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土方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探讨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土方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刘寿荣

会泽县火红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 会泽 654209

摘要:土方填筑施工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可以明显提高水库整体稳定性、使用寿命。本文分析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土方填筑施工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从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强化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土方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展开了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土方填筑;施工质量控制

小型水库的正常、稳定运营在优化我国水利工程结构、防洪灌溉,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实现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小型水库使用年限比较长,在长期运营中受到自然条件、地理地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难免出现性能不足、安全隐患增多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具体问题采用相应的除险加固措施,可以延长水库工程的使用寿命。

1、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土方填筑施工问题分析

小型水库通常由大坝、溢洪道、防水建筑物等结构组成,大坝的主要作用是拦截河流,抬高水位,形成水库。溢洪道的主要作用是在强降雨和持续降雨天气下排出无法拦截或超出水库容量的洪水,防止水位过高漫过坝顶产生溢流,出现垮坝的问题,主要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是水库最为关键的工程。受到汛期、雨水冲刷等多方面影响,水库工程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安全性能不足、危险隐患增大等问题,除险加固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缓解水库工程老化、效益衰减、安全隐患加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土方填筑具有经济性好、除险加固效能高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小型水库加固除险中应用比较广泛。根据小型水库加固除险施工的具体情况来看,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型水库的维护资金来源有限,更多依赖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支出,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力度不足,资金无法保障导致无法按照施工质量要求和除险加固的标准开展作业,会降低水库工程的使用寿命。第二,小型水库加固施工条件相比比较落后,维护工作以地方工程承包的形式开展,有些地区采用村镇集体劳动进行组织,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系统化的训练,工作经验缺乏,再加施工管理、监督体系不完善,有些大型维护设备无法进入现场作业,只能采用土方填筑等初级加固手段开展维护工作。第三,小型水库的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缺乏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的质量监测设备,很多除险加固施工作业主要依赖于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判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缺乏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撑,导致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对细节性的问题管控不到位,缺乏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支撑,对除险加固施工的关键点和要点内容管理不到位,会对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要点造成不利影响。

2、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土方填筑质量控制措施

2.1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提高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力度,关键要加强对施工原材料的控制,根据土方填筑施工的要求做好实验工作,为后续填筑施工提供基础。填充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土方填筑施工的整体质量,管理人员要结合水库加固除险工作要求对施工现场的地理地质环境、水文条件、土质条件进行全面勘察,明确水库工程加固的关键内容和产生危险隐患的主要原因,在了解危险源的基础上确定填充材料的类型。通常情况下,水库填筑时需使用亚粘土,杜绝使用含植物根、砖瓦垃圾等杂质的填充材料。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对填充材料含水率的控制,不能将粉粒含量较多、淤泥、分散性土质、冻土作为填充材料。在填筑施工开展之前,要对填充原材料进行填筑压实实验,确定土料的最优含水率,保证最大干密度、渗透系数处在最佳标准范围内,进而为后续的填筑施工作业提供保障。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施工方案的确定和施工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具体实验流程如下:设计等同填筑厚度实验土方,逐渐增大填筑厚度、增加碾压次数、提高夯实系数,确定不同参数的最佳标准,明确工程量可以为机械设备的使用数量,施工人员的分配等提供参考,保证填筑施工的顺利、有效开展。

2.2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旧库处置、涵管处置、接缝处置等关键工作内容都要在加固工程土方填筑施工阶段进行,水库填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包含多个专业、多个工种、多个部门之间的交叉工作比较多,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管理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要求较高,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细节性问题的处理,明确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要点、难点内容。具体来看,在旧库处理阶段,要加强对坝体新旧结合面处理质量的管理。一般情况下,水库在长期蓄水过程中,坝体的新旧面和表土层会含有大量的树枝、杂草等垃圾,要根据现场各类垃圾的具体分布情况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将长时间积攒的大量垃圾运输到指定地点堆放处理,为坝体新旧面的接缝处理提供保障。新旧面结合处的处理一般采用台阶法进行接缝、洒水湿润。其次,需要加强对新建坝体下涵管结合位置的处理,该环节的施工是施工过程的关键内容,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出现渗水通道,引发管涌的现象,会给水库坝体的使用寿命、安全性、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坝体填筑工作开展之前,首先要做的是清理其中的淤泥、垃圾,在新建坝下涵管结合的部位进行洒水湿润,再涂上一定厚度的浓黏土进行碾压。最后,要加强接缝位置处处理质量的管理,在坝体填筑加固阶段,要注意将不同填筑层之间错开,防止出现施工裂缝,降低整体的加固效果。与此同时,分段条带的布置要与坝体线的布置保持一致,以免在渗水的位置处出现裂缝。通常情况下,在小型水库坝体纵向接缝位置处,要采用不同高度斜坡和平台相同的模式,平台和斜坡之间宽度的设置要根据水库填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以满足纵向接缝稳定性需求。

2.3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土面处理、填筑过程管理和最终填筑质量的全面检测是填筑施工验收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土面处质量的验收和控制,质量管理人员要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填筑现场的地理地质环境和土质条件,采用观察的方法判断、评估填筑土层的夯实程度,同时要检验夯实层的整洁程度、平整程度,对于不符合填筑要求和施工质量要求的区域,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返工、补救处理,以保证填筑表层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填筑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要贯穿于填筑施工全过程,对填筑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施工结果展开及时总结。梳理全过程质量检测体系的过程也是对施工质量和最终施工效果的全面评价,填筑施工质量的管理要从施工准备阶段的材料管理、填筑施工方案的制定、标准的确定等多方面出发,针对填筑行为不规范、施工流程不合理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施工人员进行整改。水库填筑质量管理的要点包括接缝检验、夯实度检测、岸坡检验等多项工作内容,针对不同的质量检测内容,在验收阶段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技术,制定科学、合理、适用性强的检测方案,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水库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保证水库系统的正常、稳定、健康运营,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的稳定、顺利开展。土方填筑施工是水库工程除险加固施工常见的方法,要想提高除险加固施工质量,需要从施工准备、施工阶段、工程验收阶段进行分类管控,明确不同质量管控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品华.浅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土方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20):280-281.

[2]刘伟,陈福喜,张森.土方填筑技术在大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10(4):29-30,32.