电机组选择的参数不断提升,次高压次高温(5.3MPa、485℃)、高压高温(9.8MPa、540℃)、超高压高温(13.7MPa、540℃),因为采用高参数机组,更加节能降耗,增收增效,是政府鼓励和企业共赢的事情。政府部门逐步在强制淘汰低参数机组,根据《浙江省地方燃煤热电联产行业综合改造升级行动计划》(浙经信电力[2015]371号,明确:“新建、改建地方热电项目必须采用高温高压及以上参数机组,鼓励次高压机组改造为高温高压及以上参数机组”、“到2017年底,地方热电厂淘汰全部中温中压及以下参数机组”,因此技术改造尤其是超高压高温参数背压机组(13.7MPa、540℃)的改造不仅响应了政府对热电联产行业的综合改造升级、降低碳排放指标等要求,而且对热电厂自身提高了发电量,降低了煤耗量,提升了自动化水平,减少了生产人员数量,实现内部增产,从而达到增效的目标。而如不实行技术改造,我们的参数等级为次高压中温系统(5.3MPa、450℃)1#2#炉1#机将面临政府强制淘汰,即便政府不强制淘汰,也不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我们在2018年至2019年开始针对1#2#锅炉1#汽轮机进行了高参数一期的改造工程,总投资7500万元,财务在2021年做2020年高参数改造经济效益分析时测算直接经济效益达2160.91万元,其中增发电量4660万KWH,增加收入1540.66万元;厂用电率节约9%,增加效益330.4万元;供热标煤耗下降0.87kg/GJ,减少煤成本154万元;环保单耗降低减少环保材料成本135.85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达475.5万元,主要是降低了碳排放强度,碳排放配额盈余9.51万吨,

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实施4#锅4#汽轮机高参数二期改造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目前已进入招标阶段,我们财务要做的是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招标,到项目实施及投入运行后的绩效分析评价全过程参与测算监督和审核工作,在投资阶段合理筹划资金,保证项目按期到位且资金成本低廉。

三、对燃煤热电厂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特点,为了有效的降低经营风险,控制成本,达成利润目标,我们需要探索研究并形成一套有效的,适合热电联产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

(一)强化财务预算及决算的管理,坚决贯彻董事会的经营目标

1、事前计划:销售部门在每月27日前通过与客户交流,让客户提前预测并上报下月的需求量,经过汇总后由生产部门根据需求情况安排最优的锅炉系统和发电机组运行方式,以此来确定预计原材料消耗计划及费用开支情况,根据原材料市场价格预期情况,选择低库存或高库存运行模式,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锁定采购成本。最后由财务对月产值,成本,费用,资金等做出全面预测与分析,确定目标利润,并结合董事会的经营目标及月度生产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为决策者提供指导性意见。

2、事中控制:将按年按月审核通过的预算下发至各部门执行,各部门对归属自己部门的预算指标负责,并接受绩效考核,财务部门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对固定成本支出进行持续关注及跟踪管理,对变动费用,通过合同管理,招标管理,突发事项超计划请示管理等各项在过程中跟踪控制的管理措施,及时传递各类管理信息及建议与好的提议,确保管理措施实施准确到位,强化财务对成本控制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竭尽财务力量尽量消除不利影响,对可能产生的一些损失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使目标利润相对可控

3、事后分析:每月终了,财务根据月度实际经营数据,月度计划,上月实际及上年同期实际及董事会目标逐项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偏差及偏差的因素,以此来寻找管理的漏洞和控制的误区,并及时建议修正指导下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如:2021年10月煤炭成本较9月增加9.75万元,经分析是因原煤耗量减少了5237.76吨,导致变动成本减少585.85万元,原煤单价增加290.07元,导致变动成本增加595.6万元,那么就要找出耗量增减及价格变动的原因。

(二)强化合同管理和招标评标管理,化解采购与项目投资的风险

首先,我公司强化了原材料采购,工程项目等的招标管理标准,成立了由董事代表、总经理、财务总监等中高层领导班子组成的招标(采购)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采购(招标)计划会议,对物资的采购周期,工程项目立项的可行性、项目预算清单构成、项目经济效益性及评标办法等方面进行审议,确保招标(采购)在公平公开公正的情况下中标单位的工程或物资质优且价廉,也彻底杜绝了“里应外合”,“暗箱操作”等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其次,作为热电联产的生产企业,固定资产占比较高,涉及的工程项目,物资采购,设备维修等经济活动非常频繁,也因此合同呈现量大且面广的特点,管理难度大,一旦产生合同缺陷将直接增加经营的风险,为此公司成立了由技术、财务、法律、行政及安全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合同管理小组,经办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合同的草拟工作,经办部门负责合同业务内容的初步审查,合同管理小组成员复审,最终由决策者完成终审确认。经过以上三级审核后基本杜绝了合同缺陷,降低了合同风险。合同管理小组不仅发挥在合同初始签订阶段的审核作用,更持续在整个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作用,维护公司的合同权益。如某安装公司与我们公司签订了锅炉改造安装协议,该公司不仅未能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完成安装工作,还利用我司拆除的旧电缆线材重新敷设,虽该电缆符合使用要求但不符合合同约定,经管理小组进行合同谈判,最终罚没施工单位全部履约保证金70万元,并赔偿电缆线材等工程耗材12万余元。

(三)做好投资规划测算及配套的筹资计划

       为积极响应政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公司近年来持续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通过碳排放的减排形成了600至700万元的碳资产,发电标煤耗也由原先的近300G/KWH下降到目前的186.9G/KWH。在技改投资过程中实施稳健的财务战略,财务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投资的规模与节能收益的测算和建议,避免盲目投资,在投资阶段考虑到目前公司已处于成熟期状态,有稳定的现金结余,适合采用留存收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筹资。由于技改项目都是政府支持的项目,在达到政府申请条件的同时就积极组织项目政府补助申报,以减少投资支出增加收益,让投资风险可控,。

        因节能减排形成的碳资产考虑到未来碳资产的稀缺性和升值性,不宜在现阶段出售获利了结,但该资产除未来的升值空间外不能直接产生其他收益,如何有效利用该资产就成为财务关注的重点,经过多方了解及政策解读,最终我们利用该项资产抵押取得了银行的远低于现行LPR利率碳排放政策贷款用以替换其他正常贷款,通过降低企业筹资成本间接取得了投资收益。

(四)做好公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财务支撑

        面对公司客户主要以高耗能工业企业为主,单一客户用热需求量大,整体客户数量偏少,易受政府相关政策影响等特点,造成单一或多个客户需求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销量的波动的情况。为此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在现有的电、蒸汽产品基础上,建立能源站,利用蒸汽在能源站通过溴化锂设备转化为空调能的产品,空调能产品适用客户群体广泛,产业园区,写字楼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客户,拓宽了客户范围,增加了客户的数量及销售收入,同时也降低了热用户需求波动、搬迁离开等对生产和销售的不利影响。财务积极支撑和配合公司战略规划对能源站进行大量反复的收益测算,确定融资方式等,在当地二个产业园区分别建设了热能转换能源站,现已开始取得稳定的现金流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五)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改造方案

     热用户用热负荷强度不仅存在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季节性波动可以通过调整机组运行方式解决,但日夜的热负荷波动却无法通过调整机组运行方式解决,因正常锅炉启停的时间就需要一整天,因此无法通过夜间停掉某台锅炉来降低供热负荷,就会出现夜间锅炉运行不在最佳效率的运行状态下,如同汽车始终在拥堵路段低速行使一样,不言而喻油耗大幅提高。目前公司正积极探索熔盐储能项目。熔盐储能项目是以熔盐储能材料(盐类融化后形成的熔融体)为媒介,将锅炉经济运行状态下多余的热能通过加热熔盐进行储存,在需要的时候通过换热系统中高温熔盐与水进行换热来释放,熔盐储能项目可以让锅炉始终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下,因此能显著提高锅炉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降低煤耗水平。

四、结束语

企业的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也是热电企业重要的经营管理方式,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风险与效益,因此,热电企业应当以降低风险提高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的能力,增加财务管理的范围的深度,完全发挥出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最大程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财务管理人员自身也要通过不断学习更加先进的理念,应用到公司方方面面的财务管理中去,在财务管理中出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燕琳.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4). 31-32.                                                                                  

[2]姜珠萍.风险管理视域下国企内控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0).48-49.

[3]于婧慈.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财会学习.2021,(26).10-12.

[4]陈玉敏.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