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

车文侠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市 ,  065000

摘要:一般来说,财务共享模式指的是对传统国有企业财务部门经营管理工作的创新,经济发展给国有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国有企业为了获得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开始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最大程度减少内部管理和控制成本,促使财务部门信息和数据的快速传输,加强并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要想充分贯彻和落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深化建设,财务共享成为必经之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共享;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引言

市场经济改革以及经济全球化环境使得国有集团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及风险管理机制也在随着市场竞争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目前国有集团企业存在缺乏集中的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的业务流程以及财务管理组织层次不足等问题。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集成化信息技术和创新化共享处理模式的深度结合,其能够对国有集团企业子公司的财务资产管理数据以及会计计量和核算数据进行集中、系统化的处理,进而解决集团企业财务信息、会计账目管理以及资产负债管理的处理效率和成效。

1财务共享模式的概念

财务共享模式指的是通过一系列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并有效完善国有企业的相关业务程序,使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能够融入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去,真正实现国有企业中各类资源的优化和整合。财务共享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国有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效率,还能够有效减少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管理成本。财务共享模式中最关键的就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论是对财务档案、表格的处理,还是对资金管理和财务职能的规划,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都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财务共享模式能够在降低国有企业资金成本的同时,充分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并对国有企业内部的业务项目进行细化分工。

2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

2.1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逐渐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可以说信息技术为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保证。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财务共享模式针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投资,并根据财务信息系统的经营水平以及安全应用程度,带动国有企业中ERP软件、信息互联网报销平台的建立。

2.2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设流程

国有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运营发展方式,就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有效分析国有企业在应用财务共享模式中带来的一系列财务风险因素,从而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制定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方案及相关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应该充分提升内部工作岗位中部分管理职能和危机防控制度,加强财务共享模式的有效实施,并形成一种规范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说,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不仅加强了国有企业中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成效,还极大提高了两者的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国有企业中各项资金费用支出浪费的现象。并且,国有企业还应该对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各项流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使财务融资数据程序更加简单便捷,以便企业的中各部门工作人员能够顺利控制和管理各项经营管理活动。

2.3优化国有企业的人员组织

一般来说,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和规划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是其极为重要的因素。国有企业内部各部门工作岗位之间的联系以及工作人员自身职能的贯彻和落实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所以,国有企业应该对内部工作人员的组成结构以及工作形式进行优化,并根据国有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变动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案,充分弥补国有企业内部因为工作人员变动而造成工作岗位空缺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企业中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沟通要求,并提高国有企业基层单位和财务部门之间业务沟通的稳定性。

2.4建设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实现财务集中管控、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财务共享理念下,很多国有企业都具有较高的财务集中管控能力,为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了保障。该机制的建设除要求转变思想观念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其一,将经营主体、所有业务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中,了解资金需求、科学安排融资计划,通过预算分配和控制财务、非财务资源,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其二,完善和优化信息系统,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保障。新时代,财务集中管控的开展优化了全面预算管理措施,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为集中管控的落地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时,要将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从而为各项财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2.5加强内部审计,防范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高效率运行的保障,在促进组织创新、保证组织运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监督评价机制,内部审计监督能够保证各项活动的合法性,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其一,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利用其独特的权威性、统筹协调优势,推动组织经济运行和发展;其二,构建以价值增值为核心的审计模式,在数字经济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为基准,内部审计凭借自身优势逐渐成为“价值中心”;其三,财务共享下,内部审计要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和模式,以自身的组织价值拓展内部审计的作用;其四,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技能水平,在财务集中管控中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结束语

将财务共享模式应用在国有企业规划发展和内部控制过程中,是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新型财务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还能够加强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模式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保证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路云龙.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企业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研究:以黑龙江HJ集团为例[J].财务管理研究,2020(11):91-94.

[2]宗文娟,王伯伦.基于业财融合的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研究:以华为为例[J].财会通讯,2020(12):173-176.

[3]靳新媛,张雪梅.结构洞理论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信息传递机制探究[J].财会月刊,2020(17):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